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儿园教授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

2幼儿园教授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

00:00
12:09

这段时间我和国内所有的家长一样,在疫情期间也督促孩子们学习,并有机会陪着一起上网课。这让我这个平时松散型管理的母亲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小儿子一年级所用的教材。


他们一年级学到的知识,透着人生哲理,他们在讲述,而不是灌输,孩子们跟着动脑筋,最后能为己所用。这些教材

把一些复杂的概念用儿童的语言逻辑讲给孩子们,深入浅出,帮助他们构建了正确清晰的价值观与对世界朴素必要的认知,可谓四两拔千斤。

 


从动物世界理解人类社会



我和小儿子看了两本老师留的必读书,其中一本书讲的是动物的眼睛和耳朵。比如说骆驼为什么睫毛很长?是因为在沙漠里这个睫毛可以挡风沙。猫头鹰为什么眼睛特别大,因为他要在夜间飞行,眼睛需要足够的光才能看到。从这个动物的故事里,我们就学到了两点,一个就是“存在主义”,即存在的必定是合理的。第二就是“适者生存”这个大自然的法则。


接着我们又读了第二本书,这本书讲动物们是如何生存的。


第一,

伪装生存

。它们会hide(藏),会camouflage(伪装),比如变色龙可以变成跟它周围的环境一样的颜色。雪豹可以在下雪天藏在雪里头,让被他追逐的猎物看不到他。蝴蝶或者鹦鹉色彩亮丽是因为在花丛和雨林里容易藏身。


第二,

要壮大自己

,让自己look bigger, 可以吓唬别人。其实本身可能没有那么壮大,要给自己一点这种鼓励。比如说小刺猬,他要把他的所有的刺全竖起来,就变得很大。这就是给自己壮胆,达到唬住别人的目的。



第三,

群居

,动物们群居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顾,一起出去捕食并共同抵御敌人的攻击。蚂蚁、蜜蜂也是群居,还有像狮子、狼群这种在食物链高端的动物也是群居动物。


Image

动物的这三种生存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首先,人类也隐藏和伪装。我们藏在自己的家里获得安全感。有时候人类说谎、违心地逢迎,是一种生存需要的伪装和无奈。


其次,人也经常给自己壮胆儿,让自己look bigger。有时是表现出凶恶的样子吓唬别人,还有是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其实这些行为和动物是一样的目的,让人重视你,不要小瞧你、欺负你、吃掉你。

我当年在时尚杂志工作的时候,经常接触奢侈品,看到很多人喜欢开豪车,背大牌包。一个包能带给人那么多快感,当时我觉得挺滑稽的一个游戏。但是其实可以更宽容地看,他们为了壮大自己,担心被人瞧不起,也是一种生存法则。

印度电影《起跑线》里的主角家庭,他们一心想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以此来改变阶级,在去学校面试的时候一家人大牌傍身,就怕被瞧不起



第三,人类也是群居动物,要抱团取暖,讲团结,共同迎战我们的敌人。你再强大,独身一人也很难成事。就像现在疫情期间,人类要团结战胜共同的敌人:病毒。


所以,这些课程虽然讲的是自然界,是动物的习性,但是折射出哲理对孩子们,甚至成年人,也都很有启发。

 


我所有需要知道的知识,在学前班就学了



和儿子一起阅读的启发让我想到了一本美国的畅销书,当年是《纽约时报》畅销榜的冠军,这本书是《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直译过来就是《我所有需要知道的知识,在学前班就已经学了》,国内出版时翻译成《生命中不可错过的智慧》

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在Kindergarten(学前班,也有翻译成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学到了大部分成年该知道的人生哲理,这种基础是人之初所要奠定的基石,是生命的核心。


那我们再看“小学”这个英文单词,就会更明白其中之意。


小学的英文是elementary school,这是美国的叫法,欧洲有时候用primary school,不管是primary还是elementary,都不是简单的意思,都有“基本、重要、主要”的含义。


element是“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家都背过,这是构成物质的根本。元素的形容词elemnetary就是最核心、最本质(essential)的东西。primary这个词也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意思。


