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印度,文化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以宗教为核心,所以其文化都可称为宗教文化。凡试图将思想、文化与宗教切割开来的派别都被边缘化,而且影响甚小,如顺世派。如此,在下文作一般叙述时,多将宗教与文化统摄在宗教文化观念中。在此意义上,就以正统宗教文化与非正统宗教文化来统摄、说明印度的一切宗教与文化。但在具体叙述时,常省略“宗教”二字而简称文化。
一 印度中古与近古宗教文化的四阶段
从雅利安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进入印度到佛教于13世纪灭亡这接近3000年的历史时期中,印度宗教文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婆罗门教文化时代,谓从公元前16世纪前后到公元前7世纪,是婆罗门教建立、发展与兴盛的过程。在此阶段,四种吠陀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逐渐形成,解释性的《梵书》《森林书》随后出现,进而哲理性的《奥义书》中的最早作品也开始问世,故可称吠陀文化时代。这一时代最终在恒河上游建立了婆罗门教文化中心。这个阶段还可分为形成《梨俱吠陀》的“前期吠陀时代”,即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前1500—前1000年),与形成《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的“后期吠陀时代”,即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前1000—前600年)。
(2)沙门文化时代,谓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这也是印度文化的轴心时代,也称佛陀时代,乃婆罗门教衰落与以佛教、耆那教为代表的非正统文化兴起的阶段。雅利安人占据恒河中上游后,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婆罗门文化与土著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与此同时涌现了释迦牟尼佛与沙门六师即富兰那·迦叶(Pūrana-kāsyapa)、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a)、婆浮陀·伽旃那(Kakuda-kātyāyana)、末迦梨·拘舍罗(Maskari-gosāla)、散惹耶·毗罗梨子(Sanjaya-vairattiputra)和尼干陀·若提子(Nirgrantha-jnātaputra),形成沙门思潮。强大的沙门思潮以反婆罗门教文化的面目出现,诸国又相互征战,在混乱中,婆罗门教的权威受到极大挑战而衰落。但这也给印度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非正统文化开始崛起。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恒河中游,即以摩揭陀为中心的中印度。印度的宗教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面貌。
(3)非正统文化与正统文化竞争时代,谓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是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竞争而此消彼长阶段。佛教成为主流宗教之一,进入部派佛教阶段,接着兴起大乘佛教。印度文化整体在佛教思想影响与激励下不断变化与开展。同时,婆罗门教在衰落中也不断积蓄力量,逐渐以印度教的新面目复兴。
(4)古典文化时代,谓公元4世纪至12世纪末,乃印度正统与非正统文化大成阶段。正统六派数论派、胜论派、瑜伽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成立起来,但随即为重新兴盛的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所融摄。大乘佛教进入盛期,接着摄受印度文化而密教化,趋于神秘甚至庸俗。最终佛教走向衰亡,而印度教成为占压倒性优势的宗教。
二 中古和近古的正统与非正统宗教文化
在中古印度宗教文化中,以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化为主流,故称正统文化,而荼卢毗族人与奥族人等非雅利安人的文化,是旁流,则称非正统文化。但在近古时代,情况有所变化。吠陀文化仍是正统,后又具体发展为正统六派,最后归为印度教,非正统却主要指佛教、耆那教,尤其是佛教,而留存下来的中古时代的非正统文化更加边缘化了。
不过,正统与非正统文化的区分并不意味二者间没有交互影响,事实上中古吠陀文化的建立以及发展都吸收并融合了中古非正统文化的一些重要因素,而中古非正统文化的发展亦然。在此意义上,中古正统与非正统文化在要素方面,并非是泾渭分明的,如神说、我说、轮回说、解脱说等皆为共许。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印度文化中,主要以是否承许吠陀经典为真理标准来划分正统与非正统文化,如果承许,即为正统,否则即为非正统。在近古时代,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在思想上极大地影响了印度教的形成,但印度教反过来也对佛教的开展有影响,尤其在大乘密教中表现明显。[14]
当然,正统与非正统文化来源各异,其特质还是根本不同的,尤其在经过轴心时代的相互批判与激荡后差别愈加显著。比如古典文化中的正统文化的特色是有我论,而非正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佛教乃无我论,这决定了二者在精神上相互对立,势如水火。
三 释迦牟尼佛时代前的非正统宗教文化
释迦牟尼佛时代前的非正统宗教文化,是非雅利安人所创造的,可从奥族人的宗教文化与荼卢毗族人的宗教文化两个方面来说明。
在石器时代,奥族人最初以采集、狩猎为生,万象森然的自然界在他们眼里充满神秘感,斗转星移、花开花落,使他们感到了生命的律动,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这种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被奥族人归结为超越的力量在现象后面主宰,这就是自然神灵的信仰。在因农业的出现带来的新社会结构中,妇女渐成家庭与社会的中心,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母系文化。在其中女神崇拜与生殖崇拜是核心要素。前者以女神崇拜为中心,崇拜种种自然神灵,如树神、月神、土地神、瘟神,等等;后者即生殖崇拜主要是男性生殖器崇拜,以石柱为象征。从万物有灵联想到神的存在,令他们相信人内在有灵魂存在,不朽不灭,也就有了转世投胎以及染污和禁忌的观念。人们开始崇拜图腾,类似祭司的角色随之出现。[15]
荼卢毗族人在征服奥族人后,吸收了后者的宗教文化,也建立起母系社会,流行女神崇拜,但多神崇拜倾向更加明显。尤其是他们发扬了奥族人的万物有灵论,不过在自然神灵的崇拜中,更加重视对动物神的崇拜,如象、驼峰牛、老虎等。在生殖崇拜方面,不仅崇拜男性生殖器,也崇拜女性生殖器,构成阴阳的二元崇拜。这些在印度河城市遗址出土的很多印章、陶像、石雕像等中都有反映。[16]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