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推荐】《齐物论》:万物平等

【樊登推荐】《齐物论》:万物平等

00:00
15:27

大家好,唐子西在惠州,这是宋朝的一个诗人,大家叫他小东坡,也是四川眉山人,在惠州,他也是被贬到那。喜欢酿酒,所以他给酒起名字,比较烈的叫齐物论,比较温和的叫养生主,大家觉得这个人太有意思。所以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讲的《齐物论》,它是庄子又一代表的篇目,就是说在庄子的文章里边《齐物论》占据的位置非常高。

因为如果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庄子的核心思想,十二个字足矣: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逍遥游。所以大家知道齐万物就是庄子的文章《齐物论》里边的一个核心的思想,齐是非也是《齐物论》里边一个核心的思想。

大家注意《齐物论》里边包含着两个意思:一个是齐物,就是齐万物,万物一齐;一个是齐是非,就是齐论的意思,是非意图。我一开始就想给大家说大家千万不要只局限在这个齐万物齐是非的表面的意思,因为齐万物表达的最核心的思想是万物平等,平等这个思想不得了。而齐是非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也就是齐论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呢?是宽容,不要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所以我们再重申一遍《齐物论》包含着齐物、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归根到底又是齐一的。所以我们不要老以自己的是非强加给别人,我们也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我们也不要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我觉得这是我们读庄子的《齐物论》里边应该给我们一个最核心的重要的启示。

人的看法、人的观点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所以言论归根到底也是齐一的。像什么样子?就像那个风,风吹到碗里,吹到管道里,吹到各种各样的里边它声音是不一样的,可是归根到底它都是风,来源是一样。这就是所谓没有什么是非的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齐论合在一起就是本篇的主旨。这是我们对整个的文章的解题。

说到《齐物论》的时候其实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还要琢磨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子列子庄子道家的三圣,当然其核心代表人物还是老子和庄子,所以我们比较一下他们的思想。庄子的哲学和老子的哲学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庄子更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更为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我们这样讲我们说道家讲万物的本源、宇宙的规律、人生的境界,《道德经》更强调的是万物的本源和宇宙的规律,而《庄子》更强调的更想多讲的就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哲学。

可以说 《齐物论》便是一篇专论境界的文章境界。不管是这个境还是这个界其实都涉及到一种宽广的问题。我们经常说这人胸怀宽广这人视野很高站得高。比如说大鹏飞到九万里之上而俯瞰世界,背负青天朝下看。比如说有人说庄子大而无当,所以王蒙先生就讲庄子大而无当,你让这人生的境界变得大了这也便是它的作用的一个方面。为什么呢?人生在世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世人皆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对待他人。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那由此便产生了种种的烦恼和争执,当然在这篇文章里边庄子讲的自我为中心主要是讲先秦时代的那么多的思想派别,都用自己的事来看待别人,别人不同意我那便是你错了。

我们读这篇文章里边先来举一个例证,然后我们再来看他讲的一些事情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说有一个人叫孟子,在孟子那个时代有两个流派也是显学,一个是墨子的学问,也有很多的信徒、追随者,粉丝也很多。另外一个就是杨朱,就是这个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杨朱。有很多人也觉得他的观点也很好也有很多追随者。那好了,我们来看孟子怎么对待这两个人的。孟子就说呀墨子这个人讲兼爱,兼爱,大家都平等,互相友爱,他说这是无父也。大家都兼爱,你把你父亲放在哪里边去了,你得对你父亲应该有更高的这样的一种爱才对么。

杨朱这个人讲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无君也。谁都不肯为其献身,你置国家于何地,至君王于何地。好 说到这可以了无父无君已经够狠的了,大家知道孟子的下一句话是什么?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好家伙,当时的两个学术大咖墨子和杨朱被孟子骂作禽兽,这不是把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来强行地去指责别人吗。所以这种情况在当时这个非常的多,就拿自己的思想不宽容别人指责别人。所以我们知道你要了解了这样的一个背景才知道在《齐物论》里边为什么那么多的涉及到儒墨之争,儒家和墨家之争,代表着那个时候先秦时候的思想流派。有了这样的一个认知我们再来看《齐物论》很多的东西我们就能够了解得更为清晰了。

所以我们一看《齐物论》一开始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这种给设定的背景,就是假借颜成子游,我们简称叫子游,和南郭子綦先生,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名人和他的对话。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追究这个人到底是哪一国的了,因为反正都是这事都未必有,借这些大家都熟悉的名人这对话这就叫重言,借别人讲话。庄子的文章的三言可以用寓言、可以用重言、可以用卮言提出。子游去见这南郭子綦,这南郭子綦就在那靠着几案而坐,子游一看说南郭子綦先生你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你今天咋是这个样子?这南郭子綦就讲了一句话叫吾丧我。我把我自己给忘掉了,我进入到这种境界了,我把自己忘了。所谓丧我就是破除自我为中心也就是庄子文章里边经常讲的这个成心。是你破除自我中心,我把自己忘了,我不是什么事都从自我出发了。

