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历史学家力作,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权威史学作品
精华笔记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火焰高达一千多米,释放出的核辐射量是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500倍。
这是人类进入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事故发生后,12万人被疏散,核电站周围地区至少两万年都不适宜人类居住。这一事件甚至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切尔诺贝利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1. 背景:
1970年代,切尔诺贝利电站建成。它建成的背景是50年代开始,各个大国进行“核能竞赛”,切尔诺贝利是乌克兰政府向莫斯科争取到的项目。它的建成,带动了最近的小城普里皮亚季的繁荣。
切尔诺贝利采用的石墨反应堆,用石墨作为反应堆里的中子减速剂。而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水-水高能反应堆,也就是用水做减速剂。石墨反应堆更“物美价廉”,但存在安全隐患,且曾造成过事故,但隐患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进入80年代,苏联经济风雨飘摇,领导人将振兴的希望寄托在核能上,安全进一步被忽视了。
2. 事故经过: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的四号反应堆停堆维修并进行安全监测。一连串的失误和偶然,酿成大祸。
1)推迟检修测试。4月25日,机组功率已降至一半时接到电网部门电话要求持续发电到夜里。石墨反应堆在低功率下运行十分危险,但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四号反应堆在低功率的情况下运行了将近一天。
2)25日晚10点,检修继续。但机组功率大幅下跌。副总工程师迪亚特洛夫决定维持低功率运行继续测试,而安全的做法是有序停堆。
3) 违规拔出几乎所有控制棒。控制棒是用来控制反应堆功率的,一般堆芯里的控制棒不得少于30根,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于15根,否则反应堆一定失控。但是为了调整上下起伏的功率,他们留在堆芯里的控制棒只有9根。这导致反应堆失控,功率飙升。
4)按下紧急停堆的AZ-5键。这本可让所有控制棒都掉入堆芯,紧急停堆,但是由于石墨反应堆的缺陷,容易产生“正空泡效应”,功率蹿升难以控制;控制棒先落入堆芯的部分又由石墨制成,会先继续助推功率攀升,控制棒的其他部分落入才会降低功率,好比是有缺陷的刹车装置,刚踩下去的时候反而会加大油门,要继续踩下去才能把车停下来。不幸的是,功率蹿升让堆芯部分爆炸,控制棒卡在了1/3处无法下探。
4月26日凌晨1点23分,按下AZ-5键4秒钟后,反应堆爆炸。
二、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如何处理?
1. 最初的24小时,“茫然无措”和“心存侥幸”。
爆炸后5分钟,第一批消防队员就到了,但因为没有做任何保护措施,他们和四号反应堆的操作员一样,成为第一批因辐射去世的人。
戈尔巴乔夫也派了国家委员会去善后。在现场的电站领导和委员会成员们,经过几次核实,才不得不承认电站确实爆炸了。实际上当时反应堆旁的辐射达到每小时一万伦琴,人呆三分钟就会死。
为了防止恐慌、保住官位,在场的官员们拒绝了疏散群众的主意。直到爆炸发生后的第一夜,反应堆又发生了三次爆炸,他们才真的怕了,天亮后下令疏散了普里皮亚季的居民。
接着,他们派了直升机,在反应堆里投放沙袋,但无法证明效果如何。又放了2万吨反应堆里的高辐射水,降低风险。
2. 两周的慌乱之后,苏联开始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清理事故,向切尔诺贝利派了60万人,一半是军人。他们被叫做“事故清理人”,负责清理现场,又在反应堆上盖了个40万吨重的“石棺”防止辐射进一步释放。
3. 苏联人一开始并不想公开信息,但4月28日,邻国就检测到辐射爆表,不断给苏联施压。
为了展示生活如常,5月1号苏联还在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大城市基辅举办了两千人的游行。
4. 问责在7月进行。最终将事故原因归结为操作员的失误,几位没有因辐射致死的四号反应堆工作人员和领导,被判了刑。
实际上苏联核工业内部知道真正的事故原因是石墨反应堆的设计有误,但这是一个承认不起的错误,苏联没有钱再改造反应堆,或是负担让它们停止发电的损失。
5. 8月下旬,处理事故的政府委员会首席科学顾问勒加索夫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用了4个多小时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获得国际美誉。虽然他也将事故责任归结为操作失误,但苏联高层仍认为他透露了太多秘密,回国后他遭受冷遇,后自杀。
三、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了哪些影响?
