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晚读》第7期《论语导读》 学而第一1.7

《江汉晚读》第7期《论语导读》 学而第一1.7

00:00
06:43
大家好!
欢迎来到《江汉晚读》,今天我们诵读鲍鹏山先生编著的《论语导读》

《论语》学而第一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今译——
子夏说:“一个人,选择妻子看重其贤德,不看重其色相;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服事君上能献出生命;和朋友结交,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注释1.子夏:姓ト,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在《论语》中,子夏是第三个出现的孔门弟子,其地位可见一斑,子夏是孔子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2.贤贤:第一个“贤”是动词,表示推重,尊崇;第二个“贤”是名词,贤德。
3.易:轻视,不看重。
4.致:奉献。

导读—— 子夏在这里讲了四种常见的关系:夫妻、父子、君臣、朋友。
“贤贤易色”,是说,选择妻子、结交朋友首先要看其是否贤德。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奉父母,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尽力去做,竭尽所能。
人的能力有大小,看一个人是否孝顺父母不能看他做了什么,要看他是否有一份孝心,是否尽心竭力。就是古人说的“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事君能致其身” ,这句话,如果理解为服事君上能献出生命,那就与孔子时代的父子观和君臣观不相符合;郭店楚简《六德》中有一句话“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说的就是在父亲与君主之间,二者必选其一的话,应该选择父亲,服事父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两句有理解为君主的地位在父母之上的可能,这是个小小的遗憾,也正是子夏与孔子的区别。
如果能将“事君能致其身”理解为
为了国家,在国家的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就更好一些。
人生“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这里子夏讲了四种。娶妻交友更重其贤德;服事父母尽心竭力;对待朋友,言而有信;对待国家临危授命。
孔子创办私学之后,相当于在五种关系之外给我们拓展了另外两种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孔子创办私学,做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专任老师,他有教无类,召集一大批学生在他的门下学习,师生关系就形成了,这批学生也就成了同学关系。
后来我们发现除了五种人伦关系之外,在人生中最好相处,也很重要的人生依靠和人生资源就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确实要拜孔子所啟。
一个人,能做到子夏所说的这些,他已经摆脱了自然本性中的一些低级趣味和自利倾向。能摆脱不良的东西,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当然是修养的结果。有了这些道德修养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没有学习过呢?

成语——言而有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