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穗好,大家好,我是朱熙,是四川的一名高校老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世界纹样,我们能更好的解读中国纹样。我读的内容是《世界纹样》的第162页,是第十章摩尔士装饰图样的部分节选。
我们关于摩尔式装饰图样的插图全部来自阿尔罕布拉宫,这不仅因为它是我们最熟悉的作品,也因为它是摩尔人装饰艺术巅峰期的杰作。阿尔罕布拉宫是摩尔艺术最完美的体现,就像帕特农神庙之于希腊艺术。我们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作品来阐明装饰艺术的典范原则,因为其中的每个装饰图样都是某原则的绝佳体现。 我们从研究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中获得的每个原则,在摩尔人这里不仅有所呈现,而且总是被普遍而忠实地遵循。
在阿尔罕布拉宫,我们可以看到富于表现力的埃及艺术,自然优雅而精致的希腊艺术,热衷几何图形组合的罗马、拜占庭和阿拉伯艺术。唯一缺憾的就是埃及装饰艺术中的象征主义特色。这种表现形式与摩尔人的宗教不相容。但是,各种各样的铭文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那些文字赏心悦目,立即就能激发好学之人破译其堂奥的兴趣,其中传递的美妙心绪,充满音乐律动的结构都令人浮想联翩。
那些艺术家和具有审美力的心灵念兹在兹的是:观察与领悟。普通人着意的则是,它们所申明的王权的力量、伟大和高贵。对于君主,它们则是不止息的教谕:只有真主才是最伟大的;只有真主才是征服者;只有真主才是永远值得赞美和永远荣耀的。
这些美妙建筑结构的缔造者全然意识到了他们作品的伟大。墙壁上的铭文宜称,这座建筑超越了切其他建筑,并且只要看一眼它那奇迹般的圆顶,其他所有的圆顶都相形见继。他们用夸张的诗意来形容:连天上的星辰都因为嫉妒它的美而黯然无光。更合本书主旨的在于,他们宣称,凡是仔细研究它的人,必定会获益于装饰艺术的品鉴。
我们力图遵循诗歌的教导,尝试着说明摩尔人在装饰阿尔罕布拉宫时似乎适用的几种原则,这些原则并非仅限于阿尔罕布拉宫,而是一切伟大时代的艺术所共通的。原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有形状。
谢谢聆听,我是朱熙。和我一起读书,读纹样的书。
作为知识分享,为何不通过普通话传播有些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