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内心的自由与觉醒:无为法有多奇怪

第十四章·2 内心的自由与觉醒:无为法有多奇怪

00:00
12:27
根本就没有"无为法",只不过存在不受某种事物局限的可能而已。——斯蒂芬·巴彻勒

我在第一次冥想静修之后给妻子打电话,她说我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她说我声音的气质有变化,她非常喜欢那种新的气质。

当然,我所见的世界也有了一种新的气质。我不再像平时那样过分专注于自我,而是在周围的人和事中得到了新的快乐。

我更开放,突然变得愿意和陌生人交流。
世界焕然一新,变得充满生气。

在第一次进修之后,我感觉自己就像生活在一片有魔法的领域。那是一片奇迹之地,有着超自然的美。

我响应因缘、受其控制的时间更少了,用于观察的时间更多了。顺带也给了我更多深思熟虑应对事物的机会。

我猜,生活在″无为法"中很美好,但是生活在不那么无为的世界中也是很美好的。

我们想象中自己身体的部分其实并不受我们的控制。

它们不受我们的控制的原因在于它们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它们有其因缘。

佛陀强调:我们自认为的身体部分是无常的。

不断生起灭去的想法、情感和态度,这些也都是施于我们身上、引发我们内部各种连锁反应的力量不断变化的结果。

我们的内心受因缘左右——因缘变,随之而变的是"有为法"。而因缘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控制的关键出现在感觉诱发贪爱,引导你渴求令人愉悦的感觉,逃避令人不悦的感觉。正念正是从这一步开始,起到重要的干涉作用。

在正念冥想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几乎不可避免的会更多的注意到感觉自发地塑造感知、想法和行为的机理,也会更多的注意到周围环境中激发这些感觉的事物。

你可以说佛教意义上的开悟与西方科学意义上的启蒙是有共同点的:都是更多地意识到什么因带来什么果。

正念冥想可以助力你以前所未有的全新感知方式体验愤怒、爱、忧伤和喜悦等情感,看到它们的质地,甚至感觉到它们的质地。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你没有做判断,你没有刻意去给感觉打上坏的或好的标签,没有逃避感觉或积极渴求它们。

因此你能够靠近这些感觉,但同时又不至于迷失在其中。你可以专注于它们带来的真实感受。

尽管如此,你做这些并不是为了抛弃自己的理性能力,而是为了发挥这种能力。

现在你就可以对感觉做理性分析,从而明智地决断哪些感觉是好的指路明灯。

因此,″不要做判断"的根本含义是指不要让感觉为你做判断。

而″触及你的情感"的根本含义是指不要对它们毫不在意,任由它摆布。

总而言之,就是要你以最清醒的世界观决断对外界的反应。

在这全部的努力背后,是一种高度机械化的大脑工作理念。

我们的目的是要细细体会这台机器的工作原理,理解之后对其加以改造,推翻它的程序,彻底改变它对因缘的响应方式,对其施加影响。

两千多年来,佛教研究的一直都是人类大脑如何被程序设计来应对环境,研究因缘到底如何运转。

如今有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了解到大脑的程序源头。

进化论出现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其理论逐渐成熟,证据得到累积,我们对大脑的程序细节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我认为所有这些都使我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涅槃,组织新的论据,证实佛教开悟的基本合理性,这也将是下一章的主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化身孤岛的鲸whale

    声音很优美,求更新

  • 沪上阿良

    还更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