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王阳明思想的第三个节点是“知行合一”

06 王阳明思想的第三个节点是“知行合一”

00:00
14:38

第二个内容是“知行合一”。上次在吉首大学小范围内,我做了一个精品视频,叫“三十分钟掌握阳明心学”。为什么想到这样去做呢?道理非常简单。鱼的记忆只有0.2秒。如果钓鱼的话,鱼上了钩以后放它走了,你再放钩的时候它还会再来,它只有0.2秒的记忆。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对事物的关注只有0.3秒。如果不讲到智慧,功夫和境界这个层面的话,只是讲某种知识的话,你们不需要坐在这里。因为你们会学习的话,上百度、上土豆视频、优酷视频一搜都有。所以我们今天讲什么呢?一定要让他们脑洞大开,甚至让他们烧脑。“哦!我从来没听过这个事!”那这个课程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我做了“三十分钟掌握阳明心学”。如果今天没有讲透的话,如果真的对“阳明心学”感兴趣,你们下去后可以看那个短短的视频。那个是我集中了全部的精力,在吉首大学小范围地讲了这个内容。这个“知行合一”,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在夏商周,我们叫上三代,那个时候没有“知行合一”这个说法。为什么没有“知行合一”这个说法呢?在历史上我给大家划一个界限。在孔子往前,那些治理国家的人,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他们是人神共体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内圣外王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丝毫的私欲的。他可以把王位传给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只要这个人是优秀的。因此,在“三皇五帝”的时代是人神共体的,不存在“知行合一”的说法,因为在那个时代的“三皇五帝”,作为“人”在人间,他们就是道的实践者和道的载体。到了春秋战国,打开了“潘多拉的黑匣子”,众说纷纭,有了稷下学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纷纷建立起来了。学过佛学的人都知道,学过《道德经》的人也会恍然大悟,“道可道,非常道”,只要开口说话就是个错误。《道德经》上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妙华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说是很惭愧的。春天到了花就开了,天开了猫和狗就交配了,说了吗?它没说,干就行了。我们人成天在这里说来说去,你真的知道吗?知道什么呀?因此要注意了,人类的语言文字是有条件的,人类的语言文字是有局限性的。真正的悟道的人,只许直入,不要在经书上,不要在语言文字上绕来绕去。凡是在这里面绕的都是书呆子,他不会与道接近的。上古之人,我们不管从《道德经》里来看,从《易经》里看,从《黄帝内经》里看,就知道上古人是很天真的,是率真的,和道是浑然一体的。那种生命的觉悟状态和生命的那种享受,今天的人是没有办法想象的。今天有这么好的医院,这么好的补品,出行这么方便,春夏秋冬都搞得严严实实的,但是很多人不是癌症就是夭折了,而古代的人度百岁乃去。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了?请注意,不是物质条件出问题了,是我们的心里出问题了。我们的心和道成了水和油的关系,没有融在一起,甚至因为数量不够,给它兑了水,加了添加剂,放了三聚氰胺了。孔子以后,理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第一个层面就是知“道”很难。一个人很“迷”,由迷到悟是很难的。周敦颐有两个学生:程颢、程颐。他们的爸爸相当于现在河南省的教育厅厅长,把两个最优秀的儿子,一个14岁,一个16岁,竟然送给一个县官(当时周敦颐,字茂叔,是个判官)。当时他有一句评价:周茂叔,知“道”者也!大概意思是他跟别人说:“周茂叔这个人,别看他不显山不露水,只是个县官,他是个悟了道的人!”事实证明,他们后来继承了理学,成为第二代、第三代传人。北宋五子里(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就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古代人来看,知“道”是很难的。不是说今天读了一本书我懂了,读了两遍《金刚经》知道空了,就认为自己知“道”了。古代的人在知“道”的时候,和心就发生了反应,从此以后就不再疑了,做事的时候就脚踏实地,单刀直入。不会像现在人,学了一套理论以后,拿这个去忽悠别人,自己却不干。在“知行合一”当中,知“道”是很难的。第二个层面,知“道”是很容易的,做起来是很难的。大概在唐宋之际,就有一个主要的观点,知“道”并不难。如果有慧根,念两遍《金刚经》就知“道”了。但是去做的话就非常难了。一直到近代史上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特别强调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又有它的一套认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社会实践到理论,用理论去再去指导实践,往复循环,螺旋上升,提出这样一套理论来。那么这样一套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管不管用呢?当然是管用的。它们的起点是不一样的。一个的立足点是社会学,一个的立足点是人学,依人的觉醒为起点。“阳明心学”虽然人人都可以听得懂,但真正要领会其中的精髓和深入堂奥是并不容易的。因此第二个观点:知“道”是很容易的,做起来是很难的。到了清朝,湖南出了一个王船山,叫王夫子,他主张“实知实行”。不但道理要悟得很透,知道得很真实,而且你做的时候也要做得很地道。这样的人才“实知实行”。所有的概括起来,外围先梳理清楚,那么核心问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说什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要我们做什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以往的论点有什么不同?确实不一样。王阳明在《传习录》当中有两句话来解释“知行合一”。第一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读到这句话时很有收获。你知道,其实行动已经开始了,已经起心动念了,只是没有付诸行动而已。就是说你的观念已经产生了。比如王健林说我挣点小钱,挣一个亿吧,这是他的一个想法。他的一个想法在他那样具有的能力的财团来说,要去落实是很容易的。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用语言不太好表达,大家要用心去悟一悟。就是说“知”和“行”,像手心和手背,它是高度统一的。为什么是高度统一呢?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人是心灵性的动物,人不是个狗。你给狗扔个骨头它就来了,你打它他就跑了,你再扔个骨头他又来了。但人不会,没有哪一个人会受了一次挫折,被人打击了一次,下次还去,那不会的。所以说人是心灵性的动物,完全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第二句话讲得更好,“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去做呢?是因为心给你做了主了。第三个是我总结的。我从更广袤的儒学、佛学的背景下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知”的最高端是“道”,我们“行”的最彻底、最圆满的也是“道”。“知”也在道上,“行”也在道上,所以在道的层面上来说,“知行”是高度统一的。如果你在“知”的地方不圆满,那么在“行”的时候,行为是会有差池的。注意观察有很多的修行人,在庙里可能持戒很清静,念经念得很好,一走出庙门,全傻了。为什么呢?他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心里还有挂碍,心里还有边界,因此他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这个时候就会发现,王阳明的心学当中,说这个“世上磨”就变得很重要。一般的人是要通过锻炼,通过社会实践,努力地去做到“知行合一”的。总而言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但符合佛学,也符合孔孟之学。但是,他把“知行合一”提出来,我们今天把它写在大学的门口,挂在办公室里面,已经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可是“知行合一”的真意又有几个人能够参悟得透呢?经常有人问“知行合一”怎么解释啊?我说很简单啊!这里是一杯咖啡,虽然是苦的但是我敢喝,因为咖啡是无毒的。如果现在调了一杯毒药给大家喝,谁敢喝啊?显然知行是合一的。“知行合一”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和思想上贡献非常大。“阳明心学”成为中国人都很认同的一种理论,或者是一种标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知行合一”。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的功能是很大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