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忽冷忽热,到底怎么投?三位大咖齐分享

新能源忽冷忽热,到底怎么投?三位大咖齐分享

00:00
59:53


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是这一年来市场上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相对而言,板块与股票的波动也比较大。就长期维度来看,以新能源车为例,去年全球卖大概250万辆的新能源车,全球的市占率来看大概也不过是两个多点,市场一般市调机构预估到2030年新能源车的销售都可以到2000万部,大概将近20%的渗透率。

就光伏来而言,目前国内以风光为主的所谓的非化石的发电,目前在整个国内的发电体系大概是不到16个点,预估2030年国家能源局的目标要达到25个点,所以这两个板块我们可以看到它就是一个长期增长趋势非常明确,整个增量空间也非常大,就巴菲特的一个投资理念来说,就是一个又厚又长的赛道,所以这是一个值得用长期的维度来去思考投资的板块。

本期将探讨以下议题:


新能源为什么这么火?

电动车行业哪些细分值得关注?

新势力VS传统车企?

新能源车估值“过高”?

应该关注哪方面风险?

个人投资风格及对投资新能源基金的看法

01

新能源为什么这么火?

周奇贤好,我就先请教一下施总,跟我们分析一下目前新能源几个主要赛道,这个行业的一个发展现况,以及它的一个增长的空间。


施成:好的,我们说到新能源,我们觉得其实它范围实际上是比较广,包括像这种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甚至包括像核电,然后像氢能源,其实都是算在整个新能源的范畴里面,但目前来看像氢能源它其实目前还没有到一个行业的,就是说性价比拐点或者是爆发的临界点,然后像核电目前来看也不是政策主要鼓励和支持的一个方向,所以我们来看目前来说市场上聚焦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电动车、光伏和风电。然后我们先说一下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目前像全球的渗透率,像刚才周总说的,它是一个接近3%的渗透情况,今年过后有可能会到达这个数值的,然后因为在2025年之后,应该电动车的成本就会低于燃油车了,所以这个行业最后电动车完全替代燃油车应该是一个比较必然的趋势,也就是说这个行业它可能有30倍的一个发展空间,所以它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我们看近期的情况,这是一个中期展望的前景,本来说是远期,但其实我们觉得可能是中期就会实现的,然后我们再看近期的一个情况,因为在全球的节能减排,然后碳中和低碳排放的背景之下,像新能源汽车也是把它的政治高度提到了比较高的位置,所以像欧洲,像中国,包括现在预期之内的美国都会在明年来推出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补贴或者是推进政策,所以中国跟欧洲已经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当中,美国也很快会加入,三个世界上最大的,就是最好的经济体都会积极的推动这个行业发展,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行业如果去拍一个很准确的增速不好说,但这个行业比如说长达三五年的时间内,它一直保持一个四五十的行业增速,我们觉得概率还是非常大的,这是这个行业的现状,并且这个行业的成本还在快速下降,并且它技术还在快速进步,所以我们觉得它的前景是很光明的,这是新能源汽车。


我们说一下像光伏,光伏行业大概在2021年基本上,其实在部分地区,它在2019,2020年就已经实现了平价,而在中国实际上在2021年也在全国平价的一个临界点范围内,当然由于今年出现了一些上游,像硅料这种涨价的情况,然后导致一方面限制了全行业的总的产量,另一方面就是推高了成本,所以今年实际上距离平价可能还有点距离,但我们觉得在明年硅料价格开始进入大幅下跌,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大幅下降之后,明年其实可能整个中国的市场,包括全世界市场它都会进入平价。


进入整个平价之后,光伏不论是从它的一个现金流情况,还是从它的自然增长情况,还是从它替代火电的一个速度,我们觉得明年都会显著加速,所以就对于今年的光伏情况,我们相对来说持一个谨慎看好的这么一个态度,但对于明年的光伏情况我们是非常乐观的,我们觉得明年可能光伏会依迎来大的机会,除了我们刚才所说到的产业链的一个产能释放带来的成本下降之外,有可能都会迎来它真正商业化的元年,这样又会诞生非常多的机会出来。所以这个行业也是从长期来看,光伏我们觉得肯定会完全取代所有的化石能源,从短期来看,明年可能这个行业就要迎来它的一个非常高速的发展时期,可能它的增速会超过以往的任何年份,这是光伏情况。


