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88【公元225年】孙权擢升祭祀部长顾雍当丞相 诸葛亮七擒孟获

资治通鉴688【公元225年】孙权擢升祭祀部长顾雍当丞相 诸葛亮七擒孟获

00:00
11:07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二二五年.乙巳

1春季,二月,曹魏帝国(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下诏,任命陈群当镇军大将军、随驾总司令、主管御营机要(录行尚书事);司马懿当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负责中央留守府(后台)文书处理(督后台文书)。
三月,曹魏帝(一任文帝)曹丕(本年三十九岁)前往召陵(河南省漯河市),挖掘讨虏渠(流经漯河市。准备攻击东吴王国)。
三月二十八日,曹丕前往许昌。


2曹魏帝国并州(山西省中部)州长(刺史)梁习攻击鲜卑部落(内蒙古东部中部及以北地区)酋长轲比能,大破鲜卑部众。

3蜀汉帝国(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丞相诸葛亮(本年四十五岁)率军南下,对南中(云南省)叛乱集团首领雍闿等采取行动。军事参议官(参军)马谡送出数十里。诸葛亮说:“多年以来,我们虽然在一起不断共同制定策略,但今天仍要请你指教。”马谡说:“南中仗恃路途遥远,山川险阻,叛乱不服,为时已久。今天把他们击败,明天他们又反。你正准备集中全国之力北伐,跟强大的敌人周旋。蛮夷了解政府内部空虚,叛乱的时间就越提前。如果全部屠杀,以求永绝后患,既失去仁爱之心,而且又不可能把他们仓促之间完全消灭。军事行动,攻心是上等谋略,攻城属于低级层次;心理作战是上等谋略,沙场作战是低级层次,但愿你能使蛮夷心服。”诸葛亮听信他的建议。马谡是马良的老弟(马良死于五谿地区,参考二二二年八月)。


4闰三月二十四日,曹魏帝曹丕,率领水军舰队再度攻击东吴王国,命文武百官出席御前会议讨论。总监察官(宫正)鲍勋劝阻说:“王师屡次出征,始终不能战胜,原因是东吴跟蜀汉,唇齿相依,仗恃山川险阻,我们难以攻克。去年(二二四年),御舟在长江中漂荡,几乎被隔绝在南岸。陛下身陷危境,臣属们胆都吓破,当时,皇家祭庙几乎倾覆(指曹丕可能淹死或被俘),可以作百世的鉴戒。而今又率军袭击遥远的敌人,每天要消耗黄金千斤,势将使中国(曹魏)破产。狡狯的敌人正在展示他们的威风,我内心认为不可以兴兵。”曹丕大为震怒,把鲍勋降级成总弹劾官(治书执法)。鲍勋是鲍信的儿子(鲍信,参考一九○年正月)。


夏季,五月二日,曹丕抵达谯县(豫州州政府所在县·安徽省亳州市)。
5东吴王国(首都武昌)丞相、北海郡(山东省昌乐县西)人孙邵逝世。
最初,东吴王国要选任宰相,大家一致推荐张昭。东吴王孙权(本年四十四岁)说:“方今国家多事,官位高时,责任也跟着重大,不是优待大臣的办法。”现在孙卲逝世,文武百官再推荐张昭,孙权说:“我怎么不敬爱张昭?只不过丞相的职务,太过繁重,而这位先生的性情刚强激烈,他所作的建议,万一我不能接受,一定会有怨恨之情,对他没有益处。”


六月,孙权擢升祭祀部长(太常)顾雍当丞相、主管政府机要(平尚书事)。顾雍这个人,性情沉默,不多说话,举动适合时宜。孙权曾经赞叹说:“顾雍不说话则已,一说话一定抓住要点。”到了筵席上饮酒欢乐的时候,左右唯恐孙权酒后有什么失礼的举动,可是顾雍却坚持非晋见不可,是以孙权不敢特别纵情肆意,因此常说:“顾先生在座,使人不快乐。”


顾雍受到的尊重,往往如此。最初,顾雍兼政务署长(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接受封爵后回家,家人仍不知道,后来才听说,不禁大吃一惊;等到担任宰相,所选任的文武官员,都用各人的才能做标准,心中不存成见。顾雍时常到民间访问,遇到对政治有益的事情,就秘密向孙权报告。如果孙权采纳,就把这项主动发掘问题的功劳,归美于孙权;如果孙权不采纳,顾雍始终不会泄露一字,孙权因此对他非常倚重。然而,在金銮宝殿上有所陈述,面色和态度虽然十分恭顺,可是却坚持公正。军国大事的得失,除非亲眼看见,决不批评。


