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这封信是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曾国藩自江西行船途中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曾国藩不仅重点谈及了“看、读、写、作”这四种学习方法,还详细论述了做人应以“敬、恕”为本的道理。信中提到的林文忠公是清代著名官员林则徐。左季高即左宗棠。白话文
字谕纪泽儿:
我这次出外,每天都会简要地记日记,之后随手就会把将日记封到每次的家信中,一起寄回去。听说林文忠公的家信也是用这种办法流传下来的。
你在省城只去拜访丁义方、左季高两家就可以了,多安心在家读书,不随意出门,我在外面就不会十分挂念、担心你了。
读书的方法在于看、读、写、作,这四项功课每天缺一不可。所谓看,就是默读浏览,比如你去年读《史记》、《汉书》、《韩愈文选》、《近思录》,今年读《周易折中》之类就属于“看”。所谓读,就是高声逐句朗读,比如读《四书》、《诗经》、《尚书》、《周易》、《左传》等儒家经典以及《昭明文选》还有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的诗,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的古文,不高声朗诵就无法体会得到他们文章中雄伟、浑厚的气势,不咏颂慢读就无法品味他们文章中悠远的余韵。拿富贵人家的财富作个比喻,看书就像是在外经营生意,要力争能够获取三倍的利润;朗读则是像在家理财,不能轻易支出消费。又好比军事家指挥打仗,看书像是在攻城略地、开拓疆域,朗读则更像是在深挖壤沟、加固堡垒,目的是让自己已经获得的地可以坚守不失。看书,和子夏“日知所亡”也就是“每天发现一点自己的不足”的道理相近;朗读和“无忘所能”也就是“不要忘掉自己的技能、特长”的道理相近。这两项缺一不可。至于写字,练习楷书、行书、篆书、隶书等,你似乎很喜欢,但也要坚持不懈,不能中断。既要追求写得好,又要追求写得快。我这辈子因为写字太慢,吃过不少亏。你必须努力追求写字敏捷。每天能用楷书写一万字就差不多了。
至于各种文体的写作,也应当在二三十岁前打好基础,过了三十岁,再想有大的长进就很困难了。作八股文,作试帖诗,作律赋,作古体诗、近体诗,作古体文,作骈体文等等,这些文类不能不一一琢磨,一一试着写作。年轻人不要怕出丑,要有股狂人锐意进取的志向。错过当下可以承受失败、不怕出丑的年龄,过后就更不会愿意试着写作了。
至于做人的道理,古代圣人、贤者虽有千言万语,但就其根本而言,不外乎敬与恕这两个字。《论语》中“仲弓问仁”一节讲敬、恕最为亲切、平易。除此之外,例如“立则见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意思是“站着,就仿佛看到敬这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敬这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君子无寡众,无小大,无敢慢”,意思是“君子不论人多与人少,不分强大与弱小,对待别人都不敢轻慢”,这种衣冠整齐,表情庄严,泰然不骄的仪容,别人看见就会俨然生畏,这就是所谓的“威而不猛”。这些都是围绕“敬”字立论,都是最容易达到“敬”的方式。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要自立,就要扶持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也能够通达”。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意思是说“行为有不得人心之处就要反思审视自己,心中保存仁义和礼仪,君子思虑的是长远大事,而不是眼前小事。”这些都是围绕讲“恕”字立论,是最容易着手做到“恕”的方法。你心中要明白,在恕字上下功夫或许更容易取得成效,但敬字也应当下功夫实行才行。这两方面是树立德业的基础,不能不谨慎对待。马上就要科举考试了,你要好好保养身体。我在外一切平安,其他的事情就不多说了。
涤生手谕。
写于坐船驶离江西省城八十里的外的柴房中。
七月二十一日
还有,这次的日记已经封在写给你四叔的信中,寄回家了。我十二日抵达湖口,十九日夜里五更开船前往江西,二十一日申时已到达章门。其他的事情不多说。
又示。
解读
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指出,学习的方法无外乎“看、读、写、作”四种。所谓看,就是默读浏览;读,就是高声逐句朗读。了解书中的大义要用看的方法。学习书中的文法,则要大声朗读。求知用看的方法,体悟需用读的方法。读书要能够看、读结合,详略得当。此外,对古人而言,想要做好学问,考取功名,一定要写得一手好字,因此认真练习书法也十分重要。同时,在以上这些的基础上,趁年轻,还要多锻炼写作能力,各种文体都要一一尝试,自己试着写文章,一方面能够加深我们对已学到的行文技巧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写作,我们也能更深入的体会各种著述中的行文义蕴。总而言之,学习,尤其是学习古文写作,“看、读、写、作”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还指出,“敬、恕”是为人之道的根本,这也是儒家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敬,不是要求别人对自己恭敬,而是要通过内在与外在的修炼,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泰然处事,做事有条有理、有节有据、恰到好处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别人才会发自内心的敬佩,这才是敬。所谓恕,不是宽恕别人,也不是求别人宽恕,而是说对于别人要能够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任何问题都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出了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孟子所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才是恕。不是无论是敬也好,还是恕也好,都是要从自身出发,以自身的改变带动别人的转变。对于做人而言,这两个方面也十分重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