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91【公元227年】蜀汉帝国丞相诸葛亮准备率大军进驻汉中 临行上书《前出师表》

资治通鉴691【公元227年】蜀汉帝国丞相诸葛亮准备率大军进驻汉中 临行上书《前出师表》

00:00
11:52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二二七年.丁未

1春季,东吴王国(首都武昌【湖北省鄂州市】)解烦部队司令(解烦督)胡综(二二二年,刘备东下攻击东吴时,孙权因全国兵力太少,命胡综到各地征集丁壮,得到六千人,命名“解烦”,大概是“解除烦恼”之意)跟番阳郡(江西省鄱阳县)郡长周鲂,联军进攻变民首领彭绮,擒获。


最初,彭绮聚众起兵(参考前年【二二五年】十二月),宣称是正义之师,归附曹魏帝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讨伐东吴王孙权。曹魏帝国认为如果乘此机会向东吴王国进攻,一定会有收获。曹魏帝(二任明帝)曹叡(本年二十四岁)询问政府立法署长(中书令)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人孙资,孙资说:“番阳郡地方团队,前后有数次举兵起义,可是,人数太少,谋略太陋,不久就告溃败。从前,文皇帝(曹丕)曾经秘密研究敌人形势,洞口(安徽省和县南长江渡口)之役(参考二二二年十一月),我们斩杀敌人一万人左右,俘获船舰千余艘;可是,只几天时间,他们的人跟船就又会合在一起。我们围困江陵(湖北省江陵县)时(参考二二三年二月),孙权只剩下一千数百人卫士,驻防东门,情势如此窘迫,并没有引起他们国内土崩瓦解,说明他们法令已纳入正轨,上下相依,人民向心力很强。用此预测彭绮,恐怕他还没有资格成为孙权的心腹大患。”本年,彭绮果然败亡。


2二月,曹魏帝曹叡在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给娘亲甄洛建筑墓园(甄洛在邺城被迫自杀)。宰相(司徒)王朗前往视察工程进度,看到人民痛苦,而曹叡仍不停地大肆兴建宫殿,遂上书劝阻说:“从前,姒文命(大禹)打算拯救天下的灾难,故意使他的宫殿十分简陋,衣服饮食也十分节俭。姒勾践为了加强御儿(浙江省桐乡市西南崇福镇)边疆的防务,对自己及家属,约束克制,并推广到全国。西汉王朝的刘恒(文)、刘启(景),打算弘扬祖先伟大的勋业,连价格仅二千两黄金的高台都不肯浪费,而且只穿黑色丝绸(参考前一五七年)。


霍去病不过一个中等材料的将领,尚且知道匈奴还没有消灭,不治家产房舍(参考前一一九年)。大计方针如果指向远方,就必须省略眼前的享受;全力对付外国的时候,就必须国内节俭。而今,建始殿前面,足够容纳朝会时的文武百官;崇华殿后面,足够容纳宫廷妃妾;华林园(芳林园)、天渊池,也足够摆设筵席,游乐欢宴。不妨先筑成基础,修建城垣,其他工程,都延后到丰收之年。现在专心劝导耕田,重点集中农业,并加强军事训练,则人民富庶,兵力强大,敌人自然臣服。”


3三月,蜀汉帝国(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丞相诸葛亮(本年四十七岁)准备率大军进驻汉中郡(陕西省汉中市),任命秘书长(长史)张裔、军事参议官(参军)蒋琬,负责主持大本营留守府。临出发时,上书(《前出师表》)给蜀汉帝(二任)刘禅(本年二十一岁)说:
“先帝(刘备)开创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便中途逝世。而今,天下分裂为三个独立国家,而我们益州(四川省及云南省——即蜀汉帝国版图)更是民穷财尽,百业萧条,这正是危急存亡的关头。然而,负责捍卫国家的官员,在内部勤劳奋发,毫不懈怠;忠义的志士,在疆场杀敌,舍生忘死;都只因身受先帝特别恩遇,而全部回报给陛下(刘禅)。所以,陛下应广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先帝的恩德,发扬光大;使志士的豪气,更加恢弘。不可以自己轻视自己,引用跟事实不符合的譬喻,用来阻塞忠良的规劝。


“宫廷和政府,虽是两个单位,却是一个整体。赏罚、奖惩、擢升、贬谪,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发现作奸犯科之徒,或发现忠诚善良之士,都应交付有关机关,讨论如何惩罚,或如何奖赏,用以显示陛下的公平和明察,不应该因为私心之故,使宫廷跟政府执法时,有两种标准。
“高级咨询官(侍中)郭攸之、费祎,禁宫咨询官(黄门侍郎)董允等,都是人才,纯洁忠贞,先帝特地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无论大小,全都跟他们磋商,然后实施,必能够弥补缺失,有所裨益。将军向宠,性情和平,是一位军事专家,曾经受过考验,先帝赞扬他的能力(猇亭之败,只向宠率领的军队保持完整),所以大家推举他当留守府司令官(督)。我认为军事方面的事,无论大小,都跟他磋商,然后实施,必能够使将领和睦,优秀的和拙劣的,各有恰当安排。