孙权曾经命立法官(中书郎)到顾雍那里请教若干疑难,如果跟顾雍的意思相合,可以施行,顾雍就跟他一起研究,反复讨论,摆下酒席;如果跟顾雍的意思不合,顾雍就面目严肃,一语不发,也没有任何招待。立法官回去后报告孙权,孙权说:“顾先生高兴,事情可以实行;顾先生不说话,事情一定有问题,我当再加考虑。”江防将领都想建立功业,报效国家,很多人拟具计划,建议向曹魏帝国发动突击。孙权询问顾雍。顾雍说:“我曾经听说,兵法上反对贪图小利,他们的建议,不过为了个人的利益,专求表现,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陛下应该禁止。如果不能宣扬国威,使敌人受到损害,则任何建议,都不应采纳。”孙权听从。

6曹魏帝国利成郡(江苏省赣榆县西)政府军蔡方等叛变,斩郡长徐质,推郡人唐咨做首领。曹魏帝曹丕命骑兵指挥官(屯骑校尉)任福等讨伐平定。唐咨从海道南下,投奔东吴王国,东吴任命唐咨当将军。


7 秋季,七月,曹魏帝国封皇子曹鉴当东武阳王。


8 蜀汉帝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到达南中,连战连胜。


诸葛亮大军从越巂郡(四川省西昌市)进入,斩雍闿、高定。分别派遣降军区(总部设味县【云南省曲靖市】。,音lái【来】)司令(
降督)益州郡(云南省晋宁县东晋城镇)人李恢从益州郡(此时李恢驻平夷【贵州省毕节市】)南进,大本营警卫司令(门下督)巴西郡(四川省阆中市)人马忠从牂牁郡(贵州省福泉市)南进。两路大军击破各县叛军后,跟诸葛亮会师。


孟获集结雍闿余众,继续抵抗。孟获素来受蛮夷和汉人的尊敬佩服,诸葛亮下令不准对他杀害,定要生擒。不久果然生擒,命他参观蜀汉兵团的营寨和阵地,问他说:“我们的军队怎么样?”孟获说:“过去因为不知道虚实,所以战败。而今参观你的营阵,如果仅只如此,我们取得胜利,易如反掌。”诸葛亮笑起来,释放孟获,命他卷土重来。经过七次生擒和七次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又要释放,孟获不肯再走,说:“你有上天的神威,南人(南中人民)从此不再造反。”诸葛亮遂挺进到滇池(益州郡郡政府所在县)。

资治通鉴原文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六年(乙巳,公元二二五年)

春,二月,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车驾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许昌,督后台文书。三月,帝行如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

并州刺史梁习讨轲比能,大破之。

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谡,良之弟也。

辛未,帝以舟师复征吴,群臣大议,宫正鲍勋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脣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覆,为百世之戒。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帝怒,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勋,信之子也。夏,五月,戊申,帝如谯。

吴丞相北海孙劭卒。初,吴当置丞相,众议归张昭,吴王曰:“方今多事,职大事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及劭卒,百僚复举昭,吴王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雍为人寡言,举动时当,吴王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吴王亦曰:“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初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

及为相,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吴王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军国得失,自非面见,口未尝言。王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相与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默不言,无所施设。郎退告王,王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王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王从之。

利成郡兵蔡方等反,杀太守徐质,推郡人唐咨为主,诏屯骑校尉任福等讨平之。咨自海道亡入吴,吴人以为将军。

秋,七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

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张昭的能力不足以当丞相吗?个人觉得是肯定有这个能力的,但是孙权的心目中,张昭就是不适合当丞相,所以他几次力排众议,不让张昭当丞相!用的原因也是非常可笑!一是说当丞相太累,心疼张昭;二是说张昭这个人性格有问题! 也许他说的是实情,但是个人觉得张昭肯定还是在某次重大政治事件中站错了队,导致孙权对他产生了偏见!有可能是赤壁之战时是不是要投降曹操,也有可能是东吴内部的某些政治分歧! 反正得罪了最高领导,还想着集团内部升官,无论是古今都是很难的!

  • 昵称包含敏感词请修正

    七擒七纵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