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巨人”是如何倒下的
 4914
试听180

【强、弱】“巨人”是如何倒下的

00:00
18:23

今天我们来讲两个字:“强”、“弱”,仅看字形,这二字有相似之处,左右结构,都有“弓”,但是“弱”字的弓,好像是个伪“弓”,因为汉字的“弓”里,是没有两点的。

 

弓,我们现在用的少了,现在的弓是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如果您二三十岁,可能小时候还玩过弹弓,现在人口密度上去了,弹弓这种玩具也被家长禁止了,打不打到鸟不说,很容易打到人,因此,弓就更少见了。

 

回来说强弱的问题,生活里经常见强弱的对比,比如炒股的人,会说个股的强弱,追涨要追涨势强的,不碰涨势弱的;孩子上学要比成绩,成绩好的,自然代表学习能力强的,反之,成绩不好,自然是学习能力弱的;成年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有钱的、有社会地位的,被人认为是强人,没钱的、没社会地位的,相亲都会被当弱鸡。

 

连打个游戏也要比谁强谁弱。

 

同样,中国人是乐观的,有句老话说的好,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势股也有弱的一天,差生经过补习,可能也会成为优等生,弱鸡说不准哪天就能逆袭……生活中经常上演“强者飘了秒变弱者,弱者不怂化身强者”的桥段,诚然,现实生活里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强者如何守弱,弱者如何自强?强弱转换的奥秘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试图讨论的内容。

 

从“大”到“封建”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部电影开始说起——《赵氏孤儿》,没看过的伙伴也不用急着“补课”,赵氏孤儿的事儿三句五句就说明白:

 

春秋时期,霸主晋国发生了一起惨案,六卿之一的赵家(六卿是啥,一会说),被另一个邪恶的权臣给灭门了。灭门的过程不细说了,无非就是官场老三样:互相看不顺眼、设计、栽赃。

 

在邪恶权臣屠刀举起来的时候,赵家有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被好心的接生大夫偷偷带出了赵家,养了起来。这就是这个电影的主角之一,赵氏孤儿。

 

讲赵氏孤儿的故事,无非想说明两个事实:一、自古政治斗争都很惨烈,权臣之间相互伐攻,比我们印象中还要多,是赤裸裸的“原始森林”环境。

 

二、赵氏孤儿的电影演完了,赵氏孤儿的故事还没结束,邪恶权臣希望的赵家“断子绝孙”并没有上演,反倒是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有了更大的作为,赵家的后代,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军政合一,权力大的形同割据军阀。

 

这是一个典型的强弱转化的故事,强大的赵氏招人嫉妒,陷入政治危机,差点惨遭灭门;邪恶的权臣,通过屠戮赵氏,顺理成章的霸占了朝政,跻身强者行列;赵氏孤儿孤苦伶仃,艰难成长,后来也能成为晋国政治举足轻重的人物;强大如晋国这样的霸主,政治一旦陷入混乱,强者位子还能坐多久……

 

果不其然,在权臣相互征伐之下,曾经问鼎中原的晋国,迎来了另外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中国历史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时期终结,迎来了战国时代。


截图来源于网络视频


可以这么说,每一个时代的来临,要么就是强大到一定程度,权力自身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要么就是弱小到一定程度,其他权力跳出来取而代之。

 

历史证明了时代变迁就是强弱转化。不信你换个视角看看三家分晋前历史的变迁:

 

从周王朝建立开始,到晋国的崛起,国家管理一直有个很难搞定的问题:小的时候,好管,国家一旦大了,就该出问题了。

 

夏朝好管,地方不大,后来的商,国土面积大了,就不好管了。到了周的时候,版图更大了,所以后来乱成一团,搞出个春秋来。晋国称霸的时候,一个诸侯国的国土面积,隐隐有超过商版图的趋势。


左上,右上,左下,图片中的红色,分别为夏商周版图;

右下,紫色的是晋版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


 

按照“越强越难管”的逻辑来推断,晋国国内政治氛围混乱不堪,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班长管一个班可能迎刃有余,但你让他组织全校学生搞活动,当个学生会主席,未必他能胜任。

 

如果按照越大越难管的思路来看,中国能够管好这个国家的基础上,还日新月异的发展,属实在大国里,是奇迹般的存在。

 

那么你也可以理解,为啥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有贤明和昏庸之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学生会主席的。

 

 

