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85【公元223年】蜀汉帝刘备逝世 谥号昭烈皇帝

资治通鉴685【公元223年】蜀汉帝刘备逝世 谥号昭烈皇帝

00:00
09:18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最初,曹丕问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贾诩说:“我打算讨伐抗命的叛逆分子,统一天下。东吴、蜀汉,哪一国居第一优先?”贾诩说:“采取攻势的,军事第一;建立根本的,崇尚品德教化。陛下顺应天下,接受禅让,安抚全国上下,如果专行推广文化教育,等待时机成熟,削平他们割据,并不困难。东吴、蜀汉,虽是巴掌大的小国,但背有群山作为依靠,前有千水作为保护。刘备有英雄之才,诸葛亮善于治国;孙权知道敌我的虚实和优点弱点,陆逊精于大兵团作战。蜀汉据守险要,东吴利用江湖,都不是仓促之间,可以厎定。军事行动的原则是,先有取胜的把握,然后再发动战争,酌量敌人的力量,确定因应的方法,才能万无一失。

我内心预料,我们的将领中,没有一人是刘备、孙权的对手。即令陛下御驾亲征,天威相逼,也看不出必胜的迹象。从前,姚重华(舜)作‘武装舞蹈’(干戚舞),而苗民族归降(“干戚舞”,“干”是“盾牌”,“戚”是“大斧”。《周礼》:“舞有六种: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干舞就是兵器舞,也称武舞。古时舞蹈,有文武之分,文官执羽毛,武官执盾斧。《尚书·舜典》说,姚重华推广文化道德,在台阶两旁,分别举行文武舞蹈;七十天后,苗民族顺服)。我的意思是,当今应该先修明文治,然后再使用武力征讨。”曹丕不理,而大军竟无功而返。

4三月十九日,曹魏帝国全国最高统帅(大将军)、陈侯(忠侯)曹仁逝世(年五十六岁)。


5最初,蜀汉帝国汉嘉郡(四川省名山县北)郡长黄元,因不受丞相诸葛亮重视,听说蜀汉帝(一任昭烈帝)刘备患病,恐怕刘备一旦病故,诸葛亮可能对他不利。所以率领全郡叛变,纵火焚烧临邛城(四川省邛崃市)。这时,诸葛亮正到东方探望刘备,首都成都空虚,防卫单薄,黄元越发没有忌惮。益州人事官(治中从事)杨洪,报告太子刘禅,派将军陈忽、郑绰,讨伐黄元。大家认为,黄元如果不能进围成都,一定会由越巂郡(四川省西昌市)南下,盘踞南中(云南省)。杨洪说:“黄元性情凶暴,没有恩德信誉,怎么会有这种力量;充其量不过顺青衣江而下,盼望皇上(刘备)平安,自己捆绑,把性命交给皇上;如果发现有什么变化,就投奔东吴逃命而已。只须命陈忽、郑绰在南安峡口(四川省乐山市)阻截,就可以生擒。”黄元兵败,果顺青衣江东下。陈忽、郑绰把他捉住,斩首。


6刘备病危,命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命政务署长(尚书令)李严,当诸葛亮的助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能力,超过曹丕十倍,一定可以安邦定国,完成复兴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请辅佐;如果他没有这种才干的话,你可以代替他接收政府。”诸葛亮哭泣说:“我怎敢不竭尽全力,效忠国家,贞节不贰,一直到死!”


刘备又下诏给太子刘禅,说:“人,五十岁死亡,就不算夭折;我年已六十有余,还有什么遗憾?只是对你们兄弟,深为怀念。努力,


努力!不要因为小恶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小善而不去做。只有贤能和品德,可以使人敬服。你的父亲德行不够,不配你效法。你跟丞相(诸葛亮)共事,要侍奉他像侍奉你父亲一样!”


夏季,四月癸