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讲述了关于子弹时间最著名的游戏。那么这一期我们自然也得来讲一下子弹时间最为出名的电影《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的英文是matrix,直接翻译的话是矩阵。在数学中,矩阵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实际之中的矩阵是可简单可复杂的一个数学概念。矩阵在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 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
电影之所以把名字定义为矩阵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含义的。但是大多数的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是被其中华丽的特效所吸引,而往往忽略了故事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我相信,大多数的观众可能只记住了电影中主角们光鲜亮丽的外形,以及动作夸张的打斗场面,而忽略了“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的概念。殊不知,这个概念才是电影三部曲的核心主旨。这个主旨最聪明的一点,就是抓住了这个概念本身是既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的命题。
我们试着回想一下我们这一波文明诞生的全过程。地球如今已经有45亿年的年龄了。而人类自诞生以来,不过短短的30万年左右。我们且不说人类的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相比起地球上的其他动物而言,我们基本上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没有任何的共同点。我们就说说着短短的30万年,前28万年基本上都是处在原始社会的阶段,人类的生存主要还是依靠野外采集和狩猎的模式。但从大约2万年前开始,部落的形成让人类首次有了除物质以外的精神需求。考古发现,只有在大约2万年前的古人类聚居点中,才开始发现有了祭祀的痕迹。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也非常特别。要知道在这个地球上,人类并不是唯一的社会性动物,而偏偏只有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某个关键节点上突然进化出了想象力。想象力这种概念恰恰也证明了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完全不具备从属关系,因为有了想象力,人类就能够凭空虚构出一些概念,并且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进行交流和传承。然后,在大约8000年前,人类又突然掌握了农业能力,而且最神奇的是,这种对农业能力的掌握,是在亚洲和南美洲几乎同时开始的。于是,这个世界有了两种最宝贵的经济作物,小麦和玉米。从此,全世界的人口开始大幅度提升,人们也从居无定所的狩猎形态逐步转变成为依靠农业的定居式生活。所以,以色列的科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著作《人类简史》中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他在书中说,“自从小麦这个物种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扎下根来,人类就帮助其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扩散到了全世界,而之前人类非常惬意的采集狩猎生活也使得人类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聪明和健壮的动物。但自从开始了农业社会之后,人类就不得不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着繁重且单一的劳动。而单一化的食物来源,虽然养活了更多的人,但却造成了包括骨骼、消化系统等之前从未有过的疾病。所以,事实上证明,并不是人类驯服了小麦,而是小麦驯服了人类。”
而在那之后,人类从原始社会转变成为了封建社会,在公元前500年前后世界各地又很巧合地同时出现了几位伟大的哲学思想家。欧洲出现了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印度出现了悉达多·乔达摩,也就是佛陀本人;而中国则出现了以孔子为首的百家争鸣的诸子学说。这些人的出现,对当时的各大洲文明都带来了人类思维上的又一次进化和知识爆炸。增强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结构,为封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但封建社会持续了多长时间呢?也不过短短的4000余年。封建社会晚期,人类爆发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从莱特兄弟试飞第一架飞机到今天不过短短100余年,人类竟然就已经征服了我们的卫星月球和遥远的火星。且不说这些普通人无法触及的高科技,就连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极度依赖的手机在100年前都是个神话之中才可能存在的东西。我们现在需要什么知识只需要简单的点击几下手机屏幕,就可以很方便的从各种百科网站获取到相关的知识。而古人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书籍才能够掌握比常人更多的知识。也就是说,现代人的信息获取量和信息获取渠道是古人的几万倍。我们一周之内阅读的信息量,是古人一年甚至数年的信息获取量。回头想想,这一切似乎都太过玄幻,是那么的不真实。
我之所以扯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说回到电影《黑客帝国》除了炫酷的特效和打斗之外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故事核心——我们到底是生活在一个确确实实通过人们的劳动和创造发展起来的世界之中,还是生活在一个由比我们先进和发达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世界所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之中?
要知道,人类的大脑虽然有着极其复杂和精密的结构,能够分析和处理的数据量是现代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比拟的。但同样而言,人类的大脑也是最好欺骗的器官。为何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只需要带上一个VR眼镜玩一个画面很简陋的互动游戏您就明白我为何要这么说了。当我们明知这个游戏无论是画面还是互动操作的程度都很差,但我们的大脑还是依然坚定地选择相信,比如游戏中一颗朝我们慢慢飞来的子弹就足以让大脑指挥着我们的身体作出夸张的躲避动作。虽然同样在大脑中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简陋的游戏,但这同一个大脑却指挥着我们躲避游戏中根本不存在的“危险”,身体几乎是在不受控制地作出着大脑不切实际的指挥。这一点是非常矛盾和不可理喻的。如果有人在事后仔细想想,一定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电影《黑客帝国》正是讲述了这样一群发现了这个世界之中存在问题而觉醒并对真实的世界展开调查和对抗的故事。故事的背景非常宏大,以至于导演和编剧需要至少三部电影的时长才能够将故事完全讲述完。之所以我说的至少三部,是因为今年年底第四部在时隔18年后也即将来到我们面前,届时,不知道这久违的第四部到底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就静静地等待吧!
