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先生 生平介绍(译文)

湛若水先生 生平介绍(译文)

00:00
07:16
本文出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儒林二。明史,是清廷的三朝宰相,张廷玉所主编的。
译文(洪南风先生):

湛若水,字符明,增城人。弘治五年,西历1492年时,通过乡学测试,此时从学于陈献章,对于仕途,并不关心。母亲鼓励他,学而优则仕,应当有益于家国社会,便继续前往南京城的国家级学院。并且在弘治十八年,西历1505年,参加京城的会试。当时的官员阅捲后,手抚着捲子说,这若不是白沙先生的学生,那是不会这样写的。于是朱砂笔一钩,选为第二名。并且赋予进阶的职务,在国家级的单位参与工作。

这个时期里,王守仁在干部学校讲课,与湛若水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并且两人互有来往。后来湛氏的母亲过世,便回家乡守丧三年。之后在西樵山盖了房舍来讲学,学生来参学的时候,先要求要做礼仪的学习,然后才让学子听讲。明朝嘉靖初年,在国家的学术殿堂,有进行讲学,说明了圣学,以求得仁爱之心为关键。并且上书给当时的明世宗,皇上开始执政,稍有顶峰未致。旁边服侍的人,多用五光十色的东西,不在圣经的内容,使得圣心游荡。不少大臣,对于圣学正教的经营,无法升起信心,许多人自动找个理由就离开了,这是很冰冷的状况。必须恳切的请求皇上,亲近贤能,远离奸佞,探循道理,讲究学问,来使得太平功业兴隆。又说明了,国学日讲,不好停顿。这些都应该汇报出来,让大家知道。

又过了一年,湛若水担任国学侍读的工作,再次说明了这样的内容。这一两年间,天时流转,地上震动,山石落下,河川氾滥,饥荒肆虐,没有哪一个月,是不出事的。这圣明的人,不是在困难的地方,危险的时候,才会想起,曾经的劝告。良好的医生,不会因为严重的病症,而丢弃药方。应该八方寻求,四处访问,那些明白先王之道的人。为文教建设添砖加瓦,让圣学发光。在这说明之后,被委派到南京的最高学院,从事工作,并写下心性图说,来教导学子。又在礼部担任副主管。并依照前任主管邱睿的大学衍义补一书,编着了格物通,上呈给朝廷。经历了南京的干部学校,教育学院,军事机构等等三部的主管职务。当时南京多有虚华浪费的风气,便制定了丧葬礼仪,加以推行。年老了,就申请退休。天年有九十五岁。

若水先生,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建书院来崇敬夫子陈白沙。九十岁的时候,再次游历南京,经过江西,王守仁的一位弟子邹守益,给他的同事和学生说,来到这里的甘泉先生,是真实厚重的人物,在先生面前要敬重,不要自以为道理,就逞口舌随便乱说。两位先生,若水和守仁,都在国学殿堂里讲学,后来各自有条理的发展。阳明夫子用致良知来做途径,甘泉夫子用随处体验天理作途径。阳明说甘泉的方式是外求,甘泉说阳明的格物,有不客观。又说阳明的和甘泉所说的心不同。一是在方寸中用力,一是体万物而周全,所以阳明认为甘泉是在外境用力。当时的学人也是各有所好。

湛若水的学生中,知名的有,永丰吕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归安唐枢,等等四位。有说变化气质的,有认知体验的,有真心符合的,有方寸与万物兼备的,有截长补短的,都在老师的基底上,衍生变化的。这些人是在南京的皇家官员,司法部门的主管,中央参议,或是州长市长等等职务,史料上都有记载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