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

00:00
35:07

平凡的世界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阅读活动荐读书单。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平凡的世界》。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阅历丰富的老友,向你娓娓道来那些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书是《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优秀的当代作家,他仅仅活了42载春秋,但却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在《平凡的世界》中展现出的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


    这本书的故事大致以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年轻人的人生历程为主线,以陕北双水村的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的情节,没有宏大的场面,只是将一群普通人的经历娓娓道来,全景展现了这个社会最普通人的自尊与自强、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


    全书分为三部,以两个陕北汉子的故事为线索渐次铺开,分别是理想主义青年孙少平、永不言败的实干家孙少安。孙少平要走出农村,孙少安要脱离贫穷致富。归结起来,他们的人生主题只有一个,即如何跨越命运的荆棘,竭尽所能改变残酷现状。


    首先,我们先说说这本书的第一位人物——理想主义青年孙少平。作者在书中这样评价这位人物“孙少平的精神思想实际上形成了两个系列:农村的系列和农村以外世界的系列。对于他来说,这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一方面,他摆脱不了农村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受农村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既不纯粹是农村的状态,又非纯粹的城市型状态。在他今后一生中,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混合型的精神气质。”他的成长历程是艰辛而又沉重的。书中第一章节,就是讲述农民家庭出身的孙少平,来到原西县城上高中的情景,孙少平在书中这样出场:“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象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通过这段文字描写,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贫穷二字,主人公孙少平的生活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学校食堂的饭菜分为不同的等级,他总是在最后无人时才到领饭处,拿走属于他的两个黑面馍,尽力寻找菜盆里仅剩的菜汤,倒上开水和在一起,这便是他的一顿午饭。书中对孙少平的贫穷这样进一步写道:“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过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那两只线袜子早已经没有了后跟,只是由于鞋的遮掩,才使人觉得那袜子是完好无缺的)”作为主人公,孙少平身上却没有带着“主角光环”,他身材高大,但面色饥黄,丝毫没有绽放出他这个年纪应有的青春光彩。想必任何一个年青人如果和他处于相同的境地下,都会从心里萌发出浓浓的自卑感。他拖到最后一个过来打饭,不正是为了那颗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为了躲避一些难听的话语,孙少平这学上得太过艰难了。作为一个青年人,他无法忍受的,便是他那颗敏感而高傲的心因为贫穷而感到羞耻,他也渴望穿上新衣服,吃上好饭,希望能够光鲜亮丽地站在众人面前,但他知道他不能,他有一个贫穷的家,这个家为了让他能上学已然承受了很多压力,他无法再去要求这个家能给予他更好的生活。但即使如此窘境,孙少平心中依然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作者这样写道:“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


