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边多一位致良知的中国人》(明)王阳明,致良知教育研究院原文读本。
《寄诸用明书》
得书,足知迩[ěr]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suì]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huì]养厚积。天道不翕[xī]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yū],便当有进步处矣。
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jí]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huì],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背景简介】
1511年,正德六年辛未,阳明先生四十岁,在京师。钱德洪在《年谱》中说:“按:先生立教皆经实践,故所言恳笃若此。自揭良知宗旨后,吾党又觉领悟太易,认虚见为真得,无复向里着己之功矣。故吾党颖悟承速者,往往多无成,甚可忧也。”
诸用明:阳明先生妻弟,先生对妻弟诸用明是非常欣赏和认可的。这篇文章,先生不仅表达了对他妻弟诸用明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诸用明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先生的妻侄的成长,希望晦养厚积。另外阳明先生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以及学业的态度。
施邦曜在《阳明先生集要》一书中就此文有评曰:“近时父兄之课子弟,甫句读,辄恨其不能早做文应试,俱以少年登第为第一美事。举世原止亦得一副富贵利达心肠,学问事功,安得不尽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