然后第三个是风电情况,风电的话实际上,刚我们说完光伏,实际上在今年的背景之下,其实由于光伏出现了产业链的一个价格上涨,这些的背景之下,风电它的风机在降价,今年其实风电的整个的一个装机成本已经低于光伏了,所以我们会知道什么,就是说虽然我们非常看好光伏,但是风电目前它的成本已经低于光伏,并且还在持续下降,同时风电它并没有严格的受制于时间,光伏的话一般来说是白天发电,晚上是不能发的,风电是整个持续时间是比较长的,同时随着各种风场的勘探,各种低风速地区随着技术进步和利用的增加,我们觉得风电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目前像风电的项目也是非常抢手的,各种的资源储备大家争夺的是非常激烈,所以我们觉得跟光伏一样,明年,其实风电从今年开始就会,今年跟明年也是风电发展的黄金时间。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这三个行业按照一年或者到三年的维度来看,它都处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所以比较可以理解资本市场对于这些行业现在的一个热情。



02

电动车行业哪些细分值得关注?

周奇贤:咱们中国目前电动车行业在全球是处于怎样的一个市场的位置,我们的竞争的优势又在哪里,还有哪些短板是未来值得持续去改进跟改善的?


阮巧燕:电动车的话,我觉得当时国家鼓励电动车,其实就想让中国能通过电动车,然后实现汽车的一个弯道超车,发展到这个阶段的话,我觉得这个效果还是初步体现了,因为整个生产制造来看的话,核心的零部件还有生产的话,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国内的,我们梳理下来现在最核心的电池,电池的话大概能占整个汽车的成本40%,然后基本上50%~60%的电池都是在国内生产的,这是第一点。


然后电池的材料在国内生产的比重是更高的,基本上70%~80%都是在国内生产的,这个是从产业的制造来看,我觉得中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有全球最大的一个消费市场,现在国内的电动车的销量在全球去年是占到了40%,然后后续国内的这些汽车产商,我们也培养出来了很多新轿车实体的公司,他们现在也开始在往全球化去走了。所以我觉得整个来看的话,跟传统车比的话,咱们新能源车在国内,国内的这些企业的话是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


周奇贤:就整个新能源车的一个产业链来看,您觉得有哪些板块跟细分的一个赛道是比较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阮巧燕:我觉得这个产业链是在高速发展的,然后它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话,其实不同的板块受益的时间点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在这个阶段,正好从去年开始,整个电动车,全球电动车市场开始新一轮的一个爆发,在这个阶段特别是今年国内市场爆发,然后像欧洲、美国,其实都是一个非常高速的增长,就下游需求非常高速的增长的过程中的话,我觉得中游,包括电池,还有材料,最先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在这个阶段像电池这种材料的话,投资机会是比较明确的。


然后再接着的话就是往上游资源去传达了,因为资源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我们也可以看到去年的四季度其实像一些中游的核心材料就开始供不应求了,然后紧接着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就上游的资源相比,这些就开始比较紧张,也开始涨价了,所以我觉得资源端的话也是非常具备投资价值的。总结起来就这个阶段的话,我觉得中游的电池,还有各种材料以及上游的资源是比较具有投资机会的。



03

新势力VS传统车企?

周奇贤:怎么去看新势力跟传统车企之间未来在新能源车或电动车这边的一个攻防,最终您认为谁会比较大的机会能够胜出?