所以老子会说“小国寡民”是理想的政治格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不是老子胸无大志,而是“小国寡民”的格局,就算是个政治白痴,管起来也不那么费劲,这是朴素的政治智慧。

 

但是中国人遇到事情,总是没有办法也要创造办法的,从夏朝开始,统治者已经察觉到这个问题,国家越发展,人民自然越多,人民多起来又要倒逼国家扩张,所以总是“小国寡民”的也不是个办法,我们需要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就多搞几个人来管,我只要管好这几个人,理论上我的疆域,是不是可以无限大啊?于是从夏朝开始,统治者就搞出了个“分封制”来,说白了就是总公司授权,让某些代理去边疆开分公司。

 

这个路子一旦玩顺了,就形成了新的政治解决方案:封个王,去别的地方搞建设,简称“封建”。本来是挺讲道理的一词儿,结果现在被当成陈旧、腐化的代名词。

 

春秋的列国就是分封的产物,强大到一定程度导致的内部分裂。

 

到了晋国时期,晋国的实际统治者也操心这个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管不过来了,但是晋国不想走周朝的老路子,因为那个老路子的未来,就是春秋争霸,自己也搞“分封”那一套,指不定乱成什么样。

 

于是他搞了个六卿,让六个家族共同参政议政,互相牵制,同时下放兵权,让这些家族各自带兵,好论功行赏,而晋国国王负责管理这六个家族。

 

这就好比让员工入股一样,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绑定在了一起,所以六大家族和晋国共进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晋国很快成了春秋的最大强国。

 

晋王想的挺美的,但有个疏漏,晋王没考虑分出去多少合适,股权放的太少,根本激励不起大家的积极性,可是股权如果放的太多,谁给谁打工,就另当别论了。

 

果不其然,兵权一放,就已经过分了。在六卿势力不断扩大后,当晋王压制不住六卿的势力时,六卿虽然还是互相牵制,但晋王这个角色就可有可无了,最后就成了六卿互相倾轧下的牺牲品。

 

到了“三家分晋”的前夕,强大的晋朝已经被六大家族霸占,晋王和周天子一样,没啥实权,分晋一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晋国之所以搞出“六卿”这个怪物,本质是晋国太强不好管,而“六卿”分化晋国,也是“六卿”强大后必然的走势。

 

我们都知道,没有对比哪来的强弱,晋国虽强,和自己本国的六卿一比,其实很弱,六卿也同样如此,虽然强大到可以分化晋国,但是六卿本身是有强弱之分的。

 

在三家分晋前夕,六卿中主要的四家,综合实力对比来看,从强到弱依次是:智(知)家(那时候“知”和“智”是一个字儿)、韩家、赵家(没错,就是赵氏孤儿的后代)、魏家。

 

人像水,有了强弱就会有落差,有了落差水自然流动起来。那六卿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博弈呢?强者是否可以恒强?弱者又如何在这样的政治动荡中自保?我们接着来说。


“强者法则”与“弱者定律”

历史太沉重,喘口气,看看字怎么写。

 

这个字就是《说文》里“强”字的写法,有“弓”有“田”,有武力,有经济实力,就是强。

 

再来看弱字:


《说文》解释为:弱,桡[ráo]也。桡是个啥呢?就是弯曲的木头,木头硬度不高、韧性高才能弯过来,换大白话就是“能弯的木头就弱呗”。

 

同样,看字的形象也能看出,一条弯木还不够弱,要放两条弯木,凑起来才能勉强够得上弱字,生活里你也听过这样的话:绵羊才结伴呢,虎豹都是独行。

 

弱者确实爱扎堆。

 

字里自有乾坤,道理也很明白:强者是外物加持的结果,弱者需抱团取暖才能活下来。

 

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刚才说了,六卿强弱排名,就是依赖于军事实力和拥有的土地、财富汇总。

 

那么从强弱定理来看,四个家族的策略就很明了了,作为最强的智家,如果想继续保持着强大的地位,就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土地范围,因为一旦没有了外物加持,智家的强者地位就不复存在了。

 

看历史总是看到这样的故事,某某统治者穷兵黩武,诸如汉武帝、拿破仑之流,最后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于是有人自然会跳出来说这些人好大喜功,试图从道德层面上论述“穷兵黩武”的危害。

 

