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人物-周瑜:才华+忠勇+包容

素材人物-周瑜:才华+忠勇+包容

00:00
05:08

为了让你快速掌握笔试作文,17学堂额外送你《70篇作文真题范文》,关注“17学堂”微信公众号,回复“喜马拉雅”领取,另有5套《经典模拟卷》和《学霸笔记》帮你轻松过教资。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17学堂作文课,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们要讲的素材人物是周瑜。

 

先简单介绍下他的经历。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小说《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虚构了较多的情节,如赤壁之战,周瑜的主张不太明确,是战是和踌躇不定,诸葛亮借曹操修筑铜雀台欲夺小乔之事,智激周瑜,坚定周瑜抗曹的决心。曹操命周瑜同窗好友蒋干劝降周瑜,周瑜设下计策,假装友善,伪造了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让蒋干发现,上演了一出“蒋干盗书”的好戏,为赤壁之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位青年才俊,周瑜颇受士大夫喜爱称羡,是唐诗宋词里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位三国人物之一。较为脍炙人口的有,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羽扇纶巾”作为常见的儒生打扮,本是苏轼对周瑜的描绘,后来却多化用在诸葛亮身上,成为了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这个素材人物我们可以运用到“包容、才华、忠勇”三个不同的写作话题当中,接下来我以“故事+论点”的角度来讲解一下怎么用。

 

论点一:包容

 

周瑜为人宽宏大量,从不与人交恶,因此颇具美名。刘备曾称赞他“文武兼修,气量宏大,乃万人之英”。周瑜与程普为左右都督时,周瑜是决策者。然而程普年长,曾先后跟随三代主君,自诩元老,不甘心听命于周瑜。他仗着自己资格老,经常为难周瑜。周瑜则不以为意,并未与他斤斤计较。时间一长,程普反而愈发敬重周瑜,他逢人便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饮醇香的美酒一般,不知不觉自己都陶醉了。”

 

由此引出论点:那时周瑜年轻气盛,但是面对前辈的刻意打压,他却能予以包容,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一心以大局为重。他品格高尚,先公后私,这样的美德令人叹服。

 

论点二:才华

 

周瑜出身于世家大族,从小敏而好学,诗词歌赋、剑戟刀枪,无一不精。成年之后的周瑜仪表堂堂,不但能文能武,还精通音律。据称周瑜听人抚琴的时候,若演奏出现了错误,即便当时他已经醉酒,也能准确地听出来。因此,唐代李端有诗云:“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由此引出论点:周瑜英姿伟略,文武兼修,实乃江东人杰。赤壁一战,他奉命领兵抗曹,令属下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立时溃不成军。此战周瑜居功甚伟,他智谋高绝,将才无双,堪称一代名将。

 

论点三:忠勇

 

周瑜年少时就志向远大,与同岁的孙策交好。在他眼中,孙策既是知己,又是明君,他随之南征北战,打下江东的基业。孙策临终前曾将军国大事托付于他,他信守承诺,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言行恭谨,从不逾矩。那时年幼的孙权仅是将军,他却以君臣之礼来表达对少主的尊重和支持。

 

由此引出论点:他忠勇刚直、功高震主,却从无不臣之心。曹操仰慕他的才华,曾遣蒋干前来游说,他正色道:“大丈夫处世,既然遇到明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那么此生都要与主君祸福与共。”

 

以上就是今天所讲的人物素材,周瑜。简单回顾,周瑜的故事可以用于阐述包容、才华、忠勇等分论点,在写作练习中,大家也可以根据他的故事自由发挥,延申其他论点,有理有据即可。17出品必属精品,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你头发乱了喔___w

    好听好听

    一起考教师 回复 @你头发乱了喔___w: 加油💪

  • 天才宝贝999

    讲的很好呀

    一起考教师 回复 @天才宝贝999: 多来听呀~祝你好运👍

  • 古月清尘84

    确定周瑜气度大?他不是被气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