施成:这个怎么说,因为电动车的它的一个属性,就是它的制造属性大幅减弱了,为什么,比如说你造个传统的燃油车,一般来说它的发动机都是自己的,变速箱可能是外购的,但是车里面大部分的部件是需要车企去做这种机械的生产和安装的,所以它其实本身是个机械产品。然后机械产品有什么特点,它各个部件必须互相之间有磨合,然后有调校,有这些东西,它才是一个怎么说,方便使用的东西。但是电动车之后它是什么样的,电动车我们也知道我们都很熟悉电,很多东西它是输出信号,我接收到的可能是一个比较标准的信号,接收到什么信号,我去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电子产品有个什么特点,就是它的不同零部件就可以自行进化,它不需要,它的整体的概念就减弱了,可以自行进化,这是一个。


第二个还是回到这个,车是一个机械产品,所以它的故障率是很高的,同时它的制造门槛是会高的,但是变到了电动车之后,电动车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同时基本上,当然可能也需要一些维保,但是维保的这个东西比燃油车是低非常多的,零部件少了,维保少了,所以使得它的整个车的生产制造,包括售后都变得简单很多了,它还能在线诊断,在线升级,所以它就更加的从制造的这种泥潭或者是门槛当中迈出来了。首先说一点,就是说因为电气化的东西和机械东西是不同的,导致电动车的门槛,制造门槛降低了,这是一个,第二个这个东西门槛降低之后,电动车更多的竞争后面体现在哪里,自动驾驶的算法,然后更多汽车电子各种各样的新应用的加入,然后还有像汽车,比如整体的一个视觉,比如说在车上看电影,或者是有其他的这种AR形式,这些东西会变成一个竞争的更关键的点。


我们从这两个点来回头审视这一过程,制造门槛降低对于新造车是有利的,然后这种科技属性的加强,这种软件属性的加强,对于这种科技企业是有利的,所以其实整个结论就是说在电动汽车时代,其实燃油车本身所有的优势是大幅削弱的,而这种新造车势力,或者说以这种科技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它的优势是在扩大的。这么一个结果就使得说竞争偏离非常容易像科技企业倾斜,然后像燃油车原来的传统车企它们最大的优势后面可能剩下的是安全,这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说我们也看到特斯拉各种的质疑,它会在一定时间内去延缓进度,但是它应该无法根本的改变这件事情。



04

新能源车估值“过高”?

周奇贤:我们怎么去看新能源车企业的高估值,您怎么去理解它,跟投资人去解释,为什么它们可以享受高估值?今年以来这个板块我们刚才也提到波动比较大,我们从新能源车行业的一个机会跟风险,我们一般投资人要怎么去看待?


阮巧燕:其实我觉得电动车的一个投资大家还是非常理性的,每一轮电动车的一个上涨其实都是有基本面支撑的,然后大家可能会觉得横向对比电动车很热,然后没准涨幅很高,估值很高,但实际上就是看电动车行业的一个增速以及这些核心公司的一个业绩增速来看的话,其实并不是特别高的,因为像今年就整个核心的公司业绩基本上是翻一倍的增长,明年来看的话全球电动车行业又是一个高增长,就行业增速我们估计应该有40%,然后国内的公司又伴随着一个市占率的一个提升,核心公司其实预期业绩应该是50%到一倍的一个增长是能够做到的。我们来看现在一线的这些公司,就今年现在的一个估值目前应该就是50~60倍,然后明年来看的话基本上在30~40倍,我觉得其实算是比较合理的。


然后第二个您提到今年其实电动车确实是有波动,年初可能1月份算是一个高点,然后后来也跟着整个市场的一个情绪是有回调的,但是回调之后,就这段时间其实很多公司是涨回去了,而且有一些创新高了,这个创新高其实并不是传统的估值的,在这段时间内的话,整个这些公司业绩都是有上修的,因为为什么会上修,因为实际上发现今年电动车的一个销量,还有整个行业的一个景气度比当时,就比我们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时候预期的还要更高,对,所以这轮上涨的话其实是一个对业绩上修的一个反应,并不是纯把它估值的,所以我觉得电动车的话大家投资还是很好的。



05

应该关注哪方面风险?

周奇贤:会不会存在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投资风险加剧的情况?


