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86【公元223年】孟获煽动各地蛮夷叛变 诸葛亮只加以安抚 专心推广农业

资治通鉴686【公元223年】孟获煽动各地蛮夷叛变 诸葛亮只加以安抚 专心推广农业

00:00
10:09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诸葛亮曾经亲自校阅公文、检查账目,主任秘书杨颙,一直走到桌前,进言说:“国家有一定的制度,官员职权分明,不允许上下侵犯。请问明公用一个家庭作为例证:主人教奴仆耕田,教婢女烧饭,教雄鸡早晨啼鸣,教狗吠咬盗贼,牛去载重,马去长途跋涉。这样的话,财产没有浪费,所追求的都能满足,从从容容,高卧堂上,每天只不过吃饭饮酒就够了。

忽然间,有一天,他打算所有工作全由他一个人来做,不再交付别人,于是,四肢劳苦,事务烦琐,身心疲惫,精神枯竭;结果,每一件事都做不好。并不是他的智慧能力不如奴婢鸡狗,而是他不能了解分工的精义。所以,古人说:‘坐在那里探讨国家大事,称为三公;站起来执行三公的决策,称为士大夫。’丙吉不过问街上死人,而忧虑牛只发喘(参考八八年注),陈平不知道全国粮食出入的数目和价格,而说:‘自有负责人。’(参考前一七九年)他们都深刻了解分工的精义。而今,明公负责国家大事,却亲自核算校对文书账目,整天汗流浃背,岂不是过度辛苦!”诸葛亮表示感谢。后来,杨颙逝世,诸葛亮哭泣三天。


7六月十七日,曹魏帝国任城(威)王曹彰逝世。


六月二十七日,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魏寿(肃)侯贾诩逝世。


8 曹魏帝国大水成灾。


9东吴王国(首都武昌)平东将军贺齐,袭击曹魏帝国所属的蕲春郡(湖北省蕲春县),俘虏郡长晋宗后撤退(晋宗本是东吴王国将领,叛降曹魏,曹魏帝国任命他当蕲春郡郡长)。


10最初,蜀汉帝国所属的益州郡(云南省晋宁县东晋城镇)地方土豪雍闿,斩杀郡长正昂(正,姓);通过东吴王国所属的交趾郡(越南河内市东北北宁府)郡长士燮,归附东吴。后来,又把新任郡长、成都人张裔生擒,送给东吴。东吴任命雍闿当永昌郡(云南省保山市)郡长。蜀汉帝国所属永昌郡政府人事官(功曹)吕凯、秘书长(府丞)王伉,率军封锁边界,雍闿不能前进;于是命同郡人孟获,煽动各地蛮夷;各地蛮夷遂纷纷起兵响应:牂牁郡(贵州省福泉市)郡长朱褒、越巂郡(四川省西昌市)蛮夷酋长(夷王)高定,先后叛变,归附雍闿。


诸葛亮因为国家新遭大丧(刘备逝世),对这些叛变集团,一味加以安抚,不采取军事行动;只专心推广农业,关闭边境所有关隘,使人民得到休息,并积蓄粮秣,准备以后使用。


11秋季,八月十一日,曹魏帝国擢升司法部长(廷尉)钟繇当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总弹劾官(治书执法)高柔代理司法部长。这时,三公没有什么事,而又很少参与国家政务。高柔上书说:“三公是辅佐皇帝的高级官员,国家的栋梁,人民瞻望的对象。既把他们放在三公高位,却又不让他们处理政事,他们就也乐得修身养性,不作任何建议,这显然不是政府尊崇他们的本意。政府任命大臣,是要他们对困惑的国事提供意见。古代,无论是刑事案件或政治措施,一旦发生疑难,就在‘槐棘堂’共同讨论(按照《周礼》:议事堂左边设三棵槐树,摆下三公座位;右边设九棵棘树,摆下部长级官员【孤卿大夫】座位。


为什么要设槐棘?郑玄解释说:“‘槐’音‘怀’,意思是关怀参与的人。‘棘’,木质是红颜色,而外面又有刺,象征忠心耿直。”古代审问官司时,公堂设在棘木之下,就是此意)。从今以后,政府有刑狱大事以及政治疑难,最好多向三公询问意见。三公在每月一日、十五日朝见时,陛下也可以延请他们到跟前,讨论得失,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反应,才可以补充陛下的听闻,扩大教化。”曹丕高兴地采纳。