回到电影的原声音乐,电影三部曲的音乐都来自美国著名作曲家、配乐家唐·戴维斯。他曾获得过8次艾美奖提名,虽然没有拿过单独奖项,但2次获得了艾美奖的“杰出系列作品”奖。通常这个奖项都是颁发给对影视音乐有着持续贡献的作曲家,由此可见,唐戴维斯也是影视音乐界的一位重量级人物。
唐戴维斯确实是一位很多产的作曲家,从1984年开始踏足这个行业以来,作品数量可谓是多如牛毛。不过他的事业巅峰期大约是1995年至2005年这十年。当然我们今天要讲的《黑客帝国》系列三部曲可以说是他巅峰的巅峰,以至于有了黑客帝国1和2之后,侏罗纪公园第三部的原声音乐创作居然抛弃了顶级大师约翰威廉姆斯,转而把橄榄枝伸向了唐戴维斯。不过,熟悉侏罗纪公园系列作品的朋友也都知道,侏罗纪公园的第三部导演也不再是斯皮尔伯格,换成了乔·约翰斯顿。所以,导演换了,后期班子跟着变也是情理之中。
黑客帝国之所以三部曲都是唐戴维斯来写作原声音乐,大概率是因为传说三部电影的实拍部分是一次性拍完的。只是后期制作的时候根据时长和故事发展的需要剪辑成了三部电影。这样的制作理念在当年的魔戒三部曲之中也有运用。随着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特效自然也会一部比一部先进和真实。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黑客帝国的话也会有同样的感觉,特效最好的是2003年的第三部,第一部中的部分特效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还是会觉得比较假。就不知道时隔18年后的第四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震撼了。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第一首曲子来自于黑客帝国第三部的大结局部分:宇宙的灵魂。这是一首典型的咏叹调,曲子开篇由一组螺旋上升的曲调组成。诠释了电影之中关于人类觉醒和面对强大人工智能时的不屈不挠,音符尽量采用了激昂的大调来凸显质感。在开篇完成后进入到比较平和的第二段旋律,这一段着重描绘了人类在觉醒和战胜AI之后的心理变化,这种胜利之后的平和状态是短暂而宝贵的。所以,在舒缓的音符之中,也蕴含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安,这种不安主要是通过重复的小提琴反复一个和弦来完成的。但主旋律的管乐和定音鼓却预示着人类的不可战胜。这也就在音乐之中,给我们埋下了第四部存在的伏笔,也算是电影中一个小小的彩蛋吧!
第二首,纳弗拉斯。这是一个梵文的音节,具体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但一定和宗教有关。整首曲子的设定也是这样。开篇的人声激昂大气,有着明显的中世纪宗教质感。编曲上也尽量用打击乐和管乐来突出这种金属质感。节奏上紧张明快,将中世纪的铁血岁月通过听觉的方式完美表达了出来。但曲子进入第二段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种带有明显舞曲和印度风格味道。首先在节奏上从紧张的中世纪转变为舞曲是节奏上的妥协,但风格从中世纪变为印度风格就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其实,我们从电影的立意上着手就不是很难理解这种看似毫不相关的元素拼凑在一起的做法。中世纪的音乐风格代表着电影之中还没有觉醒的人类以及统治整个虚拟社会的强大AI;而梵文哼唱的印度风格则代表着觉醒人类的精神世界,逐步放缓的节奏也预示着人类觉醒之后的平和心境以及可期的未来。整体而言,这首曲子初听之下确实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细听之后又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想要好好领悟其中奥秘的神奇感受。
所以,虽然《黑客帝国》电影的大多数配乐是为了画面氛围而写作的纯烘托型配乐,但其中确实也有上述这些能够让我们赏析和思考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和画面配合得相得益彰,也能够在单独聆听的时候带给我们深度的思考,我只想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数量还是稍微少了一些,如果可能,那就在平行世界之中的《黑客帝国》电影里,这种配乐多一些吧!
节目真的越来越好了。时间也越来越长了。不知道是不是听了我的建议呀,哈哈哈。前面将音乐讲电影幕后故事,后面音乐一放,真的就是我爱的那种了。很有感觉。祝小闹节目越做越好啊。加油!
郭小闹杂记 回复 @哈维斯普鲁恩斯: 确实很感谢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节目才有现在的立意,不管有多少朋友支持,我都会坚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