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心学课】到底什么是向内求?

4.16【心学课】到底什么是向内求?

00:00
10:26

4.16【心学课】到底什么是向内求?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四单元的16堂心学课:到底什么是向内求?王阳明心学,可以说把向内求发挥到了极致。王阳明的学说,一个基本立足点是:心。他几次引用了《尚书》里舜对于大禹的那番教导的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我们前面解释过两次,可以回顾一下,。有人认为这句话是王阳明心学之源,应该说是恰当的。王阳明注重行动法则,但行动不是盲动,而是随着心而动,又把心分为人心和道心。要在道心上下功夫。这个就叫向内求。

 

朱熹和陆九渊在“道学问”和“尊德性”的秩序上争论不休。王阳明赞成以“尊德性“为先。尊德性,就是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不断磨练自己的德性,然后,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尊德性就是向内求,道学问是向外求。这些是向内求的理论基础。

 

以前我们总把向内求看作是东方人的人生哲学,但今天,向内求在当代生活里已经是一种主流的价值观。一般人都会说,要倾听自己的内心。但是,到底什么是向内求?可能存在着不少的误解。最大的误解是把向内求变成了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就像我们前面课程里提到过的,有一个老师在北京沙尘暴十分严重的那段时间里,说了一句“只要心里有阳光,就可以抵御沙尘暴。”这样似是而非的话。当我们面对沙尘暴的时候,当然要有好的心态,但这个心态不只是心里有阳光,而是面对沙尘暴,不是消极地等待沙尘暴什么时候结束,或者等待别人去把它解决了,而是自己立即有所行动,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让这个沙尘暴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向内求的意思。向内求,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要以赌博的心态去期待需要外部条件的事情。而是在当下就做能够做的时候,把时候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就像一年多前疫情来了,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焦虑,有些人会等待,会抱怨,会去寻求各种外部的帮助,但有些人会向内求,考量的是在疫情这样一个自己能够做什么?把能够做的事情做到极致,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用心做好当下确定的事情。这个才叫向内求。

 

向内求的另一个意思,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自己心的本体,从自己心的本体上找答案,不要从外部去找答案,。我当了很多年的老师。经常有学生提问,要不要结婚呢?应该去互联网工作呢,还是去政府部门工作?如果请王阳明来回答,那么,他会说,你的问题问错了。你一味去追问结婚好好还是不结婚好,不会得到一个什么确切的答案,你会发现有些人在婚姻中很幸福,有些人很不幸福;有些人单身很幸福,有些人单身很不幸福。所以,你应该回到你的心的本体,去弄清楚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弄明白在你想要的人生里,婚姻对于你又什么意义、作用。这样想明白了。你的心会告诉你该不该婚。但结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两个人的联结。仅仅你自己想要结婚并没有什么用,需要有一个人来回应你的爱。但这个人仅仅靠追求吗?不是。而是应该一心做好自己,在做好自己的过程里,你希望的那个人会自然出现。要随缘。所以,婚姻本身不过是一种权宜的制度,并没有什么意义,不能成为你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随缘的手段。

 

同样的道理,你想在互联网公司或政府部门这两种类型上去寻找哪一个更好,是非常困难的。你应该回到源头上,你自己想成就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白了这一个关键的问题,再去考虑做什么工作,就会比较容易。这才是真正的向内求。这种向内求,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一切外在的标准,包括一切权威的标准,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真正的标准在你自己的心里。你的心会告诉你怎么做?如果你的心让你这么做,即使孔子说不能这样做,你也要去做。这是王阳明说的一句话,具有强大的颠覆性。王阳明还举过大舜和周文王的例子,大舜没有报告父亲就自己结婚了,周武王没有安葬好父亲就去打仗了。这好像是不孝和不忠。但王阳明认为,“至于舜不禀报父亲而娶妻,难道是在舜之前就有了不告而娶的先例作为标准,因而使他参考了什么典籍,向别人作了请教,才这样做的呢?还是舜依据自心的一念良知,审度轻重后,无奈才这样做的呢?武王不葬文王而起兵打仗,难道是在武王之前就有了不葬而起兵打仗的先例作为标准,因而使他参考了什么典籍,向别人作了请教,才这样做的呢?还是武王依据自心的一念良知,审度轻重后,无奈才这样做的呢?如果舜不是真的担心没有后代,武王不是真心拯救百姓,那么,舜不禀报父亲而娶妻,武王不葬文王而打仗,就是最大的不孝和不忠。”

 

很清楚,王阳明认为我们怎么做事,不需要死守教条,而是在实际的情况下由自己的良知去判断。所以,在当时王阳明心学,遭到社会主流的抵制。王阳明心学的这种颠覆性,这种要把个人的心性发挥出来的自由精神,即使在今天,很多人并没没有完全理解。尤其是一些人更把王阳明变成了成功学,这是非常可悲的。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价值,恰恰是在张扬个人的觉醒,个人的创造,和之前的禅宗,以及更遥远的老庄遥相呼应,成就了一种新儒家的个人主义,也可以说一种中国是的个人主义。


这种个人主义把良知看作是个人成长的本源,一切的一切,都在于个人的良知。同时,这种个人主义是一种行动哲学,强调当下的行动。主张每一个当下,都在发内心的行动之中。一定要找到种子,一定要从心里去找到种子,一定要通过纯洁自己的心灵找到自己的种子,一定要通过行动来纯洁自己的心灵。这里面的逻辑,归根结底,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述:每一个当下都在发自内心的行动之中。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精读课第一节:“《传习录·节选》: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王阳明在晚年,基本只讲良知,只要把握了良知,就可以打开所有的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sspring01

    个人的觉醒,新儒家的个人主义,和禅宗,老庄遥相呼应,通过纯洁心灵找到自己的种子,通过行动纯洁自己的心灵。

  • MX__v0

    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恰恰是张扬个人的觉醒,个人的创造

  • 小沫_mv

    只要你的心是真诚的正直的,又符合当下的你最终对你的种子是有利的就是你应该做的

  • Na若水

    每一个当下都在发自内心的行动之中♥

  • 辣手养花

    自己的思考 加上老师的讲解 我又更近一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