中学一般被翻译成 secondary school。secondary是其次的意思,所以,由此可见小学的教育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生命中不可错过的智慧》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弗格汉姆(Robert Fulghum),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做过牛仔、IBM公司的推销员、职业画家、民歌歌手、酒吧侍者、绘画教师、作家等。


Image

作者罗伯特·弗格汉姆(Robert Fulghum)


他曾说过,“人生的智慧并不在研究院里,最可亲的哲学也只有‘业余’中才能接近。”所以他一直保持着这种业余的姿态,闲散而从容。他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65岁了,这本书出版后就非常畅销,后来被翻译成27种语言,在多国出版。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人生的智慧不是在深奥难懂的哲理中,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去寻觅意义。并且他也说到:

要把一些人生的哲理讲给6-7岁的孩子,让他们能明白,其实并不简单。对小孩子讲道理,你需要以一种更巧妙,更有趣的方法来讲给他们听。看似简单,并不简单。

他说:“The Kindergarten Credo. It's not kid stuff. It's not simple, it's elemental. ”其实就是大道至简。


弗格汉姆说,在学前班学到的那些道理,在他后来的人生中都对他起了很大作用,他提到了这几点:



学会分享(share everything)

在孩子有了物权意识之后学会分享,这其实是在提高情商,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一种获得。


讲究公平(play fair),不要打人

公平法则,这是世界通行的法则。


东西从哪拿的放回原处

这里说的是秩序感,从小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弄乱弄脏东西,要收拾好

在美国因为没有很多清洁员,所以去吃快餐的时候,吃完要自己把桌面清洁一下,然后把东西扔到垃圾箱,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操作。他想引申的是:在成人后,你捅了篓子,要自己解决。


界限感。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拿别人东西就是偷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心理问题出在界限感把握不好。在心理学上有个词是co-dependence,这个词中文一般翻译为“依赖共生关系”,是一种病态的共生关系,常常发生在亲子关系中。


一个母亲所有的幸福都建筑在孩子的幸福上。没有独立的自我。在照顾孩子中,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给予超出他需要的过多关怀,因此完全忽略自身。与此同时,她又有极强的控制欲,极度想控制对方的一切。


这种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母亲最容易成为“照顾的这一方”,她们往往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并总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委屈,常常抱怨,但这其实是一种害人害己的病态心理。而问题的根源就出在母亲在她小时候没有界限感的教育。


所以人需要有“界限感”的意识,时刻清楚自身和他人都是独立的,自己的小幸福不能建筑在他人的行为举止上。了解了这点,就能避免很多家庭内部的撕裂。


当你伤害了别人,要说对不起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后不认错。这个问题在爱面子的文化中,像日本、中国、韩国都容易发生。比如有的父母错怪了孩子,却绝对不肯放下面子跟孩子道歉。懂得说对不起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饭前洗手,便后冲水

这个问题在疫情期间看起来就更加重要。这里洗手和冲马桶都代表的是卫生习惯,其实代表一个净化系统。人要对自己的精神和思想也进行定期净化,“排除思想的粪便。”


营养方面,要吃热点心、喝凉牛奶,这有益身体健康

这不仅是饮食的营养,也是精神食粮。没有精神营养的滋养,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出问题。


生活要均衡——学习、思考、绘画、唱歌、跳舞、娱乐、工作,每天都适量地做一些

我们回忆一下幼儿园的孩子,其实生活是非常平衡的,他们一会学点东西,一会又玩,再一会睡午觉,睡醒了就是画画、唱歌和跳舞,生活安排的很合理。我们成年以后反而常常打破了这种平衡的生活。其实平衡是最高境界。



每天都要睡个午觉

人需要休养生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再前行才能长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做出了伟大贡献,但是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和回归苹果后那一年的压力影响了他的健康,实属憾事。


外出时要注意交通安全,和身边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走

其实这就是团结共赢。


敢想,保持好奇心

还记得埋在花盆里的种子吗?它向下扎根,茎叶向上生长,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或者怎样生长,但我们的成长都像它一样,充满了神奇。


