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东哥:是第一美女,也是第一剩女
观市井繁华,赏宫廷绝色,各位万福金安,我是张晓龙,邀您一同感受清朝烟火气。
在古代,人们多少岁进入法定结婚年龄,又是多大年龄变成老大难的大龄剩女呢?这一点,因为各自的人口和经济情况,历朝历代的标准并不统一,我们不妨来看看各朝代的法定结婚年龄或晚婚一览表。
首先第一则提出男女婚龄的是《周礼·地官·媒氏》:“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会(令)合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男人三十岁娶,女人二十岁嫁,这里并没有明确表示这是法定结婚年龄,还是晚婚的底线,不过后一句连在一起就可以看出,男30,女20已经是晚婚了,因为,到了这个年纪还没婚配的,到了春天,朝廷和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相亲大会的时候,男女即使是互相看对眼,马上要私定终身礼法也不加以禁止,可见已是焦急状态了。
第二则记录出自《国语·越语·勾践灭吴》:“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这里,晚婚年龄下降了很大一个幅度,而且男人20岁不娶,女人17岁不嫁,爹妈就可以量罪判刑了。为何越国独独如此严苛?原来,吴越争霸时,越国差点被灭,越王勾践不得不忍辱偷生装了一段时间孙子,回国后便想组织军队反攻,可回到故乡一看,子民都凋落得差不多了,要复仇怎么能没有人民的支持呢?于是勾践下达了催婚令,强迫大家早结婚,早为国家造人,创造劳动力。
到了汉朝,前面刚刚经历了战国七雄的大动乱时代,接踵而来的又是秦朝不惜民的暴政和秦末大混战,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而新建立的汉朝需要人力支持整个朝廷系统地运作,因此,汉惠帝上位后也对女子婚龄进行了约束:“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是汉代对成年人征收人头税的一个数量单位,也就是说,汉惠帝既指出了女子的法定婚龄,也列出了晚婚的上限,如果女人在15至30岁这段为数不短的期限内还不结婚的话,就要加大她的赋税。意思是,既然你不为国家添丁加口繁衍劳动力,那么,你就得承担那些本该出生了的人该交的赋税。为了恢复生气,皇帝们也是操碎了心。
晋朝时,晋武帝将女子晚婚年龄往上提了两岁:“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女人到了17岁不出嫁,当官的就要强行给予婚配了。此时,天下又是刚刚经历了东汉末期各种天灾人祸、三国大动乱等乱世,用曹操的话说,这是“生民百遗一”的时代。人口,实在是太重要了。
接下来的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朝规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到此时,女子晚婚年龄就一直在17岁和15岁之间跳动,而到了稍后的北朝周武帝时期,不仅女人的晚婚年龄又往下降了2岁,连男人也被往下拉了5岁:“自今已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爰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在此之前的西魏皇帝元宝炬刚下令女人不满13岁不能结婚,北周就规定女孩一到13马上就得嫁了。
为什么政策又变得如此急迫呢?三国归晋后,原以为天下能得到些许安稳,可短短数十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国历史进入了最悲惨的时期。继而又是南北朝分区对立,天下依然一锅粥,人口持续负增长,每个王朝管辖的人口都提襟见肘,只能降低女子婚龄,让她们早早地承担社会和时代的义务了。
南北朝结束,隋唐时期,尽管初唐也是人口凋敝,唐太宗的法定婚龄却还是宽泛了许多,“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而到了唐玄宗时,因为玄宗对外战争频繁——“武皇开边尤为已”,而战争需要人口作为支撑,加上前面又有15和13的历史新低,于是,玄宗也改了一次法定婚龄:“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杜甫《兵车行》说的惨烈社会现象“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正是战争导致人口凋零的正面反映,因为“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呀。
宋朝以岁币换取和平,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不多,因此,他们对女子的晚婚婚龄又回归了古代一般时期的正常年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明朝综合的前面的纪录,将男女各往上涨了一岁:“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通观下来,也就是说,无论哪个朝代,相对于我们,古人都是早婚,反之,当今的法定婚龄,在古代都是大龄剩女。
清朝早期,王宫贵族的婚龄有早有晚,如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结婚时刚14岁,大妃阿巴亥则只有12岁。阿巴亥之子多尔衮成婚时,年13,孝庄皇后在嫁给皇太极时,也才13岁。康熙帝的初婚,又是一次历史最低,年仅12岁,原配皇后赫舍里氏也与他同岁。这让人不禁产生了疑惑,清朝12岁就可以结婚了吗?而孝庄皇后的亲姐姐海兰珠则又是另一个极端,嫁给皇太极时,已经是26岁“大龄”了。
那么,清朝规定的婚龄到底是多大呢?
