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黛玉抚琴悲往事——第八十七回(上)
 6.94万
试听180

021黛玉抚琴悲往事——第八十七回(上)

00:00
24:32

第二十一讲  黛玉抚琴悲往事——第八十七回(上)


喜马拉雅的听众,大家好,欢迎听马瑞芳品读红楼梦续·后四十回。我们继续看程伟元高鹗根据无名氏续书补订的第八十七回的内容。八十七回回目是:“感深秋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什么意思?林黛玉在秋天抚弄琴弦抒发人生感慨,妙玉打坐时走火入魔。回目上写的人物是黛玉、妙玉,两个玉儿,实际上,这两个玉儿都和另外一个玉儿有联系,那就是贾宝玉。林黛玉悲往事还是由薛宝钗的信引起。


我们先看看黛玉抚琴悲往事写得怎么样。


林黛玉忽然收到薛宝钗的信和诗。宝钗的信是文言文,我用白话把信的大体意思说一下:我八字不利、运气不好,家庭屡次发生不幸,姐妹伶仃无依,慈母年老衰迈,加上家里像虎吼狗吠般恶语恶声无休无止,又遇到飞来横祸,真像冷风吹皱芙蓉水,密雨斜打薜荔墙。愁绪满怀,辗转悱恻,夜深难眠。最好的朋友同心同德,能不互相怜悯?回忆当初结海棠诗社,秋高气爽,对菊咏蟹,姐妹们多么欢乐!还记得“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妙句,未尝不觉得冷落秋风中的傲霜黄花像咱们姐妹。回想往事,触动心怀,聊且赋琴操四首,并不是无病呻吟,是长歌当哭啊!


薛宝钗的信后边附琴操四首,我们听听第一首:“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用白话文来说,这首诗的意思是:悲叹岁月变化又到了清秋,感怀家的遭遇不幸自己体味离愁,虽然有慈母在堂,又怎么能忘记忧愁,无法释愁解闷,只能悲悲咻咻。


续书作者推出宝钗给黛玉的信,显然他是想模仿前八十回探春写给贾宝玉建议成立诗社的信,没准还想用这封信说明续书作者文采比曹雪芹也不差。这封信文字还算流畅,典故用得也比较恰当,比如“惊风密雨”用的典故是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里边的两句诗“惊风乱


我读薛宝钗信的印象是:不仅内容矫揉造作、牵强附会,文笔跟探春给贾宝玉的信差得太远,探春信中的六朝遗风在宝钗的信里丝毫无存。薛宝钗信和琴操四首跟薛宝钗自己前八十回的作品相比,也面目全非,思想空洞,文笔拙劣。曹雪芹前八十回没有出现琴操这种文体,但是薛宝钗写的诗,我们早就有深刻印象,《螃蟹咏》写得何等老辣,“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阳秋空黑黄”,大观园的人都拍案叫绝,《柳絮词》写得何等雍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四首琴操里边都寻不见这种句子,这种感情,这种气魄。薛宝钗这四首琴操不过是堆砌前人的诗句,“无故呻吟”,比如第一首琴操,“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这不是完全重复信的内容?后边三首更是古人词句的抄袭和堆砌。第四首最后几句“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絮絮叨叨地重复信里的话。真看不出来,这么蹩脚的信这么拙劣的诗竟然出自大观园最博学的才女薛宝钗。


林黛玉进入后四十回的表现,好像比贾宝玉还要好一点儿,贾宝玉简直一点儿灵性都没有了,变成了学堂里认真学八股文的科举好苗子,变成了社会交往中应对得体的官场后备队,变成了家庭生活中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林黛玉好像还保持一点儿前八十回的忧思,薛宝钗的信和琴操理所当然引起她的伤感。想到:宝姐姐不寄给别人,单寄与我,也是惺惺相惜的意思。接着,探春、湘云、李纹姐妹来访,这段闲聊大体过得去,尤其是谈到南方引起黛玉的思乡思亲之感,这样的铺垫写得不错,探春湘云走了,小说写黛玉这一段写得很不错:“看看已是林鸟归山,夕阳西坠。因史湘云说起南边的话,便想着‘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少下人服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一面思想,不知不觉神往那里去了。”这段林黛玉心理描绘写得文字比较优美,思路也算对头。


