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2.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00:00
15:43

章节名称: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文稿内容:

《思帝乡·春日游》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五代]赵喦《八达游春图》

公元907年,锦官城外,一位老者面北而立,神情悲怆,喃喃自语道:“莫非大唐就这么亡了吗?”此时,唐王朝的都城长安,早已化为人间炼狱。曾被唐昭宗视为股肱的大将朱温,亲手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一夜之间,唐昭宗的九个儿子,以及心系唐朝的三十多位大臣,都被朱温屠杀殆尽。不仅如此,他还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放火烧尽了长安城,迁都洛阳,自立为帝,国号后梁。自此,曾经繁华无比的长安城沦为瓦砾之地,千年帝都彻底成为一座废都!

念及此处,老者不由涕泪纵横。这位老者,就是与温庭筠齐名的韦庄。他的曾祖父,正是那位以一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而享誉诗坛,并被白居视为偶像的韦应物。

自隋唐以来,京兆韦氏一直是长安望族。大唐开国二百八十九年,韦氏家族一共出了十八位宰相,论及名望地位,仅次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等第一梯队的“五姓七家”,雄踞长安城南,与初唐名相杜如晦,所在的杜氏一族,并称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身为文昌右相韦待价的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的四世孙,韦庄本该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然而,在他出生的时候,曾经无比辉煌的大唐王朝,早已步入暮年,就像一辆破旧的战车。

虽然从车身繁复精美的雕饰中,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华丽盛况,但无论是四面漏风的车厢,还是摇摇欲坠的车轮,都向人们昭示着,这是一辆即将彻底散架的战车!

韦庄不但没有享受过任何荣华富贵,反而饱受人间疾苦,年近六十才得中进士,但他却亲眼目睹了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是怎样一步步坠入死亡的深渊。

中和元年,黄巢攻破长安,韦庄不幸与家人失散,一路颠簸流离,好不容易才逃到洛阳。后来,他把沿途的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叙事长诗——《秦妇吟》,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起,被后人并称为“乐府三绝”,韦庄本人也被称作“秦妇吟秀才”。

一首《秦妇吟》,一千六百余字,可谓是声声泣血,字字含悲!在这首诗中,韦庄把黄巢军的暴虐描述得淋漓尽致“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那个昨日还说着“眼波如秋水”的美丽少女,第二天就惨遭凌辱杀害“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偌大一座长安城,落得个人烟寥落、田园破败,家不成家,国不成国“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又过了二十年,朱温篡权的时候,韦庄已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了。在辗转多地之后,他远遁巴蜀之地,投靠了当时的西川节度使王建,在他的幕府中当起了掌书记。恰好在李唐王朝灭亡之际,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

韦庄等臣见状,立刻向王建进言:“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三天后,王建在成都登基,国号大蜀,也就是五代十国中的“前蜀”政权。

王建一向欣赏韦庄的才华,建国后,更是不断给他加官进爵。韦庄虽然感激王建的赏识,但内心难免怀念曾经的长安。他并没有当即答应下来,而是希望王建能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考虑一下。

韦庄思前想后,也没有拿定主意。这一天,春日融融,杏花开得正好,于是韦庄打算出门散散心,再做决定。就在这次踏青归来后,韦庄写下了这首《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宋]赵昌《杏花图》

这首词的内容并不难懂,它描述的是一个怀春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表白。这个女孩在踏青时,巧遇了一个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少年。为了不让爱情溜走,她不仅主动对少年袒露了自己的爱意,并表示愿以身相许,即便将来被遗弃,也不会后悔。不难看出,韦庄在这首词中,倾诉的是一种不顾一切的情愫。

春日是人间最美好的时节,草木生发,昆虫起蛰,万物恢复了有生机的样子,人的春心也随着春日的脉搏萌发起来,于是便有了这场“春日游”。

春游时节,杏花簇簇挂满枝头,一阵俏皮的春风拂过,粉嫩的杏花便落在游人头上。“杏花吹满头”一句,既隐含着花开满树、极尽繁盛的景象,又巧妙地将物与人联系起来,在游春之人的心底种下了一颗思春的种子。可以说,这首词的前两句是个引子,为后文渲染了足够的气势。

紧接着,“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这个九字长句一泻而出。在逻辑上,由景到人完成了转折;在情感上,由普世的天地之美切入了个人视角下的儿女情长;更重要的是,音律上的长短结合,让开头六字“陌上谁家年少”带读者渐入佳境,也让结尾三字“足风流”灌入了无限美好的遐想。

