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万燕:《红楼梦》是高峰,也是断崖——第三集: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

【赏读】万燕:《红楼梦》是高峰,也是断崖——第三集: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

00:00
34:33

这篇文章非常长,分析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两个本子都是脂本。“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在这篇文章里,张爱玲提出了一个X本的概念:一七五四本,并最后推论就是甲戌再评本。乾隆甲戌年甲戌本最初的底本是一七五四本。也就是说甲戌本和一七五四本是两个本子。旷——双人旁狂——反犬旁往为此张爱玲看了不少学术书包括《谐声品字笺》

一个天才的作家,却在为红楼梦做基础甚至乏味的校辑工作。追踪十廿年改写的痕迹。她不赞同吴世昌处处对立新稿旧稿,其实是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题目的变化过程金陵十二钗——红楼梦(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但曹雪芹本人一直想用《金陵十二钗》的题目,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甲戌本形式与文字上的歧异呈现了一个事实,就是甲戌本不是最早的脂本。

从嫫嫫的称呼看改写的变化。

黛玉原来的设计是作为父母双亡的孤儿进贾府,后来到甲戌本新改为父亲仍在,但回目没变,出现漏洞。

从甲戌本到他本,可以看到由夸张转平淡的变化,如甲戌本写警幻陪宝玉和警幻妹妹新婚夫妇同游,张爱玲说:“写得这东方爱神有点不解风情”。他本改作“忽见警幻后面追来”,这些细节也影响了张爱玲对节奏的把握,真正体现了“一个字看得有巴斗大”的认真负责精神。

但是宝玉喊叫“可卿救我”这段,却是甲戌本写得好。

张爱玲注意到甲戌本红楼梦对文气的强调,例如秦可卿叮嘱丫鬟们看着猫狗这段的简略写法“也许因为此处文气忌松忌断,需要尽快收煞。”也发现了不少漏网之鱼。如多出来没写的丫头媚人等。

最重要的是,张爱玲通过分析甲戌本和庚本和其他本子的不同,发现了两个重要的形式阶段:

废套语期和诗联期。而且“是有系统的改制”。从废套语期到诗联期恢复回末套语的变化中有遗漏。

在作者对形式从注重到看淡的变化中,呈现了模仿——实验性——炉火纯青的阶段。

从废套期出发,张爱玲像侦探一样,开始提出X本的悬疑,这是沉没在今本里略早些的本子,或称一七五四本。同在甲戌年,却和甲戌本不一样。在形式上,“到了X本,是此书最现代化的阶段,回前回末一切形式都废除了,新的第五回就没有标题。”甲戌本第五回和X本第五回是相同的初稿,甲戌本第二十五回也属于X本。其中第五回和第二十五回的五鬼段落删并为第五回,太虚幻境包括曲子本来在书名“红楼梦”期的第二十五回(写五鬼)。(因此元春的曲词没有变,还是她托梦父母,并“预言她死在母家全盛时期”)。对此修改,张爱玲的评价非常高:“原先在昏迷的时候做这梦,等于垂危的病人生魂出窍游地府,有点落套。改为秦氏领他到她房中午睡,被她的风姿与她的卧室淫艳的气氛所诱惑,他入睡后做了个绮梦,而这梦又关合他的人生哲学,梦中又预知他爱慕的这些女子一个个的凄哀的命运,这造意不但不像是十八世纪中国能有的,实在超越了一切时空的限制。”

形式的改变是时间的标志。

张爱玲删改红白玫瑰的开头和封锁的结尾,也是小说现代化的一个进步。

甲戌本有些地方是粗糙的初稿。张很看重庚辰本(1760)认为是可靠的脂本。时间顺序依次为甲戌本——戚本——庚辰本。庚本(庚辰本)比较晚,但是漏改处比甲戌本、戚本都要早。甲戌本有些独特之处,如第八回的诗只有甲戌本才有,第六回的总批只有甲戌本才有,第七回的诗只有戚本、甲戌本才有。第六回和第七回从改写的四处与回首添的一段判断这部分,庚辰本和全抄本用的是早本,比甲戌本早。

为什么如此混乱:“因为长时期的改写,重抄太费工,所以有时候连作者改写都利用早本,例如改北方话改在两个早本上(笔者注:指庚本和全抄本),忘了补入以前改写的几处,更增加了各本的混乱。”这还不包括脂批人的编校和抄手的错误。

张爱玲总结了四点文艺性的改写,也总结了语言的改写。她对于词语的深刻体会。如贫富二字限人和陷人的区别:“‘限人’比‘陷人’较平淡,而语意更深一层,也更广。”

贾母捧着中邪的宝玉哭,从这种语言、文字的修改已能看出先后顺序:全抄本——甲戌本——庚辰本(或戚本偶和全抄本同)

全抄本漏网之鱼的两处“彩云”说明“全抄本是X本第二十五回初稿的又一证”。

她很注重红学家的研究,“吴世昌著《红楼梦探源》,发现元妃本来死在第五十八回,后来改为老太妃薨,是此书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变,第五十八回属于X本。”是X本改掉了第五十八回的元妃之死。39回,40回“第五十四回也属于X本”。另叶总批始自X本,X本删去贾蓉继室。X本的招牌反犬旁任,对逛字的探究,一个逛字的几种写法泄露了版本秘密。她同时假设:“反犬旁任是X本采用的,自旷改单人旁狂的中间阶段。”