遗憾的是,续书作者再往下写林黛玉的生活状态,他可是越来越拿不着调了。先是紫鹃安排林姑娘吃饭,给林姑娘安排什么饮食?叫雪雁告诉厨房做了碗火肉白菜汤,火肉白菜汤就是火腿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熬了点江米粥。太不可思议了:火腿虾米白菜汤配青笋紫菜,是钟鸣鼎食国公府吃惯精美饮食千金小姐的饮食吗?难道乌进孝们不给贾府进租,鲟鳇鱼、海参、野鸡、鹿肉、羊羔、果子狸都停止供应?难道厨房阴差阳错把给大观园看大门的奴仆的饭给林黛玉端上来了?更匪夷所思的是,当这些饭给林黛玉端上来后,紫鹃又说“还有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可好?”连五香大头菜都成了林姑娘的桌上餐,林黛玉怎么能惨到这个份上,难道当初探花家小姐在著名的美食之都扬州,在不少下人服侍下用餐的时候就用五香大头菜?连扬州最普通的烫干丝都吃不上?为了渲染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悲凉感,续书作者继续惨兮兮地写:林黛玉嘱咐,这粥咱们还是自己熬吧,汤儿粥儿的调度,未免惹人厌烦。林黛玉也忒令人可怜啦,她怎么能这样的自降身份,连二木头迎春的丫鬟都不如,丫鬟司棋叫厨房给她蒸鸡蛋,厨房一时不给司棋蒸鸡蛋,司棋就敢带人闯进厨房,把厨房的东西打个稀烂。堂堂林姑娘,贾母最心疼的外孙女儿,连稀饭都不敢叫厨房给熬?太离谱了!


没想到,更离谱的事还在后头。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时问罪芳官,说芳官想把柳五儿弄进怡红院,“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现在紫鹃说,厨房里柳嫂子很上心,派专人给林姑娘熬粥,派哪个?柳嫂子的女儿五儿。续书作者竟然天才地叫柳五儿死而复活,叫柳五儿现身厨房给林黛玉熬粥。这又不是写聊斋故事,怎么还鬼魂归来,真是咄咄怪事,往下看更奇怪,柳五儿还得跟贾宝玉半夜谈情,贾宝玉把她当成是晴雯的代用品调戏,那可真叫活见鬼了。


饭后因为天凉,林黛玉叫紫鹃拿衣服,紫鹃打开衣包,叫黛玉自己挑拣,林黛玉看到宝玉挨打时送的旧手帕,上边自己题诗的泪痕还在,诗帕里边包着剪破的香囊、扇袋、宝玉通灵宝玉上的穗子。这大概就是林黛玉悲往事的最重要依据了。诗帕、香囊、扇袋、通灵宝玉上的穗子,亏续书作者这么细心,用一块小小手帕把林黛玉和贾宝玉前八十回好几次的感情纠纷的证据,一裹脑儿包起来,重新给林姑娘呈现出来。以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以紫鹃的细心周到,这块手帕包这些东西,完全可能,它们再引得林黛玉伤心落泪,顺理成章。不过续书作者概括这个场景的两句诗却驴唇不对马嘴:“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间旧啼痕”。这时林黛玉根本不知道木石姻缘已经完全破灭,她有什么失意?她除了继续生病、而且她一直在生病,她不过是做过一个恶梦,贾府刚郑重地给她做了个漂漂亮亮的生日,而林黛玉打扮得嫦娥相似、含羞带笑参加自己的生日宴,林黛玉还兴致勃勃当上贾宝玉的讲琴理的老师。桩桩件件的事,哪能谈得上她有任何“失意”?林黛玉既然是绛珠仙子到人世间向神瑛侍者还泪,她看到当年因为宝玉挨打而写的爱情诗,触景生情,流几滴眼睛,很正常,但说她是“失意人”,那可真是一点根据没有。倒不如把这两句改成类似大白话的“痴心人想伤心事,新啼痕间旧啼痕”。