    孙少平是幸运的,而后一次经历更加深刻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参加了文艺宣传队并且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大县城的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不再局限于那四四方方的小格局。自从他忘我地读过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立时建立了对知识对书籍的疯狂热爱,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广大,他是多么的卑微与渺小。他萌生了到远方去,去看看远方不熟悉的风景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读书使他的心胸变得宽广,一种自信之感油然而生,他知道了除了物质,精神是更为重要的,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书籍重塑了他的许多观念,为他的青春增添了自信,为他的未来沉淀了智慧。作者在书中说“知识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孙少平被知识的力量重新塑造了,拥他走出了双水村这口小井,选择了外出去闯荡。但现实总会给理想一记响亮的耳光,当孙少平终于如愿以偿背上行囊来到黄原城揽工时,就看到了许多和他一样的揽工汉,每当来一个包工的人,那些揽工汉便一拥而上,哄抢那仅有的几个名额,留下的人依然垂头丧气。书中通过一些场景描写表现了少平所受的苦,“他当然干最重的活——从沟道里的打石场往半山坡箍窑的地方背石头……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一般。”沉重的石头,汗水的浸蚀带来的是被压烂的脊背,肿胀的双手。我们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仅透过文字怕是无法切身体会那种疼痛,只能通过字里行间去体悟。与此同时,他的生活条件也非常糟糕,与所有的揽工汉住在一个敞口的窑洞中,书中写道“这敞口子窑铺了一地麦秸;麦秸上一摆溜丢着十七八个铺盖卷,地方几乎占满了。少平只好把自己的那点行李放在窑口最边上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忍受种种艰难,终究是渡过了这一关。当新肉覆盖了旧痂,手上的肉皮磨薄后又开始厚起来的时候,他已然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揽工汉。吃这些苦不是最可贵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此期间,孙少平仍然不忘读书,怀揣了一本《牛虻》来到工地,书是支撑他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但这次经历只是他漫漫征程上踏出的第一步。虽说这段期间,孙少平的精神也有过短暂的动摇。“苦”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可是他居无定所,经常漂泊,这使他心不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外面的世界。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孙少平漂泊而又艰辛的生活结束了,他来到了他最终的归宿——大牙湾煤矿。大家可能知道,煤矿工人这个职业是极具危险的,它不仅需要在几百到一千多米的地下流汗,甚至也无法保证生命安全。煤矿又黑又脏,伸手不见五指,每天都是常规性的工作,沉重如牛马般的活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对于孙少平来说,这份工作太重要太来之不易了,他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作为。他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不再是原来的孙少平了。他始终是那样的兢兢业业,不敢误一天工,沉重的劳动,带给他的是较高的收入,更是心灵的愉悦感。然而,这终究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一个生命的逝去在少平的心头重重一击,他亲爱的师傅在一次事故中死了,死得那样悲惨,连一句遗言都未曾留下。一个生命就那样逝去了,在这危险的黑洞中,连少平也躲不开种种的危险,他为了救一个协议工而被矸石砸到,伤势严重,伤口的某些地方都露出了头骨,甚至连右眼也岌岌可危。所幸他的生命没有什么危险,只是生活终究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而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印记。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来说,脸上有如此一道可怕的疤痕,是多么令人感到难过。少平也没有勇气去接受生活送给他的这一份“礼物”,他无法去直视被毁掉的英俊脸庞。最终他选择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依然是那个富有青春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他依然追寻着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生活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戏剧,一个普通人所尝到的酸甜苦辣,正是构成生活的原料。就像作者在书中歌颂的:“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退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我们祝福普天下所有在感情上历经千辛万苦的人们,最后终于能获得幸福!”


    孙少平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恋爱,有着令人心碎的悲剧结局。在他高中时,与一个同病相怜的女孩子——郝红梅认识了,作者用温情的笔调这样描写:不知是哪一天,她走过来的时候,看了他一眼。他也看了她一眼。尽管谁也没说话,但实际上说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从此以后,这种眼睛的“交谈”就越来越多了。随着与这个女孩的来往,孙少平渐渐变得活跃起来,虽然贫穷仍使他仍不能站在众人面前,但他也逐步放开了自己,敢于在宿舍讲故事,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偶尔还打打球。但因为别人的嘲笑,他和这个姑娘不得不分开,刚刚燃起的希望,顷刻间化为乌有。他的生活又陷入到了灰暗中,这一次连他的精神也出现了危机。但这次的青春激流打在他的心上,带来的并不是沉重的灾难,而是使他成熟。使他明白他是一个普通人,他应该如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但是普通并不代表平庸,一个普通的人格也能做出伟大的事情。


    在经历了第一次情感失败后,一个女孩走进了孙少平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书中的女主人公——田晓霞。田晓霞是《平凡的世界》的重要女性形象,父亲是县革委会和地委书记田福军,她活泼可爱又有理想追求,她单纯善良又专一得像一朵白莲花,她对孙少平的爱让我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也让我们感受到平凡世界的不平凡。她是那样的光鲜亮丽,坚毅直爽,是她不断鼓励少平,是她领他进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是她为他搜集书籍、报纸等。他们是彼此的灵魂伴侣。书中这样写道他们的感情:每一个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对于孙少平来说,目前田晓霞就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女孩子是他的思想导师和生活引路人。他们还相约两年后在同一个时刻双方都要赶到那个地方再一次相见。可是两年后同一个地方,孙少平终是没有等到他心爱的姑娘,作为省报记者的田晓霞在一次洪灾中被洪水吞没。她和孙少平爱的正浓,一切看起来都这样美好,但最终一切都烟消云散,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不是童话里的故事,它会有千万种可能,一帆风顺、想要就能得到的情感,那不是真实的情感,而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冀,就像梦一样,随时都会醒来。这种悲剧一下子把人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中拉回了社会现实。这个被洪水吞噬的女孩,在最美好的年华就像烟火一样只绽放一刻时间。爱人的逝去,再一次重重地打击了孙少平,他唯有不断地劳动以期来忘掉那个温暖的笑容。但另一方面,磨难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当一切尘埃落定时,他依然是那个自尊自强、善良热情、富有理想的青年孙少平。