奇迹和敢想在英文里都是同一个词 wonder。生命的奇迹来自于一颗种子可以长出根来,变成参天大树。敢想,甚至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创造力,可能会创造奇迹。


金鱼、仓鼠、小白鼠,还有花盆里的花,它们全都会死亡,我们人类也一样

爱孩子,但是要孩子们知道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律,生老病死是大家都要坦然面对的。


以上这几条里,做人的准则、爱、平等、环保、基本的卫生常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都包括了。看上去这些都是简单又明晰的原则,却完全可以应用到复杂的成年人世界。

 


成人世界需要化繁为简



每个人在随着长大的同时,要学更多的知识,然后思想也变得更复杂,看待社会也更加复杂化。想想看,当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是更智慧了吗?


其实未必。有的时候是忘了初心,还有的时候是走错了方向,而走错了方向的话,随着你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你前行的方向就越危险


假如你了解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如果你的初心是错误的,那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就是毁灭性的。有的人出口成章,满腹经纶,但是价值体系出了问题,成了谬论的卫道士。


在硅谷被称为“女乔布斯”的伊丽莎白·福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曾是斯坦福学霸,创办了“一滴血能改变世界”的公司Theranos,给她投资的人非富即贵,比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出任其公司顾问,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还为她筹集了4亿美元资金。后来发现是个骗局,靠谎言支撑了多年,也耽误了很多人的病情,最终被揭穿后公司和人物形象都轰然倒塌。


柏拉图说过:“

没有正义的知识,只能算是狡猾,而非智慧。

Knowledge without justice ought to be called cunning rather than wisdom.


以及“

没有道德的知识是邪恶的。

Knowledge becomes evil if the aim be not virtuous.


那么在复杂社会中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智慧的判断力从哪来?就是从你的教育中来,教育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可是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可能读书不多,也许只有小学水平,但是一样可以成功。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人类最重要的基本法则在学前班和一年级就开始教授了,而人生往往是大道至简,有时候越往高年级读书,知识是在增加了,但并非智慧也会随着增加,因为有不少人都是在机械地学知识。能不能领悟到知识背后的道理,实在是因人而异。


因此,对于成人来说,如果能保有一颗比较简单纯净的心,就能接受到来自大自然,或者老天爷,或者上帝,亦或者是佛陀的一些信息,有一种灵感乍现,它也可以化作直觉,帮助他对事物进行智慧地判断。


但是如果你的心不再纯净,你可能就不会安静地接收这些信息。相反,你会被大量的无效或者错误的信息所影响和蒙蔽,错过了真正的灵感与智慧的信息,从而失去了正确判断力,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成年人中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为小便宜吃大亏等憾事常常都是把事情变得复杂化以后造成的。


而小孩,他们的内心很纯净,感官是全开的状态,他们就是有一种直觉,能够感受到上天赋予的灵感。电影《寄生虫》里,富家的小孩在一开始就发现了新来的家庭教师和司机有问题,他闻到了他们身上有一样的味道,但是自己的父母并没有觉察到,也没在意孩子的话,最后酿成了悲剧。


我们看大自然的一棵树,它枝繁叶茂,但是到了冬天,就变成了枯枝,但即使是枯枝也有一种美的力量,并且通过枯枝更能看清楚它的架构。我想说的就是:小学的教育或者更早的一个教育,给的就是一个架构,这个架构是不能忘的,也是不能错的。就像人的骨骼发育,如果骨骼没有长好,后来身体就会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用简单的概念去讲很大的道理,都是一种大道至简。所以和小孩子一起读书,让我领悟到:

成人在生活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的时候,要想办法简化,回到问题的本质去看待,事情就变简单了。

 


“成为孩子”是很多大哲学家的主张



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多次提到“成为孩子”的概念。


Image

第十章“能如婴儿乎”,第二十章提到“若婴儿之未孩”,第二十八章“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圣人皆孩之”,这里的圣人指的是有道之人、大师,他们都有如婴孩般淳朴的状态。

