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见面了。《齐物论》上次我们说到《齐物论》分齐物和齐论。
一、万物平等没有差别,都是统一的来源所分成的。二、齐论,各种各样的观点其实出发点其本源也是一样的,没有必要过于争论你是我非。
所以我们上节课说到了南郭子綦,他讲到天籁的时候就说你别看风吹到万事万物中的它的响声不一样,可它都是风。所谓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你看风吹到万物中的响声不一样,可是都是风,都是风吹产生的结果。怒者其谁邪?不就是风的本身吗。所以万事万物你究其本源来讲比如说天地,通天下一气也,都是气化而成之,所以从本源上来讲皆是一样的。
这也就是万物平等,也就是齐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这个逻辑我们搞清楚了我们再来研究《齐物论》里边第二个重要的内容。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你拿手指头指着月亮,是手指头吗?我们要看的是月亮,所以天地是一个指称,指称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这个天地本身。
万事万物看起来千差万别,就像马身上的毛一样,是一个整体的马,这万事万物都是马身上的一根毫毛,但是它都出自于马的身上。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如果大家对这个观点还不是很清晰,那我们看庄子借助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讲得很清楚。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狙公就是养猴的人,给猴子发吃的东西,发栗子、发橡子。反正这个茅大家解释不一样,我们把它解释为橡实,橡树的果实。就跟猕猴们讲早晨三个,晚上四个,众狙皆怒,猕猴都发怒了,在那乱喊。然后这养猴的人就说那这样,早晨四个晚上三个,众狙皆悦,这猕猴都高兴了。
所以庄子说你看这其实四加三、三加四本质上不都一样的嘛,可是大家有喜有怒,不同,跟这个情况不是很像吗。所以庄子的这个朝三暮四的故事的本意是讲这个猕猴和耍猴的人,养猴子的人之间的这种事情,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所以一个著名的道家人物列子,也就是庄子文章中经常说的列御寇。我们说道家的几本重要的典籍其中就包括《列子》《道德经》《列子》《庄子》《淮南子》,列子在《黄帝篇》里。也对这则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扩写。
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们说早晨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晨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
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说实质不变,可是用改换数目的方法使人感觉到变了,使人上当。庄子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有的时候本质没变,但是做点花活、搞点推销、弄点宣传大家却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不就是一种实质上也是一种上当受骗嘛。
所以庄子曰: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什么叫朝三?讲完了故事给了一个概念,朝三。就说大家竭尽心力去求那个一,最高的、最统一的,却不知道其本来就是相同的。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在总数上本质上没有变都是七个,只是顺序不同而已。
讲到这我就想插一句话,我觉得庄子这个比喻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就很容易被引走了,就只管他这个故事了。忘记了在全篇里头引用这个故事的道理。故事也要讲语境,他在这个全篇文章里引这个故事到底他要说什么呢?《道德经》四十二章里边讲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一,一就是道的最重要的特点,所以大家都遵循道体的一。万事万物都是由一所分化产生的,但是因为大家观念不同,老注意现象就被这个现象骗了。
所以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儒家有儒家的看法,墨家有墨家的看法,法家有法家的看法,各种说法都不同,应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此你被现象迷住了,忘记了本来。这就是庄子要讲的。这个重点我们把握住了也就明白庄子讲这个比喻像什么呢。
就像我们大家熟悉佛经讲的那个盲人摸象的道理是一样的。象就是那一个,但是众盲摸象,各执一端。因为你摸到的部位不同,你对它这个大象到底是什么呢说法也不一样,众盲摸象各执一端。人们对道体都有一个形而上的这种知见,形而上者谓之道。开始有一个最初的原始生命的来源,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这个道体最后的来源,理论知识也就越来越进步了,因此辩论也就越来越多了。个人的私心思想的偏见越来越多,也就是《齐物论》里边讲的成心、偏见、成心、私心。
那么庄子的最后的结论就是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大家都争论这个是非,都想让自己这个是非被别人所接受,老想让自己这个东西说得越来越明白,可是在这个岔路上跑得越远离大道也就越远,道之所以亏也,爱之所以成。这个爱就是自私之心,大家都自私之心,成见也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前边说到那个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前面这个故事下边自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对于万物的指称并非确定不变的,我把这个叫做这个,一会又叫做那个,而所有的指称名相都不是所指称的物的本身。