1. 环境:今乌克兰境内,就有近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事故受到污染,占国土面积的5%。今白俄罗斯境内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污染,约占其国土面积的23%,该国约三分之一的耕地也荒废了。
科学家估计,切尔诺贝利附近区域2万年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普里皮亚季附近的一处森林,因为高辐射污染,10平方公里的松树都变成了红色,被叫做“赤色森林”。
2.生命的代价:事故发生后四个月内,就有28人因为核辐射死去。60万“事故清理人”中就有2万人去世,20万人致残。苏联官方和国际社会对切尔诺贝利造成的死亡没有定论,联合国和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做出的测算是,死亡人数在四千到九万人之间。
核爆炸后,切尔诺贝利人生出的孩子,经常是残疾的。当地的女人也老得格外快,40岁就有了60岁的皮肤。
3. 政治:切尔诺贝利事件成了压倒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1989年,遍及苏联的人民运动将核安全和民族解放联系在了一起。核污染成了公开讨论的议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成了苏联体制的象征。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国家,都为切尔诺贝利事件负担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4. 环境敲诈:西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先后给了乌克兰30亿美元的贷款和援助,但要求乌克兰在2000年前关闭切尔诺贝利电站。乌克兰也确实一度关了电站。但因为经济太差,90年代末期,乌克兰启动切尔诺贝利剩下的反应堆产电,拉动GDP。西方国家只好承诺再提供7.15亿美元贷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终于关停。有西方学者把乌克兰的这种行为叫作“环境敲诈”,或者“核勒索”。
2000年,切尔诺贝利才被彻底关闭。
5.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变成了一个国际旅游项目。
书 名: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作 者:[美]沙希利·浦洛基
主 讲 人:玥然
主讲人简介:资深记者,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主 播:石头说话2017
策 划 编 辑:李雪清
总 编 辑:徐苑
相比苏联,日本真是无耻丧良心
原舟 回复 @寻歌_6j: 苏是最野蛮的处理方式,因为水泥会风化!R相对科学彻底,燃料棒要拆除 运去法国处理。他们在海下30米,建造了3米厚1500米长的冰墙拦截核污染。有13700000顿超大储蓄污染水的罐子。用法国最先进的过滤器进行过滤,目前只有一种叫“川”的物质还无法消除
苏联千错万错,但屁股还是肯擦的
宋竹风 回复 @苏老师的语文课: 小日本就是知小礼失大节
官僚体制的特点就是:完美遏制一切小篓子,最后捅一个天大的篓子。
大能猫12 回复 @tonysen5777: 这话你应该给日本说,它可是要把核废水排到海里。
没有苏联军民的奉献欧洲早就成无人区了
君莫笑_269 回复 @听友226790178: 狗屁奉献,n本来就是北极熊自己制造的灾难
现在到处都是网络评论员
这本书真是应景…日本的核废水要倾诉太平洋了…唉 什么是新能源?怎么处理能源垃圾…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工业化让我们告别了饥饿,却来了更严重的生存问题。
苏联的做法比日本强一万倍
连续错误指令,类似火山爆发,若干次错误,死亡的颜色如此美丽,心存侥幸,辐射,所有荣誉灰飞烟灭,听指挥的操作员丧了命,当权者封锁消息,切断通讯,普通群众受到,猛烈爆炸,心存侥幸的专家们不疏散群众,水,接连死亡,数十万军人,缄默,隐瞒,不愿承认,辐射值超标,当权者淡化危险,还组织游行,被迫,审判,即使知道是石墨反应堆的缺陷,但是不愿承认,成本太高,空空国库,遮遮掩掩,说实话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官员被政府抛弃,苏联解体,两万年,2万人去世,辐射病,孩子,重病死亡,4千至9万人,女人老得快,孩子缺陷,乌克兰,千亿美元损失,核勒索,动植物回去了,白内障病,顺手关掉的警报器,生态问题的口头承诺,只增不减。
11111111_6a 回复 @婷婷美的: 谢谢。
切尔诺贝利已经彻底封住了,福岛却每天生产130吨的核废水,过两年还有可能排到大海,西方世界官方却啥也不说。所以,还是不要太过相信西方世界此类书,他们总会在我们思维的兴奋点来加点咖啡因。
石公子逍遥 回复 @heseing: 兄弟还是太实诚了,你以为日本真的等到两年后再开始排放核污水嘛 如果对日本人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日本人所谓的礼貌,比如说给你添麻烦了,是真的会给你添麻烦,而且是那种已经造成了麻烦,并且瞒不住,不是给你客气一下。所以如果日本说要排核废水的话,给个通告,大概率可能已经或者早就偷偷排放了,两年后已经造成了排放的事实并且肯定瞒不住,那样再来道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