    接下来,我们再说小说的第二位主人公——永不言败的实干家孙少安。孙少安面对家里有半瘫在床的奶奶和年幼的弟、妹,光景一片“烂包”,一家人都靠父亲和姐姐的劳动苦苦支撑着。13岁辍学回家帮助父亲劳动,肩负起家庭中儿子、兄长的责任,并逐渐成为家里的顶梁柱。18岁,他成为了双水村最年轻的生产队长,更肩负起了队里的重担,带领大家一起拼命,拼命耕耘,拼命摆脱贫困,拼命让日子好起来。孙少安的命运与城乡差异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紧密相关,作为家中长子,他与弟弟孙少平的人生道路恰好是当时农村青年的两种主要选择,他十三岁高小毕业,尽管考了全县第三名被初中录取,但他没有进城读书,而是主动选择回乡务农,帮助父亲承担家庭重任。


命运的苦难折磨着孙少安,却也成就了孙少安。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刚强的性格,他的身上充满了不向命运折腰的优秀品质。贫困的生活环境使孙少安意识到求学无望,他在书中这样暗暗下了决心:“从此便心平气静的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并且决心要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十八岁那年,由于他的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社员就一致推选他当了队长。身为队长,孙少安不但要忍受艰辛的劳动,而且有时必须经受政治运动的打击。因为给村民多划分了点儿猪饲料地,孙少安被扣上了资本主义的帽子,被批判。但他没有被击垮,他痛苦但心有不甘。作者写道“不,他应该象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如果他垮了,说不定人仰马翻,一切都完了……”


改革的大潮猛烈地冲击着像孙少安一样的农村青年,他们固有的观念改变了,当一家人的吃饭不成问题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审时度势,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探索出一条致富之路———办砖厂,干起了自己的事业。作者在书中赞扬孙少安: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只不过在往日那漫长的年月里,他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想做的事情却又非做不可。水潭困不住蛟龙,双水村挡不住目光远大的孙少安,他抢先开始发家致富了,在县上的“四干”会上,作为双水村的冒尖户,披红挂花的孙少安骑在马上,第一次感到了作为人的尊贵!他的砖厂在起步的阶段取得了成功。政策的变化使他看到生活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但人生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孙少安的砖厂因为一位“二把刀”师傅烧坏了砖窑,使原本就脆弱的砖厂倒闭了,这场灾难是毁灭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反思,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勇敢地面对了失败,对自己的砖厂和石圪节砖瓦厂实行了“双承包”,将事业拓得更宽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农民企业家!从扩大猪饲料田,到进行责任田承包,到办砖厂,再到砖厂破产后贷款重整砖厂……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孙少安知道!他在重负中的行进,反映了从田野走向厂房的农民企业家的曲折道路。孙少安所做的一切无不表现出他的魄力以及与命运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当然,农村生活的环境对孙少安产生影响,也使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富裕后出资修建学校之前,他的精神也一度迷茫过:比如他答应商人胡永合一起投资拍摄《三国演义》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碍于恩人的情面,另一方面在他的内心深处确实存在“挂个虚名”的虚荣想法,这种投资是很不切实际的。正如作者深刻指出的“仅就孙少安来说,这件事也暴露出初发达起来的农民的一种心态。一方面,普遍的贫困所引起的社会红眼病,使他们像传统的财主一样不愿‘露富’;另一方面,自身长期社会地位的低下,又使他们不甘心寂寞无闻,产生了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孙少安成长道路的艰难曲折本身就是时代与社会变迁带来的,他的个人发展需要时代的进步、相关政策的支持,他思想观念的进步也需要社会精神文化的整体提升,正因为如此,他属于那个时代,他无法从根本上超越他所生活的时代,在他身上仍然存留小农的狭隘性和盲目性。在他第一次到黄原市住上价格不菲的黄原宾馆时,虽然他当时的财力完全支持这样的消费,但他还是有些不舍得,于是他叫上弟弟,两人都非常下功夫地在宾馆洗了澡,充分利用了宾馆的条件,这种行为正是小农式的精明和算计。与弟弟孙少平相比,不难发现孙少安的目光有些狭隘,当孙少安准备扩大自己的砖窑生产,想把在煤矿上做矿工的弟弟孙少安叫回老家入股一起干时,少安的劝词是“咱们农民的后代,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公家那碗饭咱们不好吃”,可见得在孙少安的意识里有一个无形的天花板限制着他。


