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大乘佛法的修行,从一个凡夫发心开始修行直到最后成佛,整个修行的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
补充:
a.不要把“加行位”的“加行”和藏传佛教入手修行的“四加行法”混淆;
b.从这五个阶位的修行境界上来看,我们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是在资粮位;
c.见道位之前的修行,特别是资粮位修行的核心就是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就是破增益、证空性;
d.见道位就是补损减,就是见佛陀所证悟的真实——实相。
2、对整部《金刚经》结构的理解
a.佛陀说法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凡夫,这是前提;
b.佛陀给我们这些凡夫说法的时候,所表达的法的境界是有差别的;
c.依照印度古德的理解,《金刚经》的前十六段是佛陀为凡夫说资粮们的修法、说资粮位的修行境界;从《金刚经》的第十七段开始,佛陀要为我们凡夫开始说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的修法;
d.印度古德把《金刚经》第十七段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给凡夫讲加行位的修行境界,第三部分佛陀在给我们凡夫说见道位的境界,第四部分以及后面的段落在给我们凡夫说修道位的境界的修法。
这是印度古德对整部《金刚经》的说法的结构做的大概的划分;这个划分不是绝对的,不同段落所表述的修行的境界、修行的法是互有交叉和重复的,不要作绝对的理解。
《金刚经》第十七段: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鸠摩罗什译本)
玄奘译本: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义净译本:复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鸠摩罗什译本)
二谛:世俗谛(名言谛)、胜义谛。
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要害: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玄奘译本: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义净译本:实无有法,可名发趣菩萨乘者。今译:没有丝毫、没有一丁点儿可以名为发愿修行菩萨乘者的法。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心者”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发心的起点,这才是真正的胜义谛菩提心,这是真正的立足空性而发菩提心;
这是《金刚经》第十七段的第一部分,印度古德认为这是佛陀在给我们凡夫讲加行位菩萨修行的法义。
2、“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三藐三菩提不?”(鸠摩罗什译本)
《金刚经》第十段: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鸠摩罗什译本)
得:各自对应梵文是不同的
“于法有所得不”的“得”: udgṛhītaḥ,抓取、获得、获取的意思;
玄奘译本:如来昔在然灯如来、应、正等觉所,颇于少法有所取不?
义净译本:如来昔在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可取不?“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的“得”: abhisambuddhaḥ,觉知、证得的意思;
鸠摩罗什译本: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玄奘译本:如来昔在然灯佛如来、应、正等觉所,颇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义净译本:如来于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所证不?
获得是比较初步的境界;
证得比获得的境界更接近见道位; 印度古德认为这一段经文是佛陀给我们凡夫讲加行位的修行境界。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鸠摩罗什译本)
这里的”得”还是证得。佛陀对须菩提的回答做了充分的肯定;这里渐渐趋向于从诸法的空性上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就是为见道做准备。
《金刚经》导读正文: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大乘佛法的修行,从一个凡夫发心开始修行,直到最后成佛,它整个修行的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
我要补充一点,这个“加行位”的“加行”,大家千万不要和藏传佛教入手修行的那个“四加行法”混淆,这是两件事情。那么,从这五个阶位的修行的境界来看,我们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是在“资粮位”。
那么“见道位”之前的修行,特别是“资粮位”的修行,它的修行的核心是什么?其实修行的核心就是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就是破增益、证空性。能够破了增益,知道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其实都是以根本就不存在——无生,为基本特征的,证了空性,那么这就为“见道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见道位”就是补损减,就是见佛陀证悟的真实。这个佛陀证悟的真实在佛陀的二时教法里边,在《般若经》里最常用一个表达的名言,就是“实相”。