黛玉又看了两遍薛宝钗来信和四首琴操,想到“境遇不同,伤心则一”,也赋四章琴操,翻入琴谱,以当和薛宝钗唱和之作。这也很非常叫我诧异:林黛玉因为看到跟贾宝玉的交往旧物伤感,却落实到写给薛宝钗的和作,合不合逻辑?林黛玉借来谱曲的两操,一个是孔子的《猗兰操》,一个是周文王的《思士操》。都是所谓古代圣贤表达胸襟之作,现在借来表达小儿女的伤春悲秋,我觉得还是有点滑稽。


黛玉的《琴操四章》,步宝钗的后尘,写秋思,写闺怨,也不过重复前人的句子,《葬花吟》用大自然风雨比喻人世的精妙句子“风刀霜箭严相逼”没有了,《桃花行》“帘内人比桃花瘦”的韵味,没有了,林黛玉倒直接述说自己遭遇和心情、直接表达和对方思绪一致,这样的描写好像是跟薛宝钗琴操唱和,其实我觉得更像写给贾宝玉的:我们听听第三首:“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这像送薛宝钗的?一点不像,薛宝钗没有什么不自由,倒是贾宝玉才不自由。


宝玉挨打后,黛玉的题帕诗是她的爱情宣言。葬花吟、菊花诗、桃花行是林黛玉的人格宣言,林黛玉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虚构人物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简直可以虚构和非虚构总排名排到真实历史人物李清照之后,总排名第二。第八十七回林黛玉的诗却让她走下神坛。前八十回多次写到大观园人物如何写诗,如何联诗,诗社的活动,大观园人物的诗歌成为曹雪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比如说到林黛玉,怎么也离不开《葬花吟》,说到薛宝钗,大概也离不开螃蟹咏。以诗写人,以诗推动情节的写法,后四十回作者仍然想采用,不过,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很难看到让后世读者反复吟诵的佳作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小说人物笔下诗歌如此天差地别,当然因为续书作者不管是思想基础还是艺术修养和曹雪芹都绝对不在一个级别。我经常幻想穿过时间隧道,把丢失的曹雪芹后三十回手稿找回来,弥补中华文明史这场大不幸。当然,幻想仅仅是幻想。

精选用户评论
  • 自律使人自由123

    属实刻薄了

其他用户评论
  • 糖莫莫TMM

    居然还有人说后四十回就是曹雪芹写的呢

    马瑞芳 回复 @糖莫莫TMM: 怎么可能?蔡义江老师说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 真的孙云飞

    穿越时间读到曹公80回后原稿,我也这么想

    马瑞芳 回复 @真的孙云飞:

  • HD最靓的仔

    我算看出来了,续书作者是个没有过青春的人。 青春岁月光顾着写八股文了

    马瑞芳 回复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我也不知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回复 @马瑞芳: 怎样发给您

    马瑞芳 回复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厉害

    查看全部6条回复
  • 皈依三身_潜心自静

    我一直没整明白,马老师和后四十回有多大的仇恨?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攻击? 觉得不值得一讲不值得一看完全可以不看,不讲。真不该是这么一个学者大家该有的格局。

    被遗忘中的陨石 回复 @皈依三身_潜心自静: 學者就是百家爭鳴的探討,而不是各懷心思而不達的猜疑。後四十回馬老師講的該抨擊時抨擊,該表揚時表揚,該懷疑時懷疑,聽下來十分過癮,且分析的明明白白讓人稱讚。這才是真正的治學。如您所說的才不是真正有學問的行為,實小人心思也!

  • 铼尼

    不仅是文笔差许多,格局、格调都天差地别。只一味地东施效颦!

    马瑞芳 回复 @铼尼: 外加邯郸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