清朝在此其实完全照搬了明朝的礼仪,《钦定大清通礼·嘉礼》记载:“凡庶人娶妇,男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皆可行。”正常情况下,皇室和民间的婚龄都以此作为标准。后来,清朝皇帝婚龄逐渐后移,大多在16-18岁,而皇帝们结婚都采取选秀制度,所以,对这些能够陪王伴驾的秀女,清朝也做了年龄规划,只有年13至年17的八旗女子,才有资格参加选秀。超过年龄都没选上的,就是大龄剩女,可以自己找合适的人嫁了。
不过,即使催促“早婚”的古代,也有不少伟大的女性也曾经是“大龄剩女”,如著名的汉光武帝第二任皇后阴丽华,19岁才嫁给29岁的刘秀,和《周礼》规定的晚婚年龄正好卡点。
而明末清初还有一位姑娘,她出嫁的年龄,更是刷新了古代女子的婚龄,她就是明末海西女真族叶赫那拉部的女子。江湖传言她叫东歌。她有着“女真第一美女”的美誉,是当时满蒙各部族首领心仪的对象。然而,这样一个让人们趋之若鹜,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女孩,是怎样熬成了大龄剩女,以致得了个“叶赫老女”的称呼呢?
说起来,都怪这副精美的容貌。东哥生于女真大部落,上天既赐予了她绝色天姿,同时便也赋予了她历史使命。或者说,即便没有这种使命,因为她的美貌,也注定可以成为被利用和颠倒众生的工具。
当时,海西女真一共有四个部落,分别是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四部,海西四部彼此间也并不团结,为了结交盟友哈达部的孟格布禄,叶赫部首领将未成年的东哥许配给了哈达部的歹商贝勒,在迎亲路上,双方提前埋伏,联手干掉了歹商。这是东哥第一次失败的婚约,而这也像一个诅咒,让她难以在婚姻上获得幸福。
随后,眼见建州努尔哈赤带领的女真日渐强大,叶赫部和哈达部有了想教他人做人的想法。于是,海西四部经常给努尔哈赤使绊子,结果回回弄得自己不是人,被努尔哈赤狠狠摩擦。这样一来,双方更加仇深似海,叶赫部两大贝勒布寨、纳林布禄有了更大的计划——联合海西四部、锡伯部、卦尔察部,长白山女真朱舍里部、讷殷部以及蒙古的科尔沁部一起,九部合攻建州女真。
这其中,有人乐意加入,有人却只愿自扫门前雪,并不想搞事情,为了让大家目的一致,叶赫部再次祭出美女东哥,将她许配给了摇摆不定的乌拉部贝勒布占泰。随后,九部合攻努尔哈赤的古勒山之战爆发,结果,九部不仅没讨到便宜,还集体送人头:叶赫部大贝勒布寨战死,乌拉部贝勒布占泰被活捉,科尔沁贝勒明安狼狈窜逃。被动的努尔哈赤反而名声大噪,海西和建州的优劣局势一举反转。
人被打趴下,不得不低头,叶赫部忙派人跟努尔哈赤交朋友,并申请将美女东哥送过去结秦晋之好。反正,未婚夫布占泰已经成俘虏了。谁料,这回东哥不同意了,不是她对布占泰情有独钟,而是,她爹布寨就是死在九部之战中,女人怎么能认贼作夫呢?于是,东哥央求解除婚约,并以努尔哈赤的人头为条件,向各部落发布了征婚信息。
哈达部的孟格布禄垂涎东哥已久,听说既能抱团又可以抱得美人归,当即报名应征,为表诚意,又主动挑衅努尔哈赤。一个敢挖坑,一个敢跳,努尔哈赤则眼睁睁看着大家都来送人头,很快乐地再次击败哈达部,并将其吞并。
前人凉凉,后人跟上。辉发部的贝勒拜音达理听说东哥又成了单身贵族,忙抛弃与努尔哈赤女儿的婚约,向叶赫部求婚。于是,辉发部也就此挥发,成了努尔哈赤的势力。
前面那位当了俘虏的乌拉部布占泰,与努尔哈赤谈好了合作条件被放了回来后,听说东哥尚无着落,连忙背弃建州的盟约,要和东哥双宿双飞。为了划清界限,布占泰不仅对自己的老丈人、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出手,还把老婆娥恩哲给射死了。听到消息,努尔哈赤忍不住感叹:人要作死起来,真是一分钟都不想多活呀。当年,努尔哈赤派兵平定了乌拉部,作为长跑冠军的布占泰逃到了叶赫部,想着即使自己没干掉努尔哈赤,但好歹做出了巨大牺牲了,怎么着也该喜结良缘了吧?谁知,东哥根本看不上这个败军之将,布占泰只能郁郁而终。
就这样反反复复,东哥始终没把自己嫁出去。这些年,她不是在订婚的路上,就是在悔婚的路上,一直熬到了30岁。不过,即便到了可以当奶奶的年纪,东哥也不乏追求者,33岁那年,蒙古喀尔喀部的莽古尔岱看上了她,这一次,大龄剩女东哥终于不挑了,婚姻坎坷的她如约嫁到了蒙古。
都学起来了,感谢晓龙老师的分享🙏🙏🙏
独步天下很早看的小说,这个解说很接地气哈哈
钦心于此 回复 @酥糖柿子: 看过这个电视剧
古时没有身份证,也没有出生证明,靠什么明确年龄啊?
是海兰珠吗?
那李清照嫁给赵明诚的时候都二十左右了,他们家违反了啊
哎呀呀,古代都那么早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