在我看,这种评论就是站在弱者角度评论强者,就好比员工吐槽老板爱财如命一样,自己也不想想自己的工资是谁发的,老板之所以爱财,因为公司需要用钱,老板强大,需要外物加持。员工不理解,因为不是老板。

 

同理,不是帝王,当然不会理解穷兵黩武是强者恒强的手段。

 

所以历史上的智家欺压其他的家族,出发点不一定是恶,而是强者命运的驱动,就像是资本一样,你不往大滚,历史逼着你往大滚。

 

那智家的欺压其他家族的方法无非两条:一、让对方割地给自己;二、打压对方的军事实力,通常的办法就是发动军事战争。

 

要注意,这两条可是有逻辑关系的,看过动物世界的都知道,两个雄性动物争抢地盘的第一步,不是上来就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先要对峙一下,彼此展示自己的强大,然后如果对方不退让,再开干。

 

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也差不了太多,遇到事情先是口头交涉,实在不行才跑法院告状,或者如大国之间,进行武力对抗。

 

智家也是如此,先是到处要地,被要的目标就是赵家、韩家和魏家。

 

我们现在看,韩家和魏家要比智家弱,可是当时的人却不一定看得明白,韩家和魏家都进入了激烈的讨论,讨论大概分两拨,一波觉得智家要地的毛病不能惯,给了就没头了,一波则觉得,不给的话,打起来自己没优势,两拨人陷入了争论。

 

但是结果却没有僵持太久,因为韩家和魏家都有明白人,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韩家魏家很强,但是强需要对比,在智家面前,他们两家单拎出来都是弱者

 

弱者自然要遵循“弱者定律”来保证生存,弱者定律是什么呢?只要没有致命打击,那只能狗着抱团发育。

 

地要给,不但给,还要和智家达成暂时的盟约关系,先混个大多数的阵营再说。

 

弱国自古无外交,南宋在金军压境的时候没得选择,清政府面对八国联军也得没选择,不是这些政府不知廉耻、卖国求存,而是在绝对强弱对比下,弱者只有先活下来,才有发展的可能。

 

就像是现在99%的创业公司一样,就是苟延残喘,勉强混个收支平衡,不是他们没出息,而是没办法,但同时还必须坚韧的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在下一个风口到来时,顺利的站上去。

 

刚才说了,穷兵黩武是强者的手段,那报团取暖就是弱者的生存策略,不带道德色彩的去看,这其实是一场博弈。

 

但是我没说赵国,咱们休息一下,回到日常生活里聊聊闲天儿。

 

夫妻与“斗鸡”

 

之前我讲过博弈论,说过一个模型,叫斗鸡博弈:两只公鸡,在抢夺配偶和领地时,需要决斗,而决斗时选择“战斗”或者“逃跑”,就是斗鸡博弈的关键。

 

如果两只鸡都选择决斗,耗费体力不说,总有输赢,甚至会负伤,但是赢了的一方则会享受胜利者的荣耀,输了的一方只能灰溜溜的离开。如果一方逃跑,一方追赶,那逃跑的一方保存了实力,却丧失了收益,追赶的一方几乎是“兵不血刃”,没有代价的赢得了一切。

 

所以,斗鸡博弈往往都是拉开阵势,在争取“强者”头衔的道路上拼个你死我活。

 

家庭关系往往也都是如此,回想一下,你和你爱人吵架,多半都是因为“谁说了算”的问题。

 

前几天我有个朋友来吐槽,说了一堆,大概就是他在外面赚钱不容易,太太在家带孩子,结果自己忙的要死,晚上还要回来看太太的臭脸,觉得太太太不懂事了,搞得生活很累,于是两个人经常争锋相对,活脱两只斗鸡。

 

他太太之所以给他摆臭脸,其实和他觉得太太“不懂事”理由一样:我觉得在家庭中,我才是撑起家庭的顶梁柱。但是每个人却都要求对方更强一点。

 

扣个题,大白话来说就是:我觉得我是家庭里的强者,你是拖我后腿的弱鸡,你要努力,你要自强。

 

那么这道生活题的解题思路,其实可以从“强者法则”与“弱者定律”的角度出发,如果想让夫妻不要因为家里琐事吵架,一般有两个解决方案。

 

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是强者,你就把“外物”搞定了,不管是男士多挣点钱,还是女士给孩子整明白了,都能彻底解决两个人的矛盾。发展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彼此都认为是弱者,那就互相依赖,互相想办法,老公不但挣钱,也捎带手帮帮老婆带孩子,老婆带孩子也能做点兼职,帮老公减轻负担。

 

就怕一边强调自己的强,一边还指责对方的弱。

 

回来说智家,智家对韩家、魏家分别发起“斗鸡”挑衅,结果韩家和魏家选择了退让,因此割地赔款少不了,智家兵不血刃的拿到好处,这么看来,智家不可谓不高明。

 

就像是幼儿园那个魁梧的大孩子吓唬弱小的小孩子一样:你不给我吃你的糖,我就揍你!