“亲近贤才,疏远奸佞,使西汉王朝兴隆;亲近奸佞,疏远贤才,使东汉王朝瓦解。先帝在世之时,每跟我谈到此事,没有一次不叹息痛恨桓帝(刘志)、灵帝(刘宏)。高级咨询官(侍中)郭攸之、费祎,政务署执行官(尚书)陈震、丞相府秘书长(长史)张裔、军事参议官(参军)蒋琬,都是忠贞纯正,能为国家死节的志士,盼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两汉王朝的复兴,可以计日而待。
“我本是一介平民,在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耕田务农,乱世之中,只求保全性命,不求扬名群雄。先帝不认为我出身卑贱,亲自屈驾三次,到舍下草屋之中,垂询当世时势。使我衷心感激,愿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天翻地覆,而就在大军溃败之际,危险疑难之时,我接受任命;从开始到今天,整整二十一年。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在逝世时委托我国家大事,受命之后,夜以继日,心情沉重忧虑,深恐没有成绩,那将伤害先帝,认为他缺乏知人之明。所以,五月盛暑,南渡泸水(金沙江),深入寸草不生的蛮荒。而今,南方已经平定,武装部队已经训练完成。自应激励三军,向北讨伐,平定中原。我当尽全力,铲除邪恶,消灭叛逆,使两汉王朝复兴,返回旧都(洛阳),这正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本分。至于行政措施,斟酌利害,竭进忠言,则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本分。


“请陛下授我全权,讨伐叛贼,复兴王朝,如果没有成绩,就处罚我,祭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疏忽失职,就应该责备他们,显明他们的罪过。陛下也应不断检讨,访问垂询什么是正道,采纳忠良们正当的建议,深思先帝的遗诏;能够如此,我已受恩,不胜感激。而今,就要远离,面对奏章,流泪涕泣,不知所言。”


大军遂即出发,进驻沔水(汉水上游)北岸阳平关(陕西省勉县西)石马城(即阳平关)。


诸葛亮延聘广汉郡(四川省广汉市)郡长姚伷当丞相府秘书(掾);姚伷推荐不少文武官员。诸葛亮赞扬说:“对国家最大的忠心,使国家受到最大的裨益,莫过于推荐贤才。推荐的人在推荐时,往往受自己偏好局限。而今姚伷推荐的人,有刚有柔,有文有武,可以说博学正道。但愿各位秘书都以姚伷的做法作为榜样,完成我的盼望。”


资治通鉴原文 

世祖文皇帝下太和元年(丁未,公元二二七年)


春,吴解烦督胡综、番阳太守周鲂击彭绮,生获之。初,绮自言举义兵,为魏讨吴,议者以为因此伐吴,必有所克。帝以问中书令太原孙资,资曰:“番阳宗人,前后数有举义者,众弱谋浅,旋辄乖散。昔文皇帝尝密论贼形势,言洞浦杀万人,得船千数,数日间,船人复会。江陵被围历月,权裁以千数百兵住东门,而其土地无崩解者,是有法禁上下相维之明验也。以此推绮,惧未能为权腹心大疾也。”至是,绮果败亡。


二月,立文昭皇后寝园于鄴。王朗往视园陵,见百姓多贫困,而帝方营修宫室,朗上疏谏曰:“昔大禹欲拯天下之大患,故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勾践欲广其御儿之疆,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汉之文、景欲恢弘祖业,故割意于百金之台,昭俭于弋绨之服;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也。今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若且先成象魏,修城池,其馀一切须丰年,专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民充兵强而寇戎宾服矣。”


三月,蜀丞相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使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留府事。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端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炁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北阳平石马。


亮辟广汉太守姚伷为掾,伷并进文武之士,亮称之曰:“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尚。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愿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出师表当学生的时候学习过,现在年快半百,再次阅读,感受又不一样! 年轻时读出师表,感觉就是一腔的奋勇,要恢复汉室,报答先帝的嘱托! 现在再读,则感觉到了诸葛亮自己独掌军政大权后的小心翼翼,表明自己并没有独掌大权的心思!另外安排自己外出后,刘禅遇到事情和谁讨论商议的问题! 人年纪大了,思考的方式和心境也有所改变,真是自然的规律呀

  • 每周文听武说

    好听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