八月十五日,曹丕在荥阳郡(河南省荥阳市)打猎,乘势向东游逛。


九月十九日,抵达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


12蜀汉帝国政务署执行官(尚书)义阳人邓芝,建议诸葛亮说:“而今,主上幼弱,又刚坐上尊位,应该派出使节,跟东吴恢复邦交。”诸葛亮说:“很久以来,我都在考虑这件事,只是得不到适当的人选。今日,我终于得到。”邓芝问那人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你!”遂派邓芝以皇家警卫指挥官(中郎将)身份,前往东吴王国聘问。


冬季,十月,邓芝到达武昌(东吴首都·湖北省鄂州市)。这时,东吴国王孙权仍没有跟曹魏帝国完全断绝,正狐疑不安,不敢决定是不是接见邓芝。邓芝直接上书给孙权,说:“我今天来此,也是为了东吴的利益,不仅是为了蜀汉的利益。”孙权遂跟邓芝见面,说:“我诚心诚意的打算跟贵国重修旧好,可是又怕你们皇帝幼弱,国土太小,而又受到逼迫,将被曹魏乘机侵犯,不能保全。”邓芝回答说:“贵我两国,占有四个州的广大地区(荆州、扬州、交州、益州)。


大王是当世英雄,诸葛亮也是一代豪杰。蜀汉有重重险要,固若金汤;东吴有三条江河(长江、汉水、濡须水)作为保障。集合两国长处,好像嘴唇和牙齿,密切依靠。进可以吞并天下,退可以造成鼎足三分的形势,这是自然之理。大王如果归附曹魏,曹魏必然盼望大王到京师朝见,其次也会要求太子前往充当侍卫(人质);如果拒绝,他们就振振有词,讨伐叛逆,而蜀汉大军再顺流东下。万一呈现这种情况,长江以南之地,不会再为大王所有。”孙权沉默不语。很久很久,说:“你分析得对。”遂跟曹魏决裂,专心跟蜀汉联合(去年【二二二年】十月,孙权建立年号,跟曹魏断绝关系,且曹魏大军已经发动过一次攻击。邓芝今年晋见孙权时,史书却说仍跟曹魏没有决裂,时间上似有失误。此事可能发生在去年)。


13 本年,蜀汉帝刘禅立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当皇后。

资治通鉴原文 

伟度者,亮主簿义阳胡济也。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

六月,甲戌,任城威王彰卒。

甲申,魏寿肃侯贾诩卒。

大水。

吴贺齐袭蕲春,虏太守晋宗以归。

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秋,八月,丁卯,以廷尉钟繇为太尉,治书执法高柔代为廷尉。是时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柔上疏曰:“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诚非朝廷崇用大臣之义,大臣献可替否之谓也。古者刑政有疑,辄议于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特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有补起天听,光益大化。”帝嘉纳焉。

辛未,帝校猎于荥阳,遂东巡。九月,甲辰,如许昌。

汉尚书义阳邓芝言于诸葛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即尊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以中郎将修好于吴。冬,十月,芝至吴。时吴王犹未与魏绝,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吴王见之,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亦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吴王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绝魏,专与汉连和。

是岁,汉主立妃张氏为皇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许多创业人士,特别是新创业的,总是特别喜欢事必躬亲,什么事都插一手!仿佛任何事没有他指导,就办的不稳妥! 这样的公司规模小一点还好,如果规模大了,那就真的是把这个事必躬亲的领导能累死!诸葛亮也是一样,可能是个人的责任心太强,也可能是工作精力特别旺盛,喜欢事事关心! 但是这样就会产生问题,一个是事情太多了,根本处理不过来,人毕竟不是机器,处理能力是有上限的!另外一个就是下面的人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会减弱,毕竟上面有个这样的领导,有什么事就汇报就好了! 所以创业者真的不要学这个事必躬亲的诸葛亮!

  • 昵称包含敏感词请修正

    七擒七纵有其事?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