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二年级下·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来金庸小说的回目出自他的诗!

032 二年级下·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来金庸小说的回目出自他的诗!

00:00
18:36

大家好,我是徐晋如,欢迎大家收听由我主讲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

 

今天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我们要讲的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是浙江海宁人,海宁是浙江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钱塘江从海宁入海,每年在八月十五前后,有非常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潮水在钱塘江里面奔涌,看潮最好的地方,就是在海宁。

 

海宁这个城市呢,也出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老师小的时候,产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应该说,就是因为一位海宁人,也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位诗人,查慎行的后代。他的名字叫做查良庸,而他有一个更加有名的笔名,叫金庸。

 

金庸先生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其实在老师的心目中,他也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是最有文化的小说,我们说一般的小说家所写的小说,只是在讲一些故事,而金庸先生的小说,不单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非常精巧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背后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

 

金庸先生的小说,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所以,即使是我们的同学还没有读过他的小说的话,基本上也在电视屏幕上了解了他的小说当中的很多人物。

 

比较有名的由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侠客行》《连城诀》《书剑恩仇录》等等,还有《笑傲江湖》,但是金庸先生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也是我认为在整个20世纪,也就是从1900年到1999年,这一百年的时间当中,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这也是金庸先生写的最后一部小说,叫做《鹿鼎记》。

 

这部小说的第一章,或者叫第一回,因为我们中国古代的小说,它是要么分章、要么分回,所以这样的一种形式,我们称之为章回体小说。

 

它和西方小说不一样,西方小说呢,它除非是本来在报纸上连载的,可能会分成一章一章的,但是一般的,它很多就不分了,就直接从头写到尾了。

 

中国的章回体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每一章或者每一回,它都有一个题目。它的题目不是随随便便写的,它的题目呢,往往是用一句七言的诗,或者用一副七言的对联来表示。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章回体小说,它一共有五十回,每一回都用了一副对联,作为它的题目。这种题目也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回目,因为是章回体的小说,是每一回的目录,所以叫做回目。

 

而金庸先生,他用来给《鹿鼎记》作为回目的这五十副对子,并不是他自己写的,当然也不是他抄的,是他从他的祖宗,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的作者,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从这本诗集里面摘出来的。而且他摘出来的每副对子,不是从这首诗中摘上句,下一首诗中摘下句,而是从同一首诗中摘出来的句子,而且最难得的是摘出来的这五十副对子,它基本上都能够和每一回的内容相匹配。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第一回最后,他加了一个注释,谈到了他的这位祖宗查慎行的故事。他讲到查慎行曾经获得过当时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的年头最长的一个皇帝——康熙皇帝的赏识。

 

他又提到查慎行曾经因为弟弟的关系,而去坐了牢,坐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查慎行犯了罪,也不是因为他的弟弟犯了罪,而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他是一个非常坏的人,他因为一些不能成为理由的理由,一些无中生有的怀疑,就把查慎行的弟弟和查慎行都关到了监狱里面去。

 

关于查慎行详细的生平,同学们不需要掌握,但是我在这里强烈地推荐,如果同学们想要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最好的办法,除了去听我的这门课外,那就应该是去读金庸先生的小说,那是中国的最好的小说,最好看、也最有营养的小说。

 

我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那么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把金庸先生的全部15部武侠小说全部读完,那我想,我的语文成绩,能够从小学一年级,一直保持到高三,始终是年级第一名,这与我爱读金庸是分不开的。

 

我们回到这一首诗来,这首诗非常地简短,它是一首五言近体的绝句,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首诗当中学习到怎样去安排一幅画,让这幅画显得更加地动人。这就是一切艺术的最核心的秘密,艺术的美是怎么样产生的?它最根本靠的是什么?那么这一首诗,可以带给你答案。

它最根本靠的是两个字:对照。怎么样对照呢?我们先来读一下这首诗: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首诗当中,第一句的“月”和“黑”是两个入声字,“月”、“黑”,第二句,一点萤的一是入声字,我们强调很多遍了,第三句的风簇浪的簇它是一个入声字,念“簇”,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的作是一个入声字。它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它是一首特别标准的五言近体绝句的格式,它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没有变通,也就是它的每一个字都特别标准,所以同学们可以把这一首诗的格律,给背下来,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把这个格律给背下来,对大家非常有用。

 

我们看它的第一句,就有了一个对照,对照的是什么呢?是黑暗和光明的对照。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所以叫做月黑,没有月亮的夜晚是哪一天呢?

