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探秘》:人类眼中的昔日地球霸主

《恐龙探秘》:人类眼中的昔日地球霸主

00:00
19:20

研究恐龙的入门书,人类眼中的昔日地球霸主是什么样的?


听书笔记 


 恐龙充斥了各类科幻电影,然而人们对于真实恐龙的认识却以恐龙化石发掘为基础的。科学家们通过考古学方法,对恐龙化石等史前遗存进行研究,力求为人们再现恐龙的真实面目与生活场景,还原出地球史前霸主的前世今生。


第一个问题,恐龙是怎样通过考古发现被发现和命名的?


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地区在古代都发现过恐龙化石,但那时的人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从而将这些化石神话成各种怪兽。直到19世纪,随着地质学的进步,恐龙才真正从神话走向科学。


英国的解剖学家理查德·欧文于1942年正式把这类生物命名为恐龙。恐龙的拉丁文标准名称是Dinosauria,它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在中国,科学家们则借助人们都熟悉的“龙”的概念,把这种远古生物翻译成“恐龙”。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首次出现的恐龙复原模型,经过了媒体的炒作,“恐龙”开始名声大噪。


当时发现并命名的恐龙只有三种:禽龙、巨齿龙和林龙。到了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恐龙研究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美国两位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爱德华·科普与奥塞内尔·马什,先后发现了140多种新的恐龙化石,才让恐龙家族大大丰富了起来。时至今日,世界各地,包括南极洲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人类发现的恐龙化石种类已经超过了350种。


最先发现一个新种类恐龙化石的科学家,就可以对这种恐龙进行命名,命名往往是根据恐龙化石的一些特征。比如说巨齿龙、恐爪龙、美颌龙、肿头龙等等。


第二个问题,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何通过恐龙化石了解恐龙。


恐龙死亡后有极少数被迅速掩埋变成恐龙化石,平均每一百万只恐龙中,才可能有一只恐龙变成化石留存至今。恐龙骨骼化石,会像积木块一样,杂乱无章地散落在地层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恐龙模型,一般是科学家通过拼接化石推断和想象出来的。


除了恐龙的骨骼可以形成化石留存下来之外,恐龙身上的一些其他遗迹也有能保存至今的。比如恐龙的脚印、毛发,皮肤、肌肉、血管等软组织,甚至是内脏器官等,但这些都极为罕见。


科学家们已经对所发现的300多种恐龙骨骼化石做了还原,并对这些恐龙进行了分类。根据它们不同的生理特征,恐龙被分为蜥臀目恐龙和鸟臀目恐龙两大类。


天上飞的翼龙,水里游的蛇颈龙和苍龙等。这些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史前动物也叫龙,所以很多人把它们也误认为是恐龙。但它们其实都不是恐龙,它们只是恐龙的近亲。所有的恐龙都和人类一样,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第三个问题,恐龙是从哪里来的,最后又去了哪儿。


科学家们在大约2.3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爬行动物——兔鳄的化石。兔鳄是像兔子一样大小的鳄鱼,有了恐龙的特征,从而证明恐龙起源于爬行类动物。已知的最早的恐龙是始盗龙和黑瑞拉龙,它们大约生活在2.25亿年前。


在漫长的演化中,恐龙逐步从冷血动物向热血动物转变。它们的能量来源不再主要靠从外界吸收,而是依靠食物消化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相对的体温恒定。一些恐龙身体表面还进化出了羽毛,防止身体热量的丧失。


到了白垩纪晚期,许多小型蜥臀目恐龙,前肢逐步进化成了翅膀,以适应捕捉飞虫的需要。在这个时期的地层中,欧洲科学家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中国发现的中国龙鸟化石,都是恐龙向鸟类的过渡种,从而证明恐龙是鸟类的真正祖先。


在大约6500万年前,地球上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灾变,所有的恐龙全部灭绝了。不过体型较小的恐龙的后代——鸟类,却顽强地生存繁衍至今。



解读 | 张峰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播音 | 贾逢韬

策划编辑 | 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蓝橙_ER

    前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