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在曾国藩创建湘军以前,中国的军队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说的。如果把绿营兵比做一个国企,它是没有企业文化的。所以这支军队不知道自己为谁作战,为什么作战,是一支没有灵魂的、没有精神力量的军队。曾国藩说:“国藩数年以来,痛恨军营习气!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就是绿营兵基层军官以上的人,没有一个是有良心的,极度腐败。
我们说了,曾国藩对湘军采取厚饷制,证明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懂得利用人的物质欲望进行激励。
但是曾国藩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力量的人。他知道,仅凭物质力量是不够的。物质力量是有限度的,如果你要打造一支超一流的队伍,就必须在物质力量的基础之上,再抓精神力量的建设。
他说:“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赏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也就是说,真正厉害的将军,不光要搞物质刺激,还要抓住这支军队的心灵。
曾国藩之所以提了精神力量建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湘军的对手太平军和一般的军队是不一样的。太平军是一支有信仰的队伍,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都知道,太平军信仰的是拜上帝教。什么是拜上帝教呢?
这个上帝,就是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一模一样的。但是拜上帝教的教义,和基督教不太一样。有些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地方,是双方都用圣经,都有上帝六日造山海,圣父圣子圣灵等说法。所以简单地看,拜上帝教和基督教似乎是一样的。但是也有重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中,只有一个圣子,就是说上帝只有一个独生子耶稣。而在拜上帝教中,上帝除了耶稣之外,还有一个儿子,谁呢?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洪秀全说他是上帝第二子,老二。他为什么宣称是上帝的第二子呢?据说他,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升上高天,见到了天父上帝,上帝亲口对他说的。
所以太平天国是一个宗教政权,对于传教非常重视。太平天国规定,加入太平军后第一件是就是要掌握教义:“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虽然战事倥偬,但是他们坚持每天早晚都要敬拜上帝,每七天举行一次集体礼拜。礼拜之时一定要虔诚郑重,“凡闻锣不至或稍涉嬉戏者杖责数百,无故缺席三次则斩首示众。”太平天国还建立了“讲道理”制度,即定期将军队召集在一起训话,以通俗的语言,“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动员,要求他们放弃杂念为天国事业忘我牺牲。
思想政治工作对太平军战斗力的提升作用极大。关于太平军的士气和精神状态,以钦差大臣身份主持广西军务的赛尚阿深有感触。他说:
粤西股匪虽多,本以金田会匪最为顽狡……。此股会匪与他游匪迥不相同,死党累千盈万,固结其坚。……一经入会从逆,辄皆愍不畏死,……所有军前临阵生擒及地方拿获奸细,加以刑拷,毫不知所惊惧及哀求免死情状,奉其天父天兄邪谬之说,至死不移。
也就是说,现在天下造反的虽然多,但是以太平军为最厉害。他们和一般的造反队伍完全不同,非常团结,非常坚定,不怕死。抓获的俘虏,不论怎么严刑拷打,也不害怕。信奉他们天父天兄的那一套说法,至死不移。
时人对太平军的这种精神状态记述颇多。比如《武昌纪事》也说:太平军“或临阵,或患病,举凡一切事,皆对天祈祷,口喃喃求天父默佑,所谋遂意。祝毕,赴汤蹈火在所不顾。”就是说,上战场前,或者生了病,一切事情,都要对天祈祷,口中喃喃,乞求天父上帝保佑。祷告完了,赴汤蹈火在所不顾。《金陵纪事》则说:“其胆皆泼,心多入魔,目直视若痰迷者。”“视死如归,赤身扑敌”。这种精神力量显然来自对宗教的虔信。
所以曾国藩建立湘军,非常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首创了政治建军这个做法。他要以精神对精神。曾国藩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开创者,包括后来红军的思想政治建设,都是受曾国藩的影响的。
曾国藩把军队的训练,分成了“训”和“练”这两个部分。所谓“训”,就是“训话”,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练”,才是练习军事技术。“训”和“练”相比,曾国藩更重视“训”。
他每逢三日、八日,就是每隔五天,就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教育。用什么进行教育呢?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理学理念。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严明军纪,不得扰民。
“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百语,但令其无扰百姓。”“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之久。”一时指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就是每次一讲就是三个小时左右。“虽不敢云说法点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苦口婆心,其目的:“盖欲感动一二,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落脚点在纪律上。