施成:好的。其实历史上就是说所有有补贴的行业,我们发现它的一个大幅波动的来源都是来自于政策波动。


我们把话题稍微展开一些,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光伏,还是风电,他们的单位的补贴都是比较小的,意味着什么,第一个退坡,它能退的幅度,目前基本上补贴的金额占整个成本,占整个制造或者是发电的这种成本的比例都是比较低的了,所以现在再退补贴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是会越来越小了,甚至是可能都不会观察到很明显的影响。


尤其是在今年到明年之后,其实像光伏风电已经走向平价了,然后像电动汽车,估计2025年前或者2025年它也会走向平价,再往后面基本上就跟补贴完全没有关系了,以后的政策主要是一个方向性的引导,可能会有一些比如说是充电钱少一些,或者是你光伏,给你的并网接入条件好一些,帮你解决一些储能的这些问题,这些还会有帮助,但是纯粹的补贴的影响,我们认为可能在之后都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了。


周奇贤:未来在行业上面存在着怎样的一个潜在的风险?


阮巧燕:因为电动车的关注度也很高,然后市场情绪也是比较高的,预期是不低的,那这样子的话我们在跟踪电动车的时候其实跟踪得非常紧,就数据基本上是非常高频的,比如说我们会跟踪每个月的一个电动车的销量,这个销量的话,to c端的销量有时候会出现比如说一两个月的一个销量的波动,这个是存在的,如果这个一出现的话可能会影响市场的一个情绪,我觉得短期的话主要就是预期不低,然后可能有一些数据如果有一些波动的话,可能就会有一些风险,但长期来看的话,就这个行业的大趋势是没有问题的,然后这是我觉得板块之间的一个风险。
然后第二个就是细分来看,细分来看的话,因为今年是整个电动车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公司的一个业绩是受益于价格上涨,整个电动车的话,其实后续也就预计是2025年是要跟传统车能够实现一个平价的,本身就是在一个降成本的赛道里头,这些比较紧缺的环节的话,就是明年后年新产能出来,有一些会有一些价格的波动,价格会回落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到时候可能就是这些公司的一个盈利水平会有一些影响,我觉得就是这两个方面。



06

个人投资风格及对投资新能源基金的看法

周奇贤:请施成简单的阐述一下你个人的一个投资哲学跟风格?您是不是建议投资人买新能源基金?


施成:总的来说这个行业各种都在变,并且它的边界条件可能会突然之间改变,比如说像政策风险,这种影响是非常大的,技术变迁,比如说像光伏的这种单晶技术取代多晶,那就是一个公司的陨落跟一个公司的崛起,这些都是它的一个风险所在。所以我们总结就是说你投资这个行业你要关注变化,你要去理解变化,接受变化,同时去判断变化跟预测变化,其实总结下来就是说我们要求变,然后并且是要前瞻,要提前去判断,然后去分析,去看我们的判断是对还是错,然后去总结,去反思,然后再进一步做下一步的判断和抉择,其实整个投资过程当中,它都是在不停的进步,不停的推演,不停的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包括以后选择投资的行业,可能也都是这种类型的行业。


我们希望第一个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不然的话对我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第二个它在当中有一些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存在,它不像以前环保了,虽然空间是比较大的,第三个它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可以跟踪,可以预测,可以预判,可以总结的,然后我们去试图把握这种特别长的赛道,然后特别好的行业,然后去把握这里面每一次变化当中能够崛起的公司,这就是我们投资的一个想法。


然后回到投资人去选择自己投资,还是投资基金,我现在还是比较建议大家去选择投资基金,第一个从基金的持仓来说,它会有比较多的配置,就是说只要这个行业好,一般来说新能源相关的基金它都能够迎来上涨,就是帮你规避了如果你选择的单一标的没有那么好,你可能就会错过整个一个行情。


第二个就是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新能源行业它的变化很多,需要你对于行业的这种的数据跟踪非常紧密,包括行业内的一些公司的动向,它们的战略抉择,它们的技术选择肯定都要跟踪,这种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觉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除非是你个人投资者也是个专业投资者,不然的话去处理这些东西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还是比较建议大家可以选一个基金,如果你看好行业的话,你去选择一个长期投资的基金,一般来说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风险提示:以上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相关公告。请投资者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