孙少安的爱情同样充满了曲折。孙少安爱着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田润叶,可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贫困的实际生活与润叶之间的差距。他们是青梅竹马,两人本是天生的一对。但命运之路却在现实面前分了岔,书中写道“一年年过去,他们家越来越穷了。可福堂叔的光景一年比一年强。润叶穿起了漂亮的花衣裳,可他的衣服却一年比一年穿得破烂。但他们仍然象以前一样,在一块亲密地厮混着玩耍。”最终少安辍学回家,一辈子注定与土地为伴,而润叶成为了教师。润叶,一个善良纯真、敢爱敢恨的少女,一直深爱着少安,但由于身份的区别、家庭条件的差异,以及田福堂的反对,少安选择了离开,离开自己深爱的润叶。润叶是不幸的,无论自己多努力也终究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少安更是悲惨的,无法跨越身份、地位的差距,只能黯然离开。从润叶和少安的悲剧中,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爱情,感受到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孙少安痛苦地拒绝了润叶的爱情后,他在书中表达了要找“一个能吃苦的农村姑娘,和他一起创立家业”,作者委婉地表达了门当户对的观点:“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寻找终身伴侣。就好像种庄稼一样,只能把豆角和玉米种在一块,而不能和小麦种在一起。”他的择偶标准是“只要彩礼少,我不挑拣人。女方不嫌咱家穷,能和咱们一块过光景就行了”,于是,能够吃苦耐劳的农村姑娘贺秀莲走进了孙少安的人生。


与润叶的爱情里,少安是不幸的,但和秀莲的婚姻中,少安是幸福的。贺秀莲以“不要任何彩礼”的方式嫁给少安,并从娘家帮补贫困的孙家。秀莲的身上体现了一个传统农村妇女的形象,具备了勤劳贤惠、识大体、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以及一些农村妇女的固有缺点,比如说闹分家。但贺秀莲对少安是真挚的,她与少安一起历经生活的磨难,贫困与不幸的洗礼,成为了孙少安相爱不渝的妻子和创业时的贤内助。作者对秀莲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爱,对少安和秀莲的婚姻给予了极高的支持和赞颂,在书中写道“有文化的城里人,往往不能想象农村姑娘的爱情生活。在他们看来,也许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头脑;没有头脑就不懂得多少感情。可是实际也许和这种偏见恰恰相反。真的,正由于她们知识不多,精神不会太分散,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非常专注,所以这种感情实际上更丰富、更强烈。”有人说他俩没有爱情,只有婚姻,但实际上,他们共患难的爱情早已融入到双方的骨子里,刻骨铭心。当一切似乎已经走上正轨,辛苦劳累半辈子的孙少安似乎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但他挚爱的妻子贺秀莲却患了癌症……为全书画上了一个未完待续的休止符。


合上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让人心底有一种感动,这感动来源于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人民公社时期和饥饿抗争,改革开放初期和体制抗争,市场经济时期和贫穷抗争。这感动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人对苦难的忍耐与韧性,对善良的坚守,抛却门第之见的爱情,基层干部对百姓的一片赤诚……


值得尊敬的是,苦难与抗争是本书的一个主题,当我们望着苦难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如果天真的塌了下来,我们真的有力量为我们心爱的人扛住吗?世界上多数人都是平凡的,生活也是充满苦难的,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长,都在进步。我们应该读一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我们懂得珍惜,更能激励我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让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拥有坚韧不拔对抗困难的精神,拥有敢于拼搏向上的热血,拥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平凡的世界中成就不平凡的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饣net

    这是我一生最爱的书,百看不厌,书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想念路遥先生

  • 快乐妮妮777

    这个节目很好,为什么要加音乐?画蛇添足,都听不见主播的声音了

    尹柯和 回复 @快乐妮妮777: 可以手动撤除,有个叫人声独享的设置可以自动去除背景音乐

  • 1337377gjgw

    这是一本洗涤人心灵的好书。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却有着最真实的生活,让人深刻理解人生,催人成长!

  • 舟中看霞2023

    百听不厌,启迪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

  • 听史知文

    听一遍就回忆自己经历,更有动力,满足当下,激励自己作好一切!!!不朽的作品,永桓的记忆!

  • 听友277888505

    经典之作,代入感很强!

  • 陕西麦客

    精品。估计以后很难有了。

  • 若庸111

    石圪ge节,还是石圪qi节?

    1386275ahcw 回复 @若庸111: 石圪(ge节)

  • 指间悦

    永远的经典!

  • 指间悦

    多少人的励志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