曾国藩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事,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比做战技术更重要。
湘军的其他将领,也大多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曾国藩手下前期最能打仗的大将罗泽南,他带兵的方式就非常有特点。他在营中亦不忘老塾师故伎,“朝出鏖兵,暮归讲道”,每天白天打仗,晚上他把部下招到一起,教他们读书,给他们讲理学道理。“所部壮丁习刀矛火器之暇,以《孝经》、《四书》转相传诵。每营门夜扁,书声琅琅出壕外,不知者以为村塾也。”故有人说:“湘军自讲学起,修道为教。”曾国藩也说:“吾湖南近日风气蒸蒸上。凡在行间,人人讲求将略,讲求品行,并讲求学术。”
所以后来毛泽东办红军的时候,把曾国藩的这一套继承下来了。毛泽东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在井冈山,毛泽东就经常亲自给部队全体官兵上大课,讲革命道理。
后来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毛泽东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经营企业也是这样。对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做成大事,背后一定要有价值和理念的支持,所以伟大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伟大的价值追求。没有高远的企业文化,企业是做不到一流的。
但是实话实话,我认为我们现在很多企业,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失败的。
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通常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内容空洞,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从别的企业随便抄来几句,什么勤奋求实啊,勇于争先啊,往墙上一挂,就当成企业文化了。这些企业文化不是从企业自身的经验中生长起来的,所以没什么作用。
其实,我想,我们这个国家,现在也面临着国家文化的问题。
曾国藩指导湘军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呢?就是理学理念。那么这些东西,在当时,每个读书人都是真诚地相信的。
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的企业一定要选择那些真正能感动我们的,从我们自身的经验中生发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有强大激励作用的这样的理念。
现在企业文化中通常的第二个问题,是企业文化不落地。
很多企业,可能是太重视企业文化了,把这个企业文化搞得太繁杂,大量使用时髦的概念,形成了庞大的文件体系,或者搞得过于深奥,搞一些玄妙的老子的理论啊,外国哪个哲学家的理论啊,普通员工根本无法理解。
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要向曾国藩学习。
湘军的价值观是理学理念,是儒家哲学,是很复杂很深奥的东西。但是曾国藩善于让很高超的东西能够落地,切实发挥作用。
怎么落地呢?
曾国藩的作法是创作“顺口溜”。曾国藩知道湘军士兵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对他们做宣传,不能讲得太复杂,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则易行,易行必须简单。所以曾国藩的做法是创作了一些歌谣,把一些儒家的伦理原则,比如仁爱,变成了非常直观的做法,通俗易懂,容易记住。
比如,曾国藩作的《爱民歌》,是这样唱的: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人又和。
这个《爱民歌》,士兵个个都会背会唱,又很容易执行。那么这一做法,也被毛主度继承下来了。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个其实就是从湘军的爱民歌来的,后来就形成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所以,要善于让企业文化简单化。提炼核心价值观,使之简单易行。
所以湘军的军纪非常好。曾国藩在家书中说:
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钱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
我现在军队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燃放爆竹,焚香跪迎,送酒、米、猪、羊来犒赏军队之人,络绎不绝。
这也是湘军战斗力的来源之一。
这是在企业文化方面,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
张老师对曾国藩的解读最喜欢
很喜欢张老师的演播
放心家电家具软硬不吃
洪秀全可以和穆罕默德交流下经验。穆罕默德冥想的时候,大天使加百列前来见他,对他说世间已经没有先知了,他就是最后的先知。他后来创立了伊斯兰教。
很喜欢张宏杰老师结合毛选,结合实际生活来聊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