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5 节气茶事 | 立秋,临流啜茗听秋声

2021-15 节气茶事 | 立秋,临流啜茗听秋声

00:00
06:59

本文是作者岳谦益为上海《新闻晨报》与《周到》APP物候日志专栏撰稿原创文章,见报日同时在谦言益语头条号、博客、百家号、微信公众号德乐堂中推送全文未删节版,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盗用。



频唤老僧同夜粥,

间从邻叟试秋茶。

结茅林下从来事,

瓦屋三间已太奢。


今日虽已迎来辛丑秋令的孟秋之节立秋,但离着秋高气爽之时还需再等两气。秋令饮茶取其清,宜饮清茶,赏清秋。从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清代画家费丹旭所作《听秋啜茗图》的局部中便可见一斑。


这幅《听秋啜茗图》是画家为兰秋夫人所作。画面中,兰秋夫人静坐轩内斜倚书案,案上花几摆设瓶花,下置剔红香合,旁边三匣书函,在展开的书卷边有一小茶盏,侍女捧茶壶立于身后。轩窗边竹涛阵阵,轩外溪流潺潺,其长子许善长在溪畔读书,右侧的山石后一株梧桐遮天蔽日,此正是清秋品茶的佳境所在。


清秋品茶,品的就是澄心涤虑的清境。出生于浙江嘉兴的明代文人李日华在其著《六研斋三笔》卷四中写道:“洁一室,横榻陈几其中,炉香茗瓯,萧然不杂他物。但独坐凝想,自然有清灵之气来集我身。清灵之气集,则世界恶浊之气,亦从此中渐渐消去。”设专室用以品茶、品香、写作、绘画、礼佛等功能,是明代文人的一大嗜好。明代文人高濂在其著《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茶寮”条目下写道:“侧室一斗,相傍书斋,内设茶灶一,茶盏六,茶注二,余一以注熟水。茶臼一,拂刷、布各一,炭箱一,火钳一,火一,火扇一,火斗一,可烧香饼。茶盘一,茶橐二,当教童子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煎法另具。”而这,在文震亨的《长物志》中也有相似记载。像“茶寮”这种中式风格的茶室陈设与布置,与日本茶道的茶室陈设风格与功能上的差异还是蛮大的。日式的茶室中处处有较为严格的规则,而中式茶寮则自由洒脱而彰显主人家的个性所在。所以,明代文人屠隆在其《考馀事》“茶寮”条目中认为,茶寮乃“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品茶之境有了,对境茶客也是要有选择的,否则,趣味不相投,对牛弹琴也扫了兴致。明代张源所著《茶录》“饮茶”条目写道:“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屠隆《考馀事》“人品”条目中也写道:“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环境、人境其实皆为客体,啜茗听秋的主角当然是适令之茶。秋令有几个特征,首先是秋燥,那偏燥的茶,有火气的新茶就不太适合。再者,秋令对应的五行为肺金,适合饮用润肺之茶。从茶类的角度,清香型的台湾乌龙茶、安溪铁观音、有点年份的陈年白茶、普洱生茶等,相对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白茶加点陈皮的搭配也不错。


秋饮清茶,宜择清泉,选净茶,投茶量不要太大,茶汤稍清雅些为佳。冲泡前务必注意要强调洗茶这一环节,这在很多古籍茶书中都是强调茶要清洗干净再冲泡。《遵生八笺》中“煎茶四要”之一就是“洗茶”。《长物志》中“洗茶”条目写道:“先以滚汤候少温洗茶,去其尘垢,以定碗盛之,则香气自发。”洗茶,不仅仅是为了清洁尘垢,还有发香醒茶之功效,万不可轻视。


“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结茅林下从来事,瓦屋三间已太奢。”宋代诗人陆游这首《述意》道出了秋令的茶境,结茅林下,临流啜茗,此等闲适今已成为都市中人的奢侈向往了吧?不过,再忙碌,还是要抽点时间,喝口清茶,让心歇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