比如说禅宗有一个说法非常有意思,我们拿手指头指着月亮,手指指月,月亮是本身。但是我们用手指指把它叫做这个名字,我可以把它叫做月亮,可以把它叫做银盘,可以把它叫做蟾宫,叫各种各样的。但是本身还是那个。如果你把这个指当做是它的本身,这不就离事物的本来越来越远了嘛。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万事万物虽然众多,但是都像一个整体上马身上的毛一样,你把这个毛从马的身上脱离开来,你就只追究这一个,你就了解不了事物的整体了。所以在庄子的文章里边经常强调我们了解的事物的本质而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很多人是什么样呢,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这个名言太好了,很多人得意于小成而失大道,而很多人被语言所骗。你看那猴子不就被语言所骗了三个四个、四个三个高兴了,想来我们人世也是这样被甜言蜜语所欺骗。你喜欢么,你明知道是假的还是喜欢听,就像有人来表扬你了、奉承你一样,你明知道是给你戴高帽子,但是你还是心里喜欢。
正因为如此所以庄子说故有儒墨之是非,儒家跟墨家相互争辩。你说你对,我说我对。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用自己认为是对的攻击对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所以这样做。庄子认为是不高明的。你不如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用更高的这样的一种智慧来对待这个事情。
在庄子的文章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像绕口令一样,我们在看《大宅门》的时候也看到过这一段。白景琦不服他的老师季宗布,后来发现这个老师武功很高于是要跟老师学,老师就跟他讲你以为我只会武功啊,你把我带来的书翻开,随便念两个字,这小孩就念出来两个字物无。于是他的老师一大串就这样的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彼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讲的啥意思?其实很简单,任何事物都有彼此两个方面,就像东和西一样。如果没有东你怎么去定义西,如果没有西你怎么去定义东。所以任何事物都不只是彼或此一个方面,都有两个方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你站在那个角度这边的事情你看不见,你要了解这个地方那你就要站在自己的这个角度,自知则知之。
当然庄子这句话更深的意思是我们要回归内心,所以很多人都只看到之间的差别,可是庄子认为其实这两者之间是联系到一块的分不开的。就像一个循环没有东也就没有西,没有西也就没有东。东西可以相反却不可以相无。所以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个彼此之间也不是因为固定不变的,他们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所以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生跟死就是这样快速地变化,可以和不可以也就是对和错也在这样的不断地变化。
既然世界变化这么快,那么不仅站在这个角度是一个是非,从整个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也是如此。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就是庄子的相对论。你看这物理学上也有相对论,哲学上也有相对论,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思想与智慧。
所以啊站在哲学的角度里边我们做一个总结,就是说人们如此多的精力都放在争斗上,就是过于关注事物间的差异,各家执己之词攻击别家。但庄子却认为事物有此就有彼,他将彼此的关系比喻成一个圆圈,认为二者循环往复。所以别人关注差异时,庄子说这些差异源自于人们的成见,你不如站在他人的立场审视问题换位思考,能够让别人自然接纳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既然庄子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相同的部分而认为大家过于关注于差异,所以导致一种争论,更建议大家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所以庄子里边出现了一段奇闻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说天下最大的是什么?是秋毫之末。秋天的那个干草,草干了枯了那个末梢当然小得不得了,而太山为小,大家一听就很惊讶。寿命呢刚出生就死掉的那小孩寿命最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彭祖反而算作夭折。
为什么?因为庄子就在强调其实这两者差别不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只要我们活着就跟天地一样永存。因为庄子认为这人的生命,他也是精神不灭的,也在不断地流转。万物和我都是一样的,与我为一、平等的。既然都一样了都统一到道那了,还用得着那么多的废话那么多的争论吗。
儒也罢、墨也罢、法也罢,用得着那么多的废话吗?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以达到和天地并生万物为一,这就是庄子的奇言。这个奇言的意义就让我们能有更广阔的胸襟。人只要存在了,生命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活得多久。人跟万物合一了,也就能够把万物当作自己的朋友,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觉得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讲的是平等,齐论讲的是不把自己的对错强加给别人。今天我们就说到这,关于这个道理下次我们继续来学习与研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