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这个专门的修法,就叫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边的中心就是格物。格物,怎么格?格物的内容是什么?现在大家学了佛经后就知道,格物就是转物。用我们讲的这个说法的话,就叫转正觉。《大学》里面的这一套理论那是非常严谨的,他把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从格物开始,就可见格物的重要性。那么,格物的内容呢?可以讲出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外乎就是格外物和格内物。格是斗的意思,阻止的意思,阻止、格斗。那么,很显然,对“物”要自在,要不受干扰,阻止住不让染污,还要战胜它、驾驭它,转物自如,这就是格物的基本点。因为,格物先从主客二相的观点讲,再从格物自在,转正觉成为一相的“天下平”。这样,格物就有两个内容,一个叫格内物,一个叫格外物。最终格物的目的是要达到内外一体,主客合一,究竟一相。
朱熹是主张格外物,明心见性转正觉。到后来,王阳明心学派兴起,一直到印光大师,都是主张格内物,净化心灵转心态。那么,似乎一内一外,主内、主外差异很大,实际上,你学了佛法之后就知道,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格内格外是方法问题。格的内容根本的是要打通内外的界线,要“明明德”入一相,彻悟不二之境。明白了这个道理,问题就解决了。有没有内外?圣人之道,要“止于至善”,就是从内外入手,达到无内外的本体一相,这才是目的。所以,格内物也能说通,格外物呢?也能说通。
先从格外物来看,格物就是不被物转,正就是佛陀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是格外物,也就是惠能讲的,见境不起,不但不著相,更重要的是见相要见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著境,不被外相所迷惑,见六根门头的一切相,都是自性存在的见证。如果从凡夫的二相来看,这已经很明显分成内外了。但大学之道,非凡夫的二相认识,而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不二之境。若从二相看,因“心本无生因境有”,因境生心,所以必须要格物。格物的意思呢?就是不著境,不被境物所染。另外,中国古代说的那个物,并不只是现在说的物质的物。你看,事物在《大学》上是连在一起的,古人所讲的这个物,不只局限于实物之物,不只局限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物。老子的“有物混成”,那个“物”不是物质的物,物是表示有一个存在的东西、事物,有某种内容,佛法上就叫相。这个物,这个相,既包括有形的相,也包括无形的相。有形无形的相,大学上都叫“物”。如意根上起心动念,虽无形但也有相。可见六根门头的一切相都称为“物”,这个很微妙。再加上古人的这些语句特别精练,你只能从他的境界上来理解,若依文解意,三世佛冤。你以文解古代的经典,那你就差的远得很了,你要从意趣和境界上入手,不能只从文字上去理解。
格物致知,第一,你物格了之后才有智慧。你学了佛法就用佛陀的智慧来解儒、道两家的内容,才能把握圣人的心地。另外,早期翻译佛经是靠儒、道的理论、经典、文字、名词、概念翻译下的,当然不完全对应。但当佛法流行之后,翻译就完全脱离了原有的这个观念。佛经的翻译,文化上基本是依儒、道两家的文化进行的。他们对老庄、《易经》都熟得很,应用儒家、道家的理论学说和修法进行意译,你看,孔子讲的“空空如也”,翻译就有真如、如如;老庄讲道,你看佛经里面也用道的名词,也说道。那么,这个格物呢?佛经东来之前,就有这个格物。现在把这个“物”字,用一个“相”字就更好理解了,佛法上我们经常说的“相”字代表物,对现在的人来说,就比“物”更为准确。所以“格物”,首先是对一切事物、一切内外相不分别,不执著,不拣择,然后是见物见相不迷惑,知道一切事物、一切相用都是“循业发现”的幻化相,犹如水月、镜花一样,与本体不即不离。也就是说,水月即是水,镜花即是镜。水月、镜花是相(“物”),见水月、镜花不迷惑不颠倒,不认幻为实,不认假为真,知镜花(相)即是镜(性),镜(性)即是镜花(相),镜花相(像)与镜体不二,虽不即不离,但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就知水月=水,水=水月。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从格外物深入到物相和物性(事物的本体)是一不是二,见物见体,见相见性,性相一如,就完成了转物自在、格物究竟的目的。能认识到这种境界,既然格物就是不被相转,不著相,就这很简单了。刚才说了,格物光不是不被相转,不著相,更重要的是格物要转物。说叫我给把谁制伏了,所谓的降伏,就是既不叫“物”(相)污染而伤害你了,还要叫“物”(相)听你的话了,任你使用自在,成就妙用无穷。只是物不伤害你,那才打了个平手,你指挥不动,它不听你的话,不能妙用。我们能指挥动吗?格物的意思,就是不但不著相,不被相转,还能转物。不但不著外境,而且还能转境,这个就是格物!
其实,格外物正就是咱们说的转正觉,“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我们说的转正觉,咱们说了,每一根是三个内容。既是根,又是尘,又是识,不叫你著物相,不生识,还要能转物,显发根性,见到根性,就是明心见性。用根去识,不用识心去分别尘相,就是格物的第一步。用根是指根性,不是著根,是要见根性。根是个仪器嘛,就像镜子一样,镜子能照明,能照出物相,但它不会分析,它不会分别,它不会分别好坏美丑。会分别的是识。眼有眼识,耳有耳识,意有意识,这六根都有识,都有识别。所以,格物呢?首先是见六根门头的相(六尘)不识心分别,不执著相。这在中国儒学的修行里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懂得格物,儒家人就不会修行了,儒家人为什么把心法没有普遍弘扬开来?就是因为对格物的认识不普及,儒家人不弘扬三皇五帝一脉传承的心地法门,使得格物致知流于研究外物物理之学了,完全违背了“格物致知”的明心见性(“明明德”)之要害,而将转物明悟(致知)一相之本体,反而变成二相研究外物之学。同时对格物的认识不明朗,没有认识到“格物”见物见相的目的是要见六根之性,不知道见六根之性就是《大学》最重要的“明明德”嘛!转正觉见六根性就是“明明德”,“格物”是“明明德”的具体修法,“致知”是“明德”开显的明心见性。“格物致知”就是转正觉的见相见性。所以,最早翻译西方人的物理学,就叫格致,叫格致学。
那么,很明显,把格致当作物理学,就成了坚固妄想了,是承认物相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了,方向错了,那是研究物理,这是要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然后要“见诸相非相”,从而要“见如来”(明心见性,明见本来),要战胜物惑,要对物有正觉,要转物见一相的本体。研究物是研究物理,研究外物独立的属性。这种格物,就不是心法,就成了外道了。只是研究物理,就属科学的范畴了,而不是要“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了。现代科学它只是研究物理。王阳明说,朱夫子把我哄了,叫我格物,我格竹子格哩格哩格出了一场大病,也没格出个密密那那(指没有“致知”,没明心见性)。咱们前面讲了,朱熹认为,物物有一太极,这里的太极,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体、本性,格物就要见到物物的本体、本源、本性,才叫“致知”,才叫明心见性,才叫认识到“物物有一太极”,这是不是指见相见性?参到物物有一太极的境界,就是见相见性、明心见性。从朱熹的学说理论我们看到,朱熹是悟了道了。而王阳明理解下的那个“格物”,类似现在的研究物理,那王阳明是外求了不是内求。所以,王阳明没有格到“致知”,反倒被物所格!
格竹、格物,用六根转正觉来看,基本上是属于眼根。第一,从佛法知道,“格物”先不叫你著外相,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