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浩鉴定书,选书有态度,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出品的图书评测节目,我是你们的鉴书官开浩。
在开始鉴书前,有个小故事分享一下,咱们有个听官,家境殷实,她的父亲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这位大商人很勤快,消费观念也很理性的,但唯独在一件事上,他始终比较排斥,什么事儿呢?体检。每次咱们这位听官要拉着她爸爸去体检的时候,他爸爸总会给出一堆借口不去体检。
用她的话来说,她爸爸一直在传递一种信号,只要我不查,我就不会有病。她就问我,这样的情况有解嘛?怎么能让她爸爸不要欺骗自己,认清现实呢?
实话实说,是无解的,因为自欺欺人要从动物开始聊起,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根深蒂固的问题了,一般不好解决的,恰巧我逛书店的时候有一本书,就解释了人为什么凶起来连自己都骗的现象,这本书就是《脑中的大象》,其实这本书很简单,就是写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视而不见的重要问题,其中就包括我们是如何自己欺骗自己的。
老听我们节目的听官应该总结一下了,这是一本描述现象的书籍,那这本书值不值得看呢?就目前来看,很值得,看完这本书,不敢说你能读心,但最起码你应该能知道日常生活里谁和你虚与委蛇,谁和你真心相交了,或者说,你可能也会思考,人和人之间真的有真心吗?
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翻开这本书,感受一下是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所谓的人情世故的。
动物因何要互相欺骗?
故事从灵长类动物开始说起,灵长类动物,就是和人类很相似的,比如猴子啊黑猩猩啊这类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有个习惯,就是互相梳毛摘虱子。
这个社会活动很好解释,我们人类也有类似的习惯,比如和好朋友去澡堂子洗澡,后背总是够不到的,互相搓一下,你可能要问了,生物学家也闲得慌啊,这有什么好观察的。
唉,不要着急下定论,咱们再说一种鸟类,这种鸟类叫阿拉伯鸫鹛,画眉科的一种鸟。生物学家观察发现,有些鸫鹛会主动放哨,哪怕要面对生命威胁,他们也会保护自己的同类,甚至出让自己的食物,喂给其他弱小的鸫鹛做食物,多么无私的举动啊,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乍一看看不出问题来,生物学家就把这些生物的互惠行为记录为数据,不记录还好,变成数据后一分析,问题就出现了,什么问题呢?灵长类互相梳毛看似是互惠的行动,但实际上起到的互惠效果并不显著,甚至有点多余;鸫鹛鸟看似互相帮忙,实际上背后的动机却值得我们怀疑。
数据怎么说的呢?灵长类动物互相梳毛所花的时间,远远超过彼此清洁毛发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数时间看起来是帮同类梳毛,实际上就是滑水,毛早就清理干净了。
莫不是灵长类动物喜欢漂亮?数据说,不是,他们投入到彼此梳毛的时间,远大于自己梳毛的时间,也就是说,灵长类动物更在乎对方的整洁,而不是自己的整洁,灵长类动物好像在刻意讨好对方。不但如此,按道理来说,体型越大的灵长类动物耗费的彼此梳毛的时间越多才对,但是观察数据却显示,梳毛的时长不取决于体型大小。
再看鸫鹛,如果鸫鹛主动站岗,出让食物是一种利于同伴生存的大公无私,那为什么鸫鹛的首领会骚扰那些站岗的英雄呢?那些出让食物的鸫鹛,为什么会强行给吃饱的同类喂食呢?