我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把大乘佛法修行的五个阶位这个问题提出来呢?就是因为这涉及到对整部《金刚经》结构的理解。佛陀说法他的主要的听众、说法的对象是我们这些凡夫,这是前提。但是,佛陀给我们这些凡夫说法的时候,他所表达的这个法的境界是有差别的。
依照印度的古德的理解,《金刚经》的前十六段,上一次我们已经把第十六段学习圆满了,《金刚经》的这前十六段,印度古德认为这是佛陀为凡夫说“资粮位”的修法、说“资粮位”的修行境界。从《金刚经》的第十七段开始,印度古德认为,佛陀给我们这些凡夫要开始说加行位、见道位和修道位的修法。
《金刚经》的第十七段印度古德把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十七段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印度古德认为是给我们凡夫讲“加行位”的修行境界。《金刚经》第十七段的第三部分,印度古德认为佛陀在给我们这些凡夫说“见道位”的境界。
那么,《金刚经》的第十七段的第四部分以及后面的段落,印度古德认为都是给我们这些凡夫在说“修道位”的境界的修法。这是印度古德对整部《金刚经》的说法的结构做的大概的一个划分。
但是大家注意,这个划分不是绝对的,每个段落、不同的段落,它所表述的修行的境界、表述的修行的法是互有交叉的、互有重复的,大家不要作太绝对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划分。
好,下边我们就开始学习《金刚经》第十七段经文。看经文(鸠摩罗什译本),“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哦,大家听了这段经文,觉得耳熟不?很耳熟。这就是《金刚经》,整部《金刚经》开始的时候,须菩提给释迦牟尼提的第一个问题。
当然,从译本上看,跟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鸠摩罗什的译本是两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而看玄奘译本,玄奘译本是“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义净法师的译本是“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是三问,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那么大家注意,须菩提的这个提问,《金刚经》一开始就是这个问题,那么经过了前面这么多段落的讨论,其实须菩提把这样一个老的问题重新向释迦牟尼老师提出来,那么看释迦牟尼老师在新的境界上,是不是有更重要的表述?
看老师是怎么回答的。看经文: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是老师的回答。
老师说:“一个人他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发这样心的人是怎么生起他的心的呢?就是我要誓愿灭度一切众生。但当真正灭度了一切众生的时候,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根本就没有一个众生得到真实的灭度。”如果从我们前面的教理来讨论,一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他的心是要怎么生起?他要发心“度一切众生”,而且切切实实灭度了一切众生。
这是从“世俗谛”、从“名言谛”而言,这是“世俗谛”菩提心。在“世俗谛”、“名言谛”上,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发心度如梦如幻的一切的名言众生,而且如梦如幻的名言菩萨切切实实度化了如梦如幻的一切的名言众生。
但是,在“胜义谛”上,在“离言空性”上,佛要说菩萨者非菩萨,众生者非众生,一切是空,根本就没有能度、所度。所以,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
看下面的经文。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也就是为什么发了大乘心的菩萨们,当他切实灭度了一切众生之后,还是实无有众生得灭度呢?因为我们既然说他们是菩萨,那么菩萨已然没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讨论到这儿,我们觉得这个境界并没有比我们前面经文讨论的境界要高,但是,要害是下一句话。看经文: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大家注意,“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是一句要害的语言。这句话玄奘怎么翻译的?玄奘翻译为“无有少法,名为发趣菩萨乘者”。义净法师这句话翻译为“实无有法,可名发趣菩萨乘者”。
那么我们对照梵本,如果用现代汉语白话文翻译这句话,“没有丝毫、没有一丁点儿可以名为发愿修行菩萨乘者的法。”这个法一丁点儿都没有,实无有法。
各位,如果不是我们前面用心学习佛陀的四重“二谛”,不是我们能够理解大乘佛法的一个重要的法义,就是一切法无生。凡夫境界一切的存在都是以什么都不存在为它的基本特征的,空性。如果我们没有前面的这样一些法义的铺垫,那这句话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那么有了那些理论的铺垫,这句话我们大概好像可以理解。
大家注意,“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发心的起点,这才是真正的“胜义谛”菩提心,这是真正的立足于“空性”而发菩提心。所以,这重境界比我们前面讨论的经文的境界,大家去体会,其实是加深了。
这是《金刚经》第十七段的第一部分。那么,印度古德认为,这部分教法就是给我们凡夫在说“加行位”菩萨所修行的法义。下面看第二部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大家听这段经文耳熟不?