“陌上”是游春仕女云集之处,此时,一位风情万种、面若杏花的女孩款款朝我们走来,她那曼妙的身姿和妩媚的神情,在春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美丽。

少女原本就是一个怀春的群体,更何况,春日迟迟,万物复苏,正是催生浪漫春情的大好时光。一位翩翩少年的登场,为这时光加了一个重音符号。不知来自“谁家”,只见青春年少,如这春天一般明媚。

“风流”二字,并非轻浮浪荡的意思,而是指风度潇洒、多情浪漫;用“足风流”来描绘少年,想必这种气质已经十分充盈,以至于能让我们的主人公,在惊鸿一瞥中,就彻底沦陷。

在春日、杏花、风流少年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少女的爱慕之情顿时爆发出来,似乎要冲破这世间的一切礼法束缚。于是,“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又一个气势酣畅的长句,脱口而出。

这句词与上一句的节奏、句式完全相同,“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写得是少女对爱情的美好期望,而“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写得则是少女为了追求爱情,不惜奉献自己的无限向往。“足风流”与“一生休”,表现了少女的意志之坚决、感情之深挚,两相呼应,更是让整首词形成了一波三折的气势。

结尾的“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是一句殉身无悔的誓词,足见少女之刚烈果断。叶嘉莹曾提出过一个“爱之共相”的说法,说“人世间之所谓爱,虽然有多种之不同……当我们欲将之表现于诗歌,而想在其中寻求一种最热情、最深挚、最具体,而且最容易使人接受和感动的‘爱’之意象,则当然莫过于男女之间的爱情”。韦庄的这首小词,便是这种最热情、最深挚、最具体的爱的表现。

这首描写男女欢爱的香艳小词,在韦庄笔下,却显得清新脱俗,就像读北朝乐府“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一般爽隽;不仅如此,全篇主题开明奔放,似乎还能在封建礼教之外,唤起读者心底幽微丰美的感发。

这种写作手法,正是韦词最大的特点。虽然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但他们的词风却截然不同。温庭筠的词重文饰,语言华美,常常不做直白的叙述描写,被王国维评价为“句秀”;而韦庄的词不注重字面的精心雕琢,也很少突出个别的字眼,而是以自然流畅为宗,善运用白描手法和浅显直白之语,表现情景明亮的意境,与白居易的近体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王国维评价为“骨秀”。

这首《思帝乡》便是如此,没有堆砌任何华丽的辞藻,只用寥寥数语,一个为了追求爱情,不惜决绝刚烈的少女形象,就跃然纸上,在素以浓艳见长的花间词中,这首清新的小令就如同一朵淡雅的水仙花。因此,有人认为,这首词堪称“五代绝响”。

实际上,这首词虽然写的是男女间的情爱,但归根结底,还是韦庄写给王建的一首明志词。韦庄的意思是想告诉王建,你就是那位“足风流”的少年郎,而我遇到了你这样的明主、受到你的赏识,无以为报,只有“将身嫁与”,为你肝脑涂地。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人了,我向你保证“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即使将来有所变故,也会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局部)

韦庄接受了官职,定居于成都,真的像他在词中描述的那样,嫁给了这个国家,把自己最后的生命气息留在了这里。作为前蜀政权的开国重臣,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从政勤勉,在建国第二年就晋升到了宰相之位。在位期间,他帮助王建创立了诸多制度、刑令,纵使不复祖上荣光,但总算在西蜀一隅,遂了“有心重筑太平基”的愿望。

公元910年,韦庄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文靖”。他终究没有回到长安,而是永远留在了巴蜀。著名文学家郑振铎评价说,在韦庄之前,“蜀中文学,无闻于世。直到韦庄入蜀,蜀中俨然成为一个文学的重镇了。从前蜀末帝王衍、后蜀末帝孟昶起,到欧阳炯等诸人止,都受到韦庄的影响。而《花间》一派,虽由温庭筠始创,实自韦庄而门庭始大。”

如此精彩辉煌的一生,不知道要惹多少人羡慕。但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个中冷暖吧。想起青春时光,“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想起江南伊人,“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想起长安故都,“家家楼上如花人,千枝万枝红艳新”。一切都随春风飘散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15419dbbn

    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