结论就很残酷了,我们以为群聚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利他的大公无私行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实际上并不是的,在这些看似高尚的情操背后,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正如灵长类动物过度清理彼此的毛发,是为了建立长期同盟关系,鸫鹛主动积极为团体做贡献,是为了获得群体声望,人类的无私举动后,往往隐藏着其他的动机。
正如一位前辈曾对我下的定论一样:别以为开浩免费给大家讲书是一种大公无私,只能说他的目的是需要免费给你们讲书才能实现的。往往互惠的背后,隐藏着某些你没注意到的动机。
为了避免你们怕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可以先在告诉大家,各位的支持,其实是在证明我有能力讲书,这对我谈别的生意很有帮助,一般我停更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一是家里有事,二是线下有人雇我讲书,我把目的告诉你们了,你们坐稳了好好听,不要闹事,涨粉还是很要紧的。
人类也难逃互相欺骗的命运
动物这样,人类是不是也是这样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类有三大游戏:性,社会地位和政治,而且你会发现,这三大游戏都不是独立个人能完成的,都是需要人的配合的,你自己生孩子是不现实的,你需要和自己的伴侣实现,你一个人也谈不上社会地位,只有你在社会里生存,你的社会地位才有价值,政治更不用说了,政治就是群聚的衍生品。
而且往往这三种游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有社会地位,有政治影响力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优质伴侣,好的伴侣也能让你在社会活动和政治领域里受到积极的影响,你看美国总统就知道,第一夫人往往也是担负着某些政治工作的,而且第一夫人往往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你会发现,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与他人竞争中度过的,可以说,虽然我们穿上了衣服,说着堂而皇之的演讲,本质上和那些相互梳毛的猩猩区别不大,就是一种竞争的手段。
但是在演化的过程中,我们和动物不一样,我们有了工具,工具这玩意虽然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但是却让人类变得更加危险。
两个猴子打架,大不了挠破彼此的脸,只要没感染致命病毒,还不至于死掉,但是人不一样,人类很早就会用尖锐的石头互相攻击,再到后来,我们提炼出金属,用金属铸造成锋利的武器,再后来我们研究出枪炮,甚至终极大杀器原子弹,同类之间的竞争如果不加以束缚,就变成可怕的屠杀,人类灭亡也是早晚的事儿。
所以,我们搞出一些规范来,有宽松和非正式的规范,比如社交礼仪,比如道德规则,也有严格的,明文规定的法律,比如刑法。
这些规范让我们彼此在合理的范围内竞争,不要搞得两败俱伤,从宏观来看,我们受这些规范的约束,行为越来越一致,但是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守这些规矩的。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都有这类的宽松的规则,不让你自吹自擂,不喜欢溜须拍马的人,不喜欢暴露出私欲的人,但是你会发现,那些善于自吹自擂的人,往往获得更多关注,那些溜须拍马的人,更容易被升职,那些口口声声说只为挣钱的人,却能被更多人觉得是坦白直率。
好像违反某些规范,还真就为自己谋得了更多好处呢。
当然,破坏规范的人不敢承认自己道德败坏,或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他们往往会美化自己的行为,比如通过借口的方式,书里讲了个很搞笑的事情,1527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想生个孩子,但可惜的是自己的王后不能生育,这给亨利国王闹心坏了,你说要因此离婚吧,那个年代还没现在这么开放,更何况当时他的婚姻是受主教特许的,是有宗教捆绑的。
这种难言之隐怎么说都不行,于是结婚20年后,亨利八世只能用借口的方式来了结自己的婚姻,声称自己的王后结婚初夜不是处女,20年才发现这个问题,也是很搞笑的了,当然,借此机会,亨利八世不仅换了老婆,还借此机会改革了罗马教会,你看,一句借口,可以隐藏这么多行动。
借口往往能够掩饰自己破坏规则的动机,比如很多营业场所,也会声称保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实际上他不会告诉你,如果你乱丢垃圾,我们清扫成本会增加,所谓的“顾客至上”规范,其实也是在满足利益的基础上说的。
要注意,有些谎言的编织者,不但在欺骗别人,甚至在欺骗自己,比如吸烟者往往会忽略烟盒上大大的“吸烟有害健康”,到处宣称抽烟与寿命无关的歪理,也不承认自己有烟瘾;酒精已经被列入明确的致癌物了,还有很多人喜欢睡前小酌一杯,都以为是有助于睡眠和养颜,谁也不承认自己有酒瘾。人们都只能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而已。和猴子互相梳毛一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我个人利益而已,是我获得威望的重要方式,是一种政治手段,而非单纯的善意,真实动机总被我们视而不见。
人和动物一样,看似南辕北辙,实际上殊途同归。再回到开篇的例子,你知道人为什么自我欺骗了吧?因为他的真实动机却是无法承受自己生病对生意的打击,以及自己对家庭的支撑,他怕自己病倒了,家里乱成一团。
