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封信是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曾国藩从自己在山东济宁的官署写给身在湖南老家的四弟曾国潢,以及赶往湖北武昌奔赴湖北巡抚任上的九弟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着重谈及了“为官之道”。
白话文
澄弟、沅弟左右:
三月十八日接到沅弟二月二十八日从长沙河岸边寄来的一封信,二十二日接到澄弟二月二十二日寄来的一封信,信中所言均已悉知。沅弟你定在十七日接受湖北巡抚的官印,走马上任。这会想必已经正式上任好几天了吧!
督抚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而且近来又是多事之秋,做地方长官就更加不容易了。必须要招募好士兵,筹备好粮饷。招募好士兵就要担心可能会打败仗而被人参奏,筹备好粮饷则要开始害怕,可能会被地方百姓误认为是在搜刮钱财而招致怨恨,这两种行为都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坏的名声。那些导致众人议论纷纷,民怨沸腾而被参奏的人,往往是由于用人不当。弟弟爱好广泛又好面子,一直以来用人都十分的草率,同时还有用人泛滥的毛病。你以后选拔下属最好慎重一些,挑选真正有才干的人,改正自己草率的缺点。少安排一些人,纠正自己用人太滥的毛病。身居高位而资历尚浅的人做官,一定要记住,待人的态度贵在温和恭敬,同时内心贵在保持谦卑。普天之下善于办事、明白道理的人才,而我们却不熟悉、不了解的有太多太多了,千万不要有自满自矜的想法。用人不能草率,内心也不能自满,这两点把做官的道理彻头彻尾的讲明白了,做到这两点大概可以免于渎职获罪、遭难,不至于落下一个败坏名声的下场。这是非常重要的嘱咐,弟弟你一定切记,千万不要把我上面的话当成耳旁风而忽略了。
陈筱浦不愿意到湖北去,他本来是个擅长处理盐政事务的优秀人才,但对于行军打仗、任免官员的事情恐怕不太擅长,我这里也没有别的擅长润色奏折的好师爷了,我建议你还是请子密到你那里去,他写的文章能把事情和道理都能讲清楚,文笔也还算精细、恰当。除了奏折之外,弟弟还应该在找一个给自己起草书信的师爷,能把事情说明白,能够把握好给不同官员通信的分寸即可。
这里的战况大概是这样的,二十一日的时候我已把朝廷对奏疏的批复转寄到九弟你那里,此外还有一封密信,也抄了一份寄到你那里,让你看一看。我答复张子青的信也抄了一份寄给你查阅。
纪泽母子等到四月中旬的时候大概可以抵达湖北,纪鸿就让他留在弟弟的官署中读书吧,其他人送回湖南比较好一些。科三嫂子的病已经痊愈,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开心,顺便向你问好!
结语
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指出,在官场行走,尤其是身居督抚之类的要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用人是否恰当。曾国荃最大的问题在于“好博而面软”。用通俗点的话讲就是,喜欢的太多,又太好面子。所以常常会随自己的喜欢而轻易任命下属,有用人草率,泛滥的毛病,因此,针对他的毛病,曾国藩提出,曾国荃以后要“慎用”、“少用”人。同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目空一切,不能因为自己的自大而导致人才的疏远。用曾国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这十个字是曾国藩告诉九弟曾国荃的“为官之道”,也是这封信的关键所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