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三)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三)

00:00
06:04


我们将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重点,持续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政府、社会和个人责任,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的慢性病问题。突出“防”字,我们要推进以下几项措施的落实。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营养改善、健康宣教、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方面联合行动、协同推进,构建全方位支持环境,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专群结合、以专为主,促进慢性病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这“三早”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三早”落实过程中,要发挥专业机构作用,指导大家怎么能做到“三早”。另外,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践行“三早”,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向纵深发展,强化心血管病、脑卒中、癌症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三是强化社会动员、全民参与,自觉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像我们养成了戴口罩的文明习惯,对今年流感防控,包括一些过敏性疾病的防控,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慢病防治过程中,还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经验进一步推广,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做到“我的健康我负责,我的健康我实践”,鼓励广大群众主动掌握科学的营养健康和慢性病防控知识,将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变成自己生活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加强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方面的建设活动,也就是通过推广“三减三健”,把这些活动或者这些有效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慢性病和传染病不一样,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作过统计报告,60%慢性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国家不健康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具体怎么办?要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入手。慢性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但是必须早防、早控、早治。首先我们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你要担负这个责任,必须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改变思维方式,但是要防慢病,必须改变行为方式,从改变思维方式入手,做到改变行为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