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心学课】担当的两难

5.9【心学课】担当的两难

00:00
13:04

5.9【心学课】担当的两难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5单元的9堂心学课:担当的两难。继续讨论上一节课的议题,王阳明的担当,是一种忍辱负重的担当,比起我们现代人讲的负责任,有不同的含义。而王阳明遭遇的这种忍辱负重式的担当,和中国历史的大环境有关。透过王阳明的这种个人遭遇,能够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也让我们看到,个人在无法选择的时代,既有同流合污,也有随波逐流,也有归隐田园,王阳明是忍辱负重前行。


这一切的后面,是君王和臣子的关系。上一节课我提到王阳明和陆澄讨论卫国父子相争的历史,是一个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案例。这个案例在《论语》里孔子的弟子和孔子讨论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


陆澄和王阳明讨论的就是论语的这一段对话。当时蒯聩攻打卫国,冉有就问子贡先生会不会帮助卫国的君王。当时卫君是辄。然后,子贡就去问孔子,老师您帮不帮卫君呢?但孔子却反过来问:“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子贡就说:那是古代的贤人啊。孔子就说:他们埋怨过什么吗?子贡说:求仁得仁,有什么好埋怨的。然后子贡就出去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这一段话,有很多争议。按道理,当时是父亲蒯聩和儿子辄在争夺王位,孔子既然说不帮助辄,那么,就是帮助蒯聩。但在《春秋公羊传》里,旗帜鲜明地谴责了蒯聩,把辄看作是卫国的正统的继承人,认为辄对于蒯聩的抗拒是合理的。《论语》和《春秋公羊传》都是儒家的经典,为什么在这一件事上好像有矛盾的说法?

这里面牵涉到孔子学说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忠君,一个孝道。卫国蒯聩和辄的事件,复杂性在于,按孝道来说,蒯聩是父亲,那么,儿子辄应该遵循孝道,不应该和父亲争斗;但是,按照忠君来说,辄是君王,蒯聩不应该反对自己的绝望。这是一个两难。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伯夷和叔齐。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候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伯夷为长子,叔齐是三子。孤竹君年老的时候,立了三子叔齐继承王位。但父亲去世后,叔齐坚决不愿意做国王,让给他的哥哥伯夷。但伯夷认为一定遵循孝道,要听父亲的,也坚决不肯做国王。两个人都不愿意当国王,都逃离了自己的封地。路上他们遇到了。听说周地的文王有德行,就想去那里看一下。结果到了周的边境,才知道文王已经去世了。而周武王正在带领军队去讨伐商。二个人就去见了武王。拦住了武王的马,质问: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周,武王想要殴打他们,姜太公制止了,说这是有道义的人。不久,周灭了商,他们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因为没有东西吃,饿死了。

孔子很推崇他们两个人,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遗憾的。”后来又进一步的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论语里和《春秋公羊传》里对于蒯聩和辄父子的评论好像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孔子对于他们两人都不赞同。所以,他回答子贡时,讲了伯夷叔齐,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境界应该是伯夷叔齐,对于王位相互谦让,遵循孝道,也遵循为臣之道。所以,王阳明对于这一段的解读,应该是符合孔子的原意的,也讲出了孔子关于忠孝思想的另一个前提,就说正名,忠孝的实行是在正名的前提下,才有意义。什么意思呢?就是君王一定要像个君王,父亲一定要像个父亲,臣子一定要像个臣子,儿子一定要像个儿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以君臣父子礼待之,前提必须是受礼之人是合格的君臣父子,以及,通过行礼使得君臣父子更象君臣父子。礼首先是相互的责任、教育和提高,然后才是权利和权力。所以,儒家里的礼,某种程度上是超越了血缘关系,又出超越了世俗的契约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高的境界。


只有在这种境界里,忠君和孝顺父亲,才是成立的。孔子留恋三代,喜欢周制,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这种正名在现实里是一个基本常识。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间,这种传统开始消失,出现的越来越多像蒯聩和辄这样的父子。所以,当孔子说伯夷叔齐的时候,他委婉地表达对于蒯聩歌辄父子俩的否定。他希望的是伯夷叔齐这样的人。

陆澄提到孔子主张端正名分,先儒认为是向上告知天子,向下告知诸侯,废除辄而拥立郢。有一定的依据,根据历史记载,太子郢是蒯聩的弟弟,蒯聩逃跑后,由他继承王位也是合理的,但他谦让了,有伯夷叔齐的风格。推测起来,孔子应该会支持他。但王阳明另有一番推测,就是孔子最想看到的,是蒯聩和辄相互推让一番,然后还是辄做国王。


这些推测,应该说有一定道理。但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无论孔子讲伯夷叔齐,还是王阳明推想中的父子谦让,都是一种奢望。从前的美好早已凋零,现实一片破败。你面对的就是蒯聩和辄这样的君王,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当你面对这样的君王,作为一个儒家,你怎么办呢?

孔子的做法有两个要点,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另一个是退隐,就是不论君王多么糟糕,我还是坚持臣子的本分,不反抗,只是退隐,做自己该做的事。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道其不行矣夫”(《中庸》)。在现实空间十分狭窄的夹缝里,在类似如何对待蒯聩和辄父子的两难处境里,孔子抽身而出,去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作《春秋》,通过经典书写而来从容不迫地为未来开辟道路。总之,孔子的办法就是非暴力,只求自己心安。不论环境怎么样,还是坚持做好自己,但绝对不去僭越自己的本分。这是孔子的做法,那么,王阳明怎么办呢?我们在下一节课“身不由己与个人选择”里再深入地做一些分析。佛教的八苦里,有一苦叫怨憎会,就是总是和不喜欢的人的在一起,更大一点,就是生不逢时,和时代环境格格不入。这个是人世间的大痛苦。我们很容易和喜欢的相处,但如何和自己不喜欢的相处,往往就体现出一个人修行和智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eevy_8q

    好几天没更新了哦

  • _囍悦_

    哎,孔子总被扣上忠君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