 

如果体型有差异,这样的“恐吓”十次有九次能成,怕就怕遇到“那一次”,智家吓唬住了韩家,也吓唬住了魏家,但是就怕遇到“横茬”,晋国的“横茬”就是赵家。

 

面对要房要地,赵家的策略也简单粗暴,就是跟智家干,因为赵家懂“强者法则”,一旦阻断你的扩张,强者立马转变为弱者。

 

更重要的是,赵家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我单独一家不如你强,但是“赵魏韩”联合起来,你不一定是对手。

 

于是,赵家一边拉大旗和智家对着干,一边偷摸的说服韩、魏与自己联合。

 

都说,无利不起早,赵家的条件也很简单,干掉智家,还有其他的家族,晋国我们三家分了。

 

“赵魏韩”的联盟也就顺理成章的形成了,与其说是反抗智家暴政,不如说是弱者向强者的转化。赵家虽然选择了对抗,依然是认可“弱者定律”的,从抱团和联合中寻找突破;韩魏虽然背叛,但也还是遵守“弱者定律”,只是换一方联盟而已。

 

强者若想恒强,就得不断扩张,马云退休而不歇着,就是强者扩张的体现,这不由他的,他还必须折腾下去。弱者如何守弱,就得不断抱团,所以我们常说,商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弱者趋利使然。

 

无论是扩张还是联合,都与爱恨无关,只是强弱策略而已。

精选用户评论
  • 御书房小书童

    金句集锦 每一个时代的来临,要么就是强大到一定程度,权力自身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要么就是弱小到一定程度,其他权力跳出来取而代之。 班长管一个班可能迎刃有余,但你让他组织全校学生搞活动,当个学生会主席,未必他能胜任。 春秋的列国就是分封的产物,强大到一定程度导致的内部分裂。 强者是外物加持的结果,不是帝王,当然不会理解穷兵黩武是强者恒强的手段。 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也差不了太多。 你和你爱人吵架,多半都是因为“谁说了算”的问题。 就怕一边强调自己的强,一边还指责对方的弱。

其他用户评论
  • 周旭_学无止境

    强就得扩张,弱就要联合。美国的霸权主义,中国的一带一路,这策略多么地贴合,按照开浩的模型演变👉

    开浩御书房 回复 @周旭_学无止境: 中国很明白守弱,美国就知道逞强……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开浩御书房 回复 @周旭_学无止境: 我不敢说的,你都说了

  • 开浩御书房

    《红楼梦》中,王熙凤吐槽贾府“大有大的难处”, 由此可见,管理大的结构是需要相应的技术的。 时过境迁,如今千人企业也不在少数, 管理技术也能基本满足“大”的需求。 在看历史时,不能迷信于版图疆域的大小, 蒙古政权最大的时候横跨亚欧大陆, 但也难逃被分割的命运。 财富也是一样,突然给你几十个亿,恐怕也会出问题。 很多富二代守不住财富就是因为胡乱投资, 根本不是老爹赚得不够多。

  • 花仔_l8

    互相联合,想要长久,不能得寸进尺,尽得好处,得给别人留余地 ,也不能放开门户,任人索取。如果打定主意抡一砖板就跑,别人还不无法找你麻烦,那就随意了。进退之机,既是对时局的把握,也是对人情世故的把握,对欲达成的目标的把握。

    花仔_l8 回复 @花仔_l8: 面对有利益挂钩的人知进退,终究只是为了利益,没了利益,别人不愿意帮助你。愿意对你伸出援助之手的,往往是身边那些明显没有利益挂钩的人。

    花仔_l8 回复 @花仔_l8: 我真是不知进退,一向都是,如今后悔了。但我要从头来过。

  • 花仔_l8

    强者要学会守弱,弱者要学会联合。

  • Huyndai

    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