甲戌本,庚本将单人旁的逛误作双人旁。

也常常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如“吴世昌认为庚本回目页不可靠”,张认为庚本的回目页是可靠的。她举例谈到“正文与回目页间的联系,分明是血肉相连的”。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庚本有回目,但天香楼的正文被删了,又在第十和第十一回补加秦氏生病。

周汝昌认为脂砚和畸笏是同一人,但张爱玲的研究中呈现脂砚和畸笏不是同一人。这两个人对于曹雪芹的影响很大。都是脂评人。作者和脂评人编辑,校订和修改同时进行。编13——16回时,作者在。编25——28回时,作者不在。曹雪芹于壬午年(1762年)除夕逝世,阳历已经是1763年了。脂砚有日期的批语最晚是1759年冬。张爱玲认为狱神庙回“只能是一七五九年冬后,作者生前最后两年内写的或是改写的。而脂砚死在雪芹前一两年。一七六二年夏或下半年,脂砚已故。”脂砚没看到狱神庙回,畸笏看到了这回。

一七六七年批语时独剩畸笏一人:

靖本第二十二回有畸笏一七六七年的批语:“……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106页)

吴世昌认为元春托梦父母才合线索,宋淇在《论大观园》里说,这是为了让秦可卿立功:“否则秦可卿实在没有资格跻身于正十二钗之列,虽然名居最末,正副等名位的排列固然同身分、容貌、才学等有关,同品行也有关。”

张爱玲总结了删天香楼有六个步骤,讨论了畸笏处处替秦氏洗刷,要作者删去天香楼后,作者的不愿意和畸笏从居功到心虚的不同态度,对几个当事人的心理有独特判断。作者为什么不愿意删,因为他写天香楼依旧是含蓄的,张爱玲大胆猜测:“想来此回内容与回目相差很远,没有正面写‘淫丧’——幽会被撞破,因而自缢——只是闪闪烁烁的暗示,并没有淫秽的笔墨。”是谁撞破了呢,秦氏的小丫头宝珠和另一个丫头瑞珠,前者“认作义女,出殡后就在铁槛寺常住,等于出家,可以保守秘密”,张爱玲将俞平伯认为不近情理的这段安排和后者瑞珠看作是天香楼未删之文。瑞珠触柱而亡,等于畏罪自杀殉主。这是一个作家和一个作家之间的知音。

秦氏托梦交代贾家后事,张认为“仍旧是极大胆的安排,也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加深了凤秦二人的个性”。

畸笏倚老卖老,题目喜欢用《红楼梦》,“命”删去天香楼,这些都让雪芹很为难,他对畸笏的要求“都是处于妥协与婉拒之间”。1762年添写秦氏生病。雪芹的弟弟曹棠村既认同《风月宝鉴》的书名,又最欣赏天香楼的章节。

天香楼这回作者其实全部用暗写的手法,也就是曹棠村说的“不写之写”。

秦氏死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林如海病重,接黛玉回扬州,笔者觉得是神不在肮脏事中。

张爱玲对红楼梦在做一项工作:清理乱丝。清理乱丝需要相当的耐心,细心,这样一个不做学术的作家,当她投入学术时,认真和专注的精神超乎学术者。她对红楼梦的学术研究又得益于她的作家身份对文字的敏锐。由于她对版本的熟悉,她的思路既有内在逻辑,又天马行空,但是在研究探讨后都会有结论。周汝昌说她拆碎七宝楼台,也只有用这种拆碎七宝楼台的方法才能发现前人研究的错误,重新清理。

没有双行小字批注是新稿的征象,第十和第十一回是最后遗稿。

版本有:全抄本,甲戌本,甲戌再评本,庚辰本,戚本,晋本,靖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白文本。有关红楼梦的版本,庄信正编注和张爱玲的通信里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庄信正不知何故,没有强调张爱玲曾指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重评”是狭义的指“再评”,即脂砚斋甲戌再评本。庚本的回前末叶就来自该版本。第54页)

秦钟之死从全抄本改为庚本,戚本,再改为甲戌本,改过两次。

张爱玲在讨论甲戌本和庚辰本的年份中发现了X本。

最后得出结论:X本就是甲戌再评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婉晴读诗

    一个月没听 更新了这么多

  • 默默的羽毛

    唉,那作为作家 张爱玲,为什么不亲自续写红楼梦呢? 小时候的戏做,不算数的啊。 以张爱玲的才学,跟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再加上她的骄傲的个性,所续写的 红楼故事,一定比 高鹗版本要强吧?

    花想容777 回复 @默默的羽毛: 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不可能写好的。

  • Kitty琪

    妙啊,读《金瓶梅》的时候,我就想,吴神仙出现在第29回,怎么太虚幻境第5回就出现了。太虚幻境要是在25回,节奏上就更像《金瓶梅》了。

  • JOEYWANG2023

    十年时光,张已经化身为曹…🌹🌹🌹

  • 布嬷嬷

    张爱玲太厉害了!真下功夫!

  • 保护童年

    为什么不把少帅补上

  • 武俏君

    人生第四恨事:看不到《张爱玲批汇校本红楼梦》

  • 仙境兔灵

    太经典啦~(*∩_∩*)~敲喜欢~~

  • 闲临牗

    因为是各自传抄所以各版本就比较混乱和差错不一,优劣无常

  • 1336339kk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