第83期 熟悉的陌生感,借助《幽灵公主》聊聊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1997)

第83期 熟悉的陌生感,借助《幽灵公主》聊聊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1997)

00:00
14:22


相信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管是在某次逛商场的时候,或者是在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之中,总是能够听到一些非常耳熟能详的旋律。如果这时候你多了一个心眼的话,一定会在脑海中搜索此刻听到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但多半情况下,这样的搜索是没有任何结果的,因为你对于这段音符的认知,纯粹是曾经在某些地方听到过一些片段,只是说这些片段之中的音符是那样的美妙,以至于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够听一次就产生足够的印象。并且无论听的人是否有足够的音乐素养,都能够对这些音符产生出足够的共鸣。


今天我要讲的音乐正是这样一组大家一定听过无数遍,但很多人却根本不知道到底来自哪里的音乐。首先我们先给出今天的答案,选取的音乐来自宫崎骏和久石让合作的动画长片《幽灵公主》,电影上映于1997年,是一部宫崎骏筹备了16年之久的长篇巨制。也就是说,这部动画片的初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宫崎骏才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当然,后来1986年的《天空之城》打开了宫崎骏事业生涯的巅峰,让宫崎骏成为了一直站在巅峰上的动画大师。当然,我也一直在强调,宫崎骏的成功,至少有一半的因素也得归功于久石让对原声音乐的创作。这两个在长相上有着完全相反风格的两个人,对作品的创作理念却有着高度的统一,甚至可以说,他们一个负责筹划出优秀的画面和故事,另一个人则负责把优秀再次升华到了几乎不可超越的神作。也正因为此,两个人也成为了一生的挚友,这种高度和谐统一的创作灵感和对于作品的诠释,即便是夫妻或者兄弟姐妹都无法比拟,让两个人都成为了日本的国宝级人物。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宫崎骏的作品那么牛,那么为什么却只是拍一些动画电影而不尝试去拍一些真人版的电影呢?其实我在以前的节目中已经反复说过千万不要认为宫崎骏的作品是给小孩子看的,借助今天的节目,我也再来谈谈宫崎骏的创作理念吧!
首先,之所以宫崎骏将动画作为创作的载体,本身也是日本漫画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产物。日本的漫画产业在全球如果说自己是第二的话,没人敢说是第一。日本的漫画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发展到今天,阅读受众涵盖了2岁之后的所有人群。即便作为日本邻国的我们,从小也没少接触这些漫画作品,从《哆啦A梦》到《七龙珠》,再到曾经的现象级《蜡笔小新》等等,有的适合青少年观看,有的则完完全全是成人才能看懂的作品。随着六七十年代动画技术的普及,很多日本漫画作品也陆续被制作成动画作品,通过电视台的传播更增加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在欧美也刮起了动画长片的制作热潮。在日本作品传入欧美之前,欧美的大多数动画作品还是以《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那样的幽默小品居多,但在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下,迪士尼也开始了长篇动画的创作,包括后来风靡一时的《变形金刚》等作品无一例外地也都受到了日本动画产业的影响。
所以,漫画加上动画的承载方式,成为了日本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氛围,漫画产业也逐渐转变成为了动漫产业。优秀的漫画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也都会获得资本的投入,从而成为动画作品的一种。与之配套的,也有着相应的企划、宣传和推广等一系列的手段来帮助漫画作者完成从漫画到动画作品的转变。这种产业链式的成熟模式在日本非常常见,也造就了一大批从业人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下人们的娱乐生活的丰富程度。
其次,宫崎骏的创意从来都是天马行空一般的存在,在上世纪80年代有着无敌的创意却没有相对应的拍摄和后期能力,动画模式就是宫崎骏将想法转变为现实最好的手段。
随着影视后期制作能力在2000年之后迅速发展,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很多人也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把之前成功的动画作品制作成真人版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但在久久等待之后,日本这边似乎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们看到迪士尼首先坐不住了,先后把《狮子王》、《阿拉丁》和《美女与野兽》翻拍成了真人版的电影。虽然从技术上来说,迪士尼几乎可以说是把动画中的那些经典角色塑造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从成片的实际表达效果来看,却往往是差强人意的。虽然还没到毁经典的程度,但观众在保持客观理性的情况下,还是觉得原版的动画作品似乎才是更加能够准确地表达故事主旨的作品。而且,翻拍的真人版作品对于电影成本的投入,往往是动画作品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三部作品之后,票房收入与发行预期相去甚远,于是,迪士尼在尝试过之后,也只好灰溜溜地面对现实,绝口不再提起翻拍其他作品的念头。
相比之下,日本这边保持沉默或者说坚持原有的创作理念,就成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成功典范。任你好莱坞怎么折腾,宫崎骏和他的团队都不为所动,他们明白,只有把故事讲好的前提下才有技术创新的空间,否则,像类似于《变形金刚》后面几部那样,画面花哨到爆炸,但剧情弱智到令人发指的作品,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说完了宫崎骏以及日本动漫创作的理念之后,我们来讲讲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原声音乐。《幽灵公主》的原声音乐自然也是久石让大师的作品,关于久石让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赘述,关于他的作品我已经讲过很多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稍后去翻看之前的节目。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第一首作品是来自于动画片之中的原版配乐《幽灵公主》的演唱版。这组旋律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些熟悉但又陌生的旋律。整体旋律的解读我想放到下一首同样以这段旋律为主的作品之中再来详细讲。针对这首歌主要想谈两个有意思的点,一个是这段演唱的人声,大家听起来觉得像是男声还是女声呢?给大家三秒钟猜一下,好,答案揭晓。这是一个男声的演唱,演唱者叫做米良美一,是日本一位著名的假声男高音演唱家,同时也是一位残疾人艺术家,一生致力于男高音的歌唱事业,他的嗓音非常独特,有一些女高音的味道,这就让我想起了国内的周深,二者虽然风格不同,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歌的第二个特点是,整部动画电影之中的配乐几乎全部采用了大编制的管弦乐来制作,但唯独这首歌除外。这首歌在配器上主要采用了纯电子乐器的方式来渲染,就让人在整部电影之中会有焕然一新之感,更加突出了歌曲的存在感。不过要我说,这首歌还是采用管弦乐效果会更加出彩,所以这也引出了我们下面要给大家欣赏的曲子。
第二首,幽灵公主组曲。顾名思义,这是一首改编的曲子,将原作之中最好听的旋律进行了串烧,成为了一首传世的经典之作。目前大家听到的版本来自于久石让2020年2月发行的《梦之歌:久石让精选》其中的第十首。整体时长因为长达8分31秒,我在这里做了一定的剪辑,所以喜欢完整版的朋友请到各大音乐平台自行搜索专辑进行欣赏。