 

老子以婴儿为喻,告诉悟道者,人应该保存自己的原始纯朴状态,如此才能“得道“,有所收获。

 

有一位互联网工作的朋友,是一位70后职业经理人,辞职后去环游世界。本来以为就是旅行,但是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接触了冥想和灵修,人生也就开悟了。如今他每天快乐得像个孩子一样。有些人还不太理解,哪有那么多开心事。其实他这是精神境界又重回婴孩的质朴状态,净化后的心灵让他能感受到“灵性”的旨意,看清万物,世俗的烦恼也就没有了。现在,他每天就想着如何为这个世界做贡献,有点像现代的“济公”。


柏拉图在著名的《理想国》一书里谈到教育时说:

教育是最终要让人有美德,有善意。

这位朋友就做到了。


Image

这位朋友最近在欧洲的塞尔维亚Tara国家公园,Zaovine湖滨停留,在海拔一千零五十米的地方,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晶莹的朝露,悦耳的鸟鸣相伴,白天散步听音乐冥想,晚上点起火炉喝蜂蜜读书。


除了老子之外,孟子也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就是说能成就大事的人物,总会有善良、纯朴、率直和热爱生命的人格品质。


不止是我们中国的思想家,德国哲学家尼采也有关于孩子的一段经典论述。


Image

尼采是德国的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图为挪威画家蒙克笔下的尼采,他一直视尼采为偶像。


尼采在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里讲过精神的三段变化,即精神怎样变为骆驼,骆驼怎样变为狮子,最后狮子怎样变成孩子。


骆驼代表忍辱负重,需要被动地听命于别人的安排。狮子则是把被动变为主动,一切由我主动争取,我为自己负责,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毁灭性。孩子则是最完满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我是”的自我肯定与生命蓬勃的状态。


孩子也就是尼采学说里“超人”的象征,孩子是具有重生与创造能力的人类意识的最高境界,一个纯能量的意识,孩子的生命是质朴归一的。


他的原话是:

“孩子是纯洁,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开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

是的,为了称作创造的这种游戏,我的兄弟们,需要一个神圣的肯定:

这时,精神想要有它自己的意志,丧失世界者会获得它自己的世界。

这张图是我在16岁时,读尼采后,即兴画的钢笔画


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无不都是在孩子的身上发现了在成人社会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很容易丢失的东西—— 童心、初心。

 


教育的目的是回归本性



前文我们提到的《生命中不可错过的智慧》这本书,提出的观点很新颖,所以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冠军。但他的哲学思想是来源于西方文明最经典的哲学著作,由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写的《理想国》一书。


柏拉图在书里说: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学前时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的灵魂在游戏中被塑造成型,并在长大成人过程中,逐步变得更加完善。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is right training in the nursery. The soul of the child in his play should be trained to that sort of excellence in which, when he grows to manhood, he will have to be perfected.


此外他还提到,学习过程是唤醒记忆的过程。智慧不是后天,不是无中生有,它一直藏在我们的灵魂里,学习就是触动和唤醒沉睡的智慧,让它明朗起来。听起来很让我赞同。


Image

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自画家拉斐尔的作品——《雅典学院》,画的内容是哲学家和学者们围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亲密交谈的场景。



填鸭式教育可以短期让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但长久来看,对孩子的灵性产生伤害。知识没有灵魂,没有思考,其实也很难有所作为。


好的教育更多是引导,促使孩子们踏上寻找生命本身的旅程。

这种历程是广阔的、自由的、自然的、灵性的一种表现,没有很多桎梏。其实就是是一种向着童心的回归。

美国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B.F.Skinner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剩下的东西不是做过的试题或考试的分数,而是大道至简的宇宙法则,以及知识内化成的认知提升。这种提升会帮助人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做出方向性的判断。


所以,

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增加智慧。

教育方法的登峰造极是大道至简,让人们回归到最本真、最纯粹的本性中:那就是真善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