谁会怕一场检查呢?都是怕检查背后一系列的后果而已。
日常生活中的隐性动机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担忧,开浩,你是说其实我们生活里,有些情况下,我们认为的真心实意,实际上是存在欺骗的?对没错,而且这个范围要扩大一下,不仅是“有些情况下”,而是大多数情况下。
咱们就挑两个日常活动看看,你看你能识别多少。
肢体语言
先来说肢体语言,你和某位客户握手,他手掌用力代表他肯定你的推销吗?你和你男朋友去看电影,他紧紧搂着你的肩膀,说明他爱你吗?你孩子突然伸出双手来要你抱抱,是因为他认可你是他妈妈吗?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意味着你没看过电视剧,电视剧里每个下跪的人,都是对皇上佩服的五体投地吗?答案是否定的,商业礼仪要求我们握手的时候适当用力,男朋友搂紧你可能只是发现你在偷看对面走来的帅哥,孩子伸出双手要抱抱不是因为你是他妈妈,可能只是他觉得当下有危险,你是他最有可能求助的对象……
我们的行为很可能和真实动机保持一致,但是很多时候是被训练出来的,这个训练不单单是某个培训机构给你上的礼仪课程,也有可能是进化,那些会哭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被母亲关注到,因而存在下去,那些善于在某些情况下控制伴侣的人,往往会更容易获得配偶资源……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解读肢体语言的课程,并非是课程本身不可信,而是细究起来,人类的真心,本身就是伪造出来的概念,你会解读,别人也会针对你的解读进行改进。对于解读隐性动机,我建议你了解一点就好:人首先是动物,追求安全和繁衍才是本质,所谓的真心实意,都是被社会伪造的概念。人的真实动机恐怕只有解读了行动,才能理解清楚。
比如走在大街上,老夫老妻喜欢挎着手,新在一起的情侣喜欢搂着腰,这个动作下意识就说明了人内心的想法,挎手更多的是社会礼节,搂腰则带着浓厚的性倾向,不同阶段的亲密关系是会体现在下意识的动作里的。
笑
说完肢体语言,咱们再举一个更有意思的例子,笑。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有个人讲脱口秀,结果台下没人笑,他就很纳闷,说为啥你们不笑呢,平时我讲笑话大家都笑的呀?
结果有人说,你是不是老板,总给自己员工讲笑话啊?
这个笑话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的笑不总是因为开心,也有可能因为迎合,除此之外,当你尴尬的时候,也会利用干笑来掩饰场面的失控。
甚至,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你会发现笑的意义都不一样,祖母不慎摔倒,相信任谁都笑不出来,但是如果摔倒的是某个正在表演的小丑,大多数人会捧腹大笑,越是我们漠不关心的人,我们嘲笑他的可能性就越高,而越是与自己相关的人,我们会越严肃。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脱口秀演员自曝短处的时候,观众们为什么会捧腹大笑,你可以试试,如果你把脱口秀演员当成自己,再去面对他的问题,你是断然笑不出来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也因此,识别笑容,成了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总结+鉴书
聊完了书里的内容,咱们好好聊聊这本书,看的话我不建议各位买书,主要原因是逻辑有些散,我在看书的时候总是搞不清楚为啥他要举这个案例,然后前后文好好阅读后发现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作者缺乏总结的信息,我们前面讲的时候,就一直在努力替他总结。
导致这个原因的主要因素,很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完成的,也有可能作者常年研究科学理论,而对写作缺乏锻炼,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几乎在所有现象类的书籍中都有体现,比如我们讲过的《思考快与慢》、《超越智商》都有不同程度的阅读卡顿现象。
打个分仅供参考,《脑中的大象》值不值得买。
趣味性,开浩给到4星,案例很多,一般这样的书我都很有好感,毕竟我们读书的人,不都是生物学家,很多理论还是要结合案例理解的。
易读性,开浩给到3星,主要扣分的地方就是总结得不好,如果作者能对每一部分进行总结,阅读流畅程度又会提升不少。
购买性,开浩给到3颗星,喜欢心理学和进化的可以买,这本书在这两个领域讲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要考虑阅读的困难程度,还是那句话,书要阅读的,买了不看,我建议你不买,不然看着没看的书焦虑的很难受。
前一阵子我去朋友的办公室,他就指着一柜子书跟我说,买了很多年了,看也看不了怎么办,看着都愁,没办法,我只能看了跟他聊,正如这本书所说的那样,人类的很多灾难,都是自己搞出来的。不看书还有盲目自信呢,就怕不看书还焦虑的,这样就不爽了,很多事要自己调节一下的。
好了,今天先聊这么多吧,感谢大家宝贵的时间,我们下期再见。
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更了,出什么事了吗
开浩御书房 回复 @离恨天上: 在外地领我爸复查呢,没带书另,新专辑《说文解字|历史变革中的博弈心法》正常更新,现在已经搞了十几期了,可以先听那个
16天了啊
开浩御书房 回复 @鱼遇愚渔欲御鱼: 新节目照常更新,请理解开浩老师出远门没带书,不能更新鉴书节目,可以收听新节目
很实用
更
很好
你自己吗?
喜欢
不错
我觉得你这人很坦荡,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