 

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天气的原因,导致了看不见月亮,如果天气是晴朗的,没有月亮的那一天那就只能是阴历也就是农历的月份的最后一天。

 

因为农历,或者阴历,它是按照月亮,月相的变化,就是月亮形状的变化来确定哪天是初一,哪天是初二,哪天是十五,哪天是三十。每个月的第一天,月亮我们是看不到的,它是刚刚有一点,但是我们人是看不到的。这一天专门有一个说法,叫做“朔”。我们有一个作家,叫王朔,朔呢,就是月亮刚开始有的意思。它也指北方,因为古人认为啊,我们的空间是从北方开始的。

“朔”就是每个月初一的意思,因为是月亮刚开始有,而到了每个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望”。就是我们都抬起头来,望着这一轮圆圆的月亮,所以叫做“望”。而十六是“望”的后一天,所以称之为叫“既望”。

 

既是既然的既,既是已经的意思。所以已经过了十五了,那就是十六。我们有一首歌,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其实就是“既望”的意思。那么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因为阴历呢,它也分大月和小月,假如说它是三十天满的话,那就应该是阴历的三十,是看不见月亮的。

 

有时候它是小月份,它只有二十九天,那么就是这个月的二十九,看不见月亮的这个晚上,古人也有一个字,叫“晦”。“晦”的意思,就是昏暗,看不见。它是一个日字旁,就是太阳的,代表太阳的日,傍一个每,我们每一个人的每,所以很可能这一首《舟夜书所见》,它创作于某一个月的晦日,也就是最后一天。

 

首先是月黑,看不见月亮的夜晚,很黑暗,可是对照来了,你看到了渔灯,渔灯是指渔船上的灯火,渔船就是打渔的船。古代有一种职业,其实现在有一些地方也仍然有,就是去到水里面去打渔,通过在水里面去下网、捕捞捉上鱼来,拿到市集上去卖,换了钱,再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么这样的职业呢,就叫做渔夫。如果他年纪大,我们有时候叫他渔翁。我们学过柳宗元的《江雪》,里面就有一位他想象出来的渔翁。

 

渔灯就是渔船上的灯火,大家想一想,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这个时候忽然你看到前面,有一艘停泊在水面上的渔船,渔船的船舱里透出了昏黄的灯火,那是什么感觉?你一下子在黑暗之中你看见了光明,一下子在寒夜当中寒冷的夜晚里,你感受到了温暖,哪怕它的光亮是那么地微弱,但是它向你的心中注入了希望。

 

第二句,它强调渔火的,渔船上的灯火的微弱,孤光一点萤,孤光,在那个黑暗的水面上,只有这一艘船透出来光亮,也正因为只有它的光亮,只有那么一艘船的光亮,所以它才如此地明显。

 

什么叫“孤光一点萤”呢,这一句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分好几种,其中一种叫明喻,什么叫明喻呢?就是非常明明白白地给你打比方,说灯火就像是萤火虫一样,这就是明喻,什么像什么,还有一种,什么是什么,这叫暗喻。

 

“孤光一点萤”它实际上省略掉了孤光“是”一点萤,萤是萤火虫的意思,因此它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暗喻,不是那么明确地打比方,而是暗自里打比方。所以“孤光一点萤”的意思就是说他那孤独的灯火,就像是一只萤火虫。

 

整个环境的黑暗,和像萤火虫那么小的灯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读者读起来心里是什么样的呢?我想是带有一点压抑的,是不那么愉快的。

 

但是诗人的笔法到第三句立刻就转了,“微微风簇浪”这一句马上意思转了,由写黑暗中的灯火,转写到渔船周边的环境,有风,水上面有浪。结果怎么样呢?最后他告诉你,“散作满河星”。

 

因为灯火映照在水面上,假如水面是平静的,水是不流动的情况下,那么水面,就像是一个镜子一样,它会照出来灯火的形状,但是因为风吹过来,产生了波浪,而导致了水面起了波纹,从而它就不再像一面镜子。

 

那么它就会导致什么呀?就会导致这个灯火,映照在水面上,就像是映照在无数面的镜子里面一样,它就有了无数的分身。水上面,就有了无数的灯火,它给了诗人无穷的希望,就像是河面上、水面上有了无数的星星一样。

 

所以这又是一个对照,用前面的“一点萤”,只是像萤火虫那么一点的灯火,和映照在风吹过的水面之上,所形成的像满河的星星一样的灯火,来进行对照,这是一个极为少的对象和无穷多的对象的对比。正是因为有了诗中的两个对比,黑暗和光明,“孤光一点萤”和“满河星”的对比,那么我们的诗意,就由此而完成,我们的艺术的感觉就由此而发生了。

最后,我们再把这首诗给吟诵一遍: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好,请同学们跟我再来一次: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次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芮涵20210815

  • 安芮涵20210815

    大家好,我是徐晋如,欢迎大家收听由我主讲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   今天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我们要讲的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是浙江海宁人,海宁是浙江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钱塘江从海宁入海,每年在八月十五前后,有非常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潮水在钱塘江里面奔涌,看潮最好的地方,就是在海宁。   海宁这个城市呢,也出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老师小的时候,产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应该说,就是因为一位海宁人,也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位诗人,查慎行的后代。他的名字叫做查良庸,而他有一个更加有名的笔名,叫金庸。   金庸先生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其实在老师的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