那么这一段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人类的认识他是有狭隘的封闭的局限。所以我们经常都知道庄子讲的井底之蛙不可以语天,蟪蛄不知春秋,夏虫不可以语冰,讲的不都是这样吗。我们受到了时间空间乃至于多方面的限制,所以现在我把我自己忘掉了,这样就排除了破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把我们人类的认识从狭隘封闭的局限性提升出来。 干嘛?以广大的超脱的开放的心灵来关照万物和把握人类的存在。

说老师你这话又把庄子又有意地拔高了, 不不不我觉得从老子到庄子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我们不要经常只以自我的眼睛来看世界而应该以道的眼睛来看世界,以道观物。所以大家看很多的道观,佛教的叫佛寺而道家的叫道观,那个观不就是观察的观吗,你看这不是两个字一样的嘛。以道来观察万物。这样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拥有更大的一种格局,这样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这个评价才会更加的有一种宏阔的视野。南郭子綦他在给子游讲的这段话的时候就举了风的例子。

他说你看这个风它有天籁有地籁有人籁,有三种不同的声音。人籁就是自己拿竹管拿笛子吹出来的,还有呢这种地籁和天籁不管有多少种,可是它们都是有着共同的根源。可是共同的根源我们是没有办法去完全完美地追寻到它的。所以你只把它这个人籁地籁等表现看作是它的本源,那就是对这个事物的一种误解。就说南郭子綦和子游的对话就是讲吾丧我,就是我要把自己忘掉了,就是排除以自我为中心。这段话讲完了接下边这段话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庄子说你看现在争论不休的诸子百家,尤其是到了齐宣王的时候。因为庄子生活的时间段

大概就是齐宣王和楚威王、魏惠王这个时间段。齐宣王大家都知道这人好大喜功,滥竽充数指的就是他。在他那个时代把稷下学宫办得非常兴旺。齐国的国都临淄北门叫稷门,稷门下建立一个学宫,你只要有水平你就来这辩论。不给你做官但是给你最优厚的待遇,上大夫待遇。

所以当时天下的那么多的名人都认为自己水平高都跑这来争辩,百家争鸣。庄子没去,他不去就不去吧他对人家这个东西还有意见。所以在他的文章里庄子就以争论不休的诸子百家为例认为什么呢?描绘了陷入自我中心误区的世人种种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他说你看这些人天天都用自己的观点攻击别人,你攻击我攻击你,这些人所执着的我不过是假我。人生所追求和拥有的应该是真实的自我,庄子叫做真君真宰,真实的自我。也就是你摒除了各种偏见和成见达到了丧我的精神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所以有一段话大家会觉得这话虽然长,但意思却很清楚。

所以庄子说你看他们争论不都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可是事情是什么样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事物根本就没有彼和此,你站在你的角度,自彼则不见,你看不到我这边;自知则知之,你站在这个角度只能看见自己,所以大家都是这样。你非得把自己看见的东西当做全部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是用自己认为对的去强求别人,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庄子在他文章里为什么老喜欢举这样的例子,比如说鲁侯养鸟。东海飞来一只大鸟鲁侯觉得非常漂亮,好好对待它。打造一个金的笼子放在里边,给它吃最好的肉,后来一看这鸟还不高兴,鲁侯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既然你还不高兴那肯定还有所要求,好,弄个乐队演奏,结果那鸟就吓死了。这庄子为什么老喜欢举泽雉这样的例子?水边的那一个野鸡走十步能够喝点水,一百步呢找点吃的。可是你要真把它抓起来关到笼子里,它神态整个的就已经不行了,心态就不行了,它没自由了,它不觉得这是它好的生活。

所以大家都认为把自己认为对的强加给别人,你也就让别人没有了真君与真宰。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所以怎么办?就要站在道的角度,休乎天钧而照之于天,你站在道的角度你来观察,观察的事情就是其实差别都不大,大家应该对别人的做法给予宽容,大家用平等的方式对待万事万物。

我在一开始就提到我们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类绝对中心主义,什么都是人类为中心,我掠夺自然我破坏那是应该的,我应该这样做,我没有感觉到什么样的耻辱和羞耻。别忘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家都是同胞,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如果做到这一点便是什么?便是我们下次进一步的要解读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莲安_wv

    这期没有文稿?

    帆书精品课程 回复 @莲安_wv: 每一期都会有文稿的,我们正在补充中,感谢收听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