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人物-蔡元培:革新+开明+救国

素材人物-蔡元培:革新+开明+救国

00:00
06:41

为了让你快速掌握笔试作文,17学堂额外送你《70篇作文真题范文》,关注“17学堂”微信公众号,回复“喜马拉雅”领取,另有5套《经典模拟卷》和《学霸笔记》帮你轻松过教资。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17学堂作文课,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们要讲的素材人物是蔡元培。

 

先简单介绍下他的经历。蔡元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他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提倡民权与女权,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梁漱溟曾说,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这是十分正确的。正是因为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脚之地,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这个素材人物我们可以运用到“革新、开明、救国”三个不同的写作话题当中,接下来我以“故事+论点”的角度来讲解一下怎么用。

 

论点一:革新

 

蔡元培出生于一个儒商世家,接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弱冠之年便中了举人,之后还在翰林院任职。甲午战争爆发后,蔡元培深感国运衰微,于是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着手兴办新式学校、凑集资金、广纳贤才,提倡启发民智、宣传民权,坚持主张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各方势力争斗不休,蔡元培教育救国的理念与行动屡屡碰壁,但他始终不改初心。

 

由此引出论点: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是先驱者们最宝贵的品质。行走在坎坷的革新之路上,蔡元培越挫越勇,不言放弃。他始终心系国家的前途,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捍卫心中的信仰。

 

论点二:开明

 

蔡元培在北大除积弊、废旧制、开新风,秉持开放的学术精神,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北大犹如不染尘俗的象牙塔,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汲取知识、抚慰心灵的净土。师生同心同德,为祖国的前途而踌躇满志。

 

由此引出论点:蔡元培温和谦恭,性情疏阔,有翩翩君子之风。他的师者风范和胸襟气度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北大学子,让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在北大以燎原之势迅速壮大,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到来积蓄了力量。

 

论点三:救国

 

蔡元培为人谦恭,常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却异常坚定,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五四运动期间,大批爱国学生被捕,蔡元培为此四处奔走,将北大学子尽数救回。时局动荡,身为校长的他敢于以行动维护师生、以德行感化国民,坚持教育救国的信念不动摇,为实现自由与民主的理想而奋斗。

 

由此引出论点:国难当头,蔡元培亲眼目睹了战火连绵下尸横遍野的惨状,体会到丧权辱国的羞耻与悲愤,他到处呼吁摒弃党派成见,积极投身抗日爱国运动。这样的学界泰斗,民族楷模,值得后世景仰和称颂。

 

以上就是今天所讲的人物素材,蔡元培。简单回顾,蔡元培的故事可以用于阐述革新、开明、救国等分论点,在写作练习中,大家也可以根据他的故事自由发挥,延申其他论点,有理有据即可。17出品必属精品,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27520361

    好好好 谢谢老师

    一起考教师 回复 @听友327520361:

  • 小橘子呀_6

    主播声音好听!

    一起考教师 回复 @小橘子呀_6: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