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 知识是如何提升发展的?

122 | 知识是如何提升发展的?

00:00
13:53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现在开始要谈教育问题,这一集的主题是“知识是如何提升发展的?”


谈到人生哲学当然不能忽略学习和知识,但是还是要从一个人的生命整体架构来进行思考。我们一再强调,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身体、心智,还有灵性,在身体方面需要训练和锻炼,才能够成长的好;在心智方面需要教育;至于说灵性,则需要修养。


我们讲教育的时候主要集中在心智方面,因为人作为万物之灵,最明显的特色是有三种能力,就像我们强调心智有:认知能力,有情感的感受能力,还有意愿的能力。


比如说认知能力,最明显的,像小孩子总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问了之后会表现他的意愿,人也是一样。在这方面有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有关认知的,人生下来没有什么知识,但是没有人不能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

第二句话是有关意愿的,要求什么要做什么,跟德行有关,没有人生下来具有德行,但是也没有人不能通过修养得到德行。


人生下来是一个单纯的婴儿,拥有各种潜能,但这个潜能如果没有开发,就会很可惜。


比如《孟子》里面提到尧舜时代,“老百姓如果吃饱,穿暖而没有受到适当教育,就接近禽兽”。后来舜就让契当作司徒,也就是当老师来教育百姓五伦,即人与人相处五种最基本的关系,百姓在意愿方面,要做事情就要配合五伦,这样才能够脱离单纯的禽兽世界。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来了解,可以充分的肯定《尚书·太师》编里面所说的周武王起来革命,其基本观点就是上天生下的众多百姓,替他们立了国君、老师,就是要国君跟老师帮助上帝,让四方百姓安居乐业。


这句话里既提到天又提到上帝,意味着在商朝到周朝期间,他们诉诸于大家的信仰,国君、老师就是上天给百姓安排的,百姓如果没有人来统治或管理,就会很麻烦。但是同样没有人来教导教育,同样有问题。因此人一定需要受教育,需要求知识。


接着就要谈到知识是一种合作的艺术。事实上有三种行业需要合作,第一种是农夫,不管一个农夫如何努力的耕田,如果没有天气的配合,他就不会有好的收成。该刮风不刮风,该下雨不下雨,该出太阳不出太阳,那怎么会有收成呢?农夫是一种合作的事业,需要老天的合作。


第二种需要合作的是医师,即使是华佗在世,如果一个病人不肯遵照医师的嘱咐,按时服药或定期检查,效果也不会显著。孔子也引用过南方人的话,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那么连巫跟医也治不好他的病”。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人缺乏恒心,本来已经找了巫占了卦,但却不断变卦,本来已经开了药,也不遵照医生的嘱咐,那么再好的巫师和医生也拿他没有办法。


第三种合作的行业就是老师。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一样用心去教,但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却有明显差别。孔子在教学里面也特别强调,重视启发式教学,学生一定要能够举一反三,如果不能举一反三,他也不教了,这说明教育需要学生主动配合,积极求知,努力实践。因为所有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现在对于知识是如何发展的,有了基本的观念,知道人生下来就有求职的能力,但是需要有好的教育环境和老师来教导。同时谈到教育,要追求知识,能够与老师配合,这是我们从很多地方可以得到的观点。


那么具体来说,知识的提升发展还有什么样的参考资料呢?我们可以借助于近代西方哲学家笛卡尔的说法,笛卡尔的年代是1596-1650年,已经到了近代哲学,他特别提到有五种知识,前面四种是一般人都可以得到的。


第一,本身具有的不思而得的观念。因为笛卡尔属于理性论者,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在理性里都有一些天生的观念,比如说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知道自己可以思考,看到什么都会想一想。


第二,由感官经验所得到的知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去外面多接触,就可以从感官获得许多经验。


第三,由别人谈话中学到的知识,包括在学校上课时老师所教的内容,或者跟朋友聊天时听到别人讲述的内容。孔子会强调好,三种好朋友里有一种叫做“友多闻”,一个朋友如果博学多闻,每次跟他谈话都会有新的收获。


第四,由阅读所获得的知识。笛卡尔认为,阅读一本书,与作者进行一次对话,听他介绍某些专业的知识。


笛卡尔认为前面四种知识都有些问题,他甚至说:“如果你一开始就研究古代的哲学,那就很难正确地了解真理”。他还非常自负的说:“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有谁完成了追求真理的工作”。他认为前面的不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整个中世纪一千多年的哲学,都没有获得真理。前面四种对知识的归纳算是相当完整的。


我们再重复一下,第一个是自己不识而得的观念,比如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同时自己可以去思考。第二种是从感官经验获得的知识。第三种是跟别人谈话,受老师教导获得的知识。同时第四种是由阅读所获得的知识。这四种是我们在知识上慢慢提升,发展自己的丰富的材料,获得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所需要的。


但是笛卡尔强调的是第五种知识,也就是他在哲学方面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要寻找第一因,找到真正的原理,这个原理的特色是,可以由它演绎出一切的知识,这才是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也就是说对所有的事情,在认识的时候都要知道什么是最根本的基础,但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抽象、模糊的。笛卡尔认为自己很清楚,第一因它本身必须清晰而明白,不可再受任何怀疑,同时由这个原理可以引申出其他一切的知识。


笛卡尔认为第一因就是形而上学,譬如说当你怀疑一切,你能怀疑正在怀疑的自己吗?“我思故我在”,那这个“我”是靠自己存在的吗?


他又说“我在故上帝在”,上帝就变成我们对宇宙万物了解的最根本的原因,可见笛卡尔就把第一因跟形而上学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他认为哲学像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自然学,自然学就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从树干生出各种枝叶。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机械学,可以用来制造工具,帮助我们突破自然的限制。

第二种是医学,可以保持人的健康,延长人的寿命,帮助我们保养身体。

第三种是伦理学,可以调节人的性情,帮助人抵达幸福的境界。


机械学、医学、伦理学三者结合起来,对人的生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要怎么理解这种说法?比如说机械学可以了解为这个社会需要分工合作,每一个人都有专业的知识跟能力,可以在社会上扮演积极的角色,成为社会的一份子,促进整个社会的整体的繁荣发展,这就是属于机械学的部分。


第二种是医学,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保养身体的健康,包括身跟心,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跟安顿。第三个叫做伦理学,也就是前面我们引述孟子的话说:“如果老百姓生活各方面都得到安顿却没有受教育,就会很麻烦”。需要受什么教育?伦理方面的教育,知道跟别人怎么相处,由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再推到社会上其他各个层面、各个角落的人与人的相处的方式。我们这一集是专门就人的知识是如何提升发展的来做一个探讨。


首先,人生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知识,但是有认知能力,只要愿意学习,就可以得到所有必要的知识。知识是一种合作的艺术,自己虽然可以自我教育,但需要前辈和老师的指点跟帮忙,而朋友们之间也存在合作的艺术。


第三点就是知识的提升发展,我们参考笛卡尔的说法,前面四种知识,再加上第五种“寻找第一因”,其实也就是哲学,说明对哲学的探讨在一生中都要持续发展。我们也相信谈到人生哲学的时候,这样去了解知识,就等于是根本从根源开始,到最可能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及最后可能达到的境界。我们下一集的主题是工作之后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学习进步。


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易道思维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 易道思维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