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晚读》第13期 《论语导读》学而第一1.13

《江汉晚读》第13期 《论语导读》学而第一1.13

00:00
10:54
大家好!
欢迎来到《江汉晚读》,今天我们诵读鲍鹏山先生编著的《论语导读》
《论语》学而第一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 失其亲,亦可宗也”

今译——
有子说:“给人承诺,要适宜恰当,这样许下的诺言才能兑现。对人恭敬,但要合乎礼,才可免受耻辱。有事依靠亲近的人,(这种做法)也可以参照学习。

”注释——
1.近:符合,接近。义:此处同“宜”,适宜,适当
2.复:兑现。
3.远:远离,避免,免去。
4.因:依靠,凭借。宗:参照,仿照,学习。

导读——
这一则又是有子讲的话,《论语》第一章总共十六则,他一个人就占了三则,可见,他的地位在孔门弟子中确实是非同一般。我们看有子在这一则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这一句讲的是说话做事的“度”,就是说一个人在说话做事时,不要轻易给人承诺,在许下诺言时,要充分考虑兑现的可能性,有没有超越客观条件和自身的能力。如果适当,当然可以兑现;否则,就变成说大话、说空话,最终不能兑现,一旦不能兑现那就不诚信了。我们常说,说话要留有余地,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如果因为判断失误对人许下诺言,但事后发现是错误的,不符合正义,那我们能不能硬着头皮兑现这个错误的诺言呢?当然不能。诚信固然是一个很优秀的品格,但它也受到相应的约束,这个约束就是义。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就是说许下诺言后不论是非曲直一定守信,做事不管结果好坏一定要做到底,这样的人是象石头一样冥顽不化,不知变通的小人。孟子也讲过:“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一个真正的大人君子并不是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做事一定要做出结果,他考虑的是,我说的话合乎道义吗?我许下的诺言是正当的吗?是正当的当然要兑现;如果发现是错误的,那就应该改弦易辙,这叫知错就改。任何一种道德原则,任何一种价值都有它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义。比如信义;忠义,忠很好,愚忠就错了;孝义,孝很好,愚孝就错了;仁义,仁很好,如果仁得像东郭先生就错了;还有礼义,不符合义的礼是非礼;道义,不符合义的道就不是正道。义应该是对所有道德品质进行判断的标准,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是否恰当。义不仅是道德也是智慧。在《论语》里,孔子和子张都说过一句话:“见得思义。“比如,当你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你要想一想一个义字。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对人要恭敬,但不能超过了礼的范围,超过了礼的范围就会丧失自尊。比如,对领导的恭敬,不能超过对父母的恭敬。有子之所以强调“恭近于礼“,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看到,恭太容易变得自卑,变得奴颜媚骨。现实也一再展现这样的百态人生。齐桓公手下有一个叫开方的人,背弃自己的祖国和父母到齐国侍奉齐桓公。齐桓公很感动,觉得开方很不错,对自己很忠心。管仲说:一个人对君王的尊重超过了对自己父母得尊重,这是违背礼的,这种恭敬超过了礼的约束,这个人不是好人。还有一个叫易牙的人,因为齐桓公曾经说:这个世界上我什么肉都吃过,只有人肉没有吃过了。易牙为了表达对齐桓公的恭敬,不惜把自己的儿子蒸熟了送给齐桓公吃。齐桓公竟然很感动。管仲说,这个人的恭敬已经完全彻底地违背了基本的礼的精神,这个人不是好人。历史最终证明了管仲的判断,齐桓公就死在这两个人手里。当一种恭超过了礼的规范和约束时,要么是自我人格的坍塌;要么就像开方和易牙一样别有用心。
第三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人生的道路上,难免碰到困难和挫折。有困难找亲人,有问题找朋友,亲人和朋友是你最信得过的人。他们会给你帮助,会给你安慰。当你有苦闷的时候,有解不开的心结的时候,请你回到亲人身边寻求安慰;去找一个你信得过的朋友倾诉。在他们的安慰中,在他们的倾听里,你的痛苦会减轻;并且,他们会给你很多好的建议,让你走出困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