这首曲子的旋律和上一首并没有什么不同,但通过大编制管弦乐团的演绎,以及出色的录音和制作之后,整体的气势和豪华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一上来就是那段最熟悉最感人的旋律,在这里我也交代一下大家最有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听过这段旋律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央视有个大型寻人节目叫做《等着我》,每当采访完当事人之后,大门敞开的那一刻,播放的正是这一段感人肺腑的旋律,不知道多少观众伴随着这段旋律留下过眼泪。这个节目曾经是母亲的最爱,因为母亲感同身受,有着和节目里寻亲嘉宾一样的遭遇,她也曾苦苦寻找过自己的家人,所以《等着我》就成了母亲必看的节目之一。我也看过几期,但我自认为感情没有母亲那么坚强,经不起这种催泪弹的煎熬,所以我就有些刻意回避。不过每次音乐响起的瞬间,我总是能够回忆起当初看《幽灵公主》的剧情,那时候不懂什么叫做环保,也不懂什么叫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是单纯的以为动画片就是动画片,结果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天真,可以说根本没看懂片子到底想要讲个什么。


到如今来看,片子是看懂了,音乐也大概是听懂了,所以才会有了上述的感慨,以及人到中年的失落和悲哀。
回到一开头的话题,为何人们会对某些音乐产生出情感上的共鸣?这就不得不说说一个概念,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把人类的精神划分成了三个层次,一个是意识,一个是潜意识,最后一个是集体潜意识。


前两个都很好理解,意识是我们的主动行为,比如我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都是意识主导的结果;而潜意识是一种被动行为。比如我选择看《幽灵公主》是意识行为,但看完之后记住了片中的音乐却是潜意识完成的。但什么是集体潜意识呢?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大家都对这样美好的音乐选择了记住,虽然你并不是主动记住的,只是某个时刻听到了而已,但那一瞬间音乐想要传递的情感引起了你的共鸣,从而就导致了你的记忆产生,完成了潜意识的过程。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同一首曲子完成了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记忆,也就逐渐形成了集体潜意识。如果把听过这首歌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地方播放这首歌,所有的人都会因为共同的潜意识而形成同样的情感,哪怕他们记住这首曲子的时间和地点都完全不同。
所以说,这些有着强烈情感因素的优秀曲子,其实就是联通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桥梁,它们构筑起了人类情感的纽带,让我们在看一部电影或者听一首曲子的时候,能够完全明白电影导演或者音乐家在创作的时候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主旨,寄托什么情感。说到这里,我突然产生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将会是怎样恐怖的一个世界?联想到前几天看到阿富汗被塔利班接管之后,首先颁布的命令就是全国范围禁止播放音乐。我真的不敢想象那里的人们今后将面对怎样艰难的生活,在这里唯有祝愿世界和平,少一些极端,多一些包容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咖的妃

    对对,就是《等着我》但我是听到熟悉的旋律一定要找到出处的,就像看到一个熟悉的演员一定要想起他还演过哪个角色……强迫症

    郭小闹杂记 回复 @小咖的妃: 哈哈,是的,所以现在很多音乐app都有听音搜索功能

  • 听友70564947

    我和你妈妈一样,爱看等着我,看了热泪盈眶

    郭小闹杂记 回复 @听友70564947: 善良的人都喜欢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