其实在前边,在《金刚经》的第十段经文当中,有类似的表达。在第十段经文当中有,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那么跟这句话是类似的。大家注意,在这两段经文的翻译,第十段经文里的那段翻译,跟这里的翻译,鸠摩罗什都用了一个字,叫做“得”。
第十段经文是“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在这第十七段经文,鸠摩罗什翻译的是“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用的是“得”。但是注意,鸠摩罗什都翻译成一个字“得”,但是对应着梵文的那个词是不一样的。第十段经文的“得”对应的梵文是udgṛhītaḥ,那么这个词是“获得”的意思,词根是 gṛhī,是“抓取”、是“获得”的意思。
因此大家看,在《金刚经》第十段经文,玄奘把这句话翻译成:“如来昔在然灯如来、应、正等觉所,颇有少法有所取不?”注意,在第十段经文当中,玄奘译的是“取”,而义净在第十段经文翻译的是“如来昔在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可取不?”注意,他用的也是“取”,这个“取”就是获取、获得。
所以,第十段经文鸠摩罗什翻译的“得”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获得”。但是到了这第十七段经文,虽然鸠摩罗什依然翻译成是“得”,但是它对应的梵文词不一样了,它对应的梵文词是 abhisaṁbuddhaḥ,这个词是“觉知”、是“证得”的意思。所以大家看,在这第十七段经文,玄奘法师是怎么译的?玄奘法师翻译“如来昔于然灯如来、应、正等觉所,颇有少法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玄奘用的是“能证”。
义净法师的翻译是“如来于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所证不?”义净法师的是用“证”,玄奘也是“证”,所以大家理解,第十段经文跟这第十七段经文,虽然鸠摩罗什都翻译的是“得”,但是第十段经文的“得”是“获得”,第十七段经文这里的“得”是“证得”。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分别清晰。
其实大家去体会,这就是在境界上有所差别,“获得”是比较初步的境界,而“证得”我们前面讨论了,到了“加行位”,眼看着要到“见道位”了,注意,“见道位”我们上次讲了是现证,就是马上要证得诸法的真实性了,它不是获得什么法,而是要证得什么境界了。
所以在这儿,鸠摩罗什的“得”是“证得”,比“获得”的境界要更接近于“见道位”。所以印度古德认为,这一段经文是佛陀给我们凡夫讲“加行位”的修行境界。
看下边的经文,看须菩提怎么回答的。
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意,这个“得”还是“证得”。
看下一句经文。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本就没有什么丝毫的法,一丁点儿的法,佛能够证得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对须菩提的回答作了充分的肯定。其实,大家能理解,《金刚经》到了这个段落,已经渐渐趋向于从诸法的空性上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就是为见道做准备。
查阅佛学文章、收听更多课程、免费结缘梵汉对照版经书讲义。欢迎关注【净名精舍】公众号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音频下面文字资料中有“《金刚经》导读学习交流辅导群”的入群二维码,截图扫码入群,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群中还有辅导员解惑答疑。
请问老师50集怎么无法播放了?
Abby吴怡霏 回复 @于晓非_: 请问公众号里可以听到吗?
京 东 淘 宝
于老师要讲一节课,至少得用一天来写讲义,这还是于老师精深钻研过金刚经的,别的人三个月也写不出这些讲义,所以,要感恩于老师的法布施!
雨宝天华 回复 @天云_te: 于老师是大菩萨
如醍醐灌顶,感恩!
在佛教末法时期于教授站出来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布施全面彻底于教授在解读金刚金时条理很清楚透彻字字句句深入,人心敬重敬重!!!
经文翻译是“得”, 第十段和第十七段的法义、梵文原文, 完全不同! 也是不同的境界!
白玛若巴 回复 @白玛若巴: 重读改版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听友513814875 回复 @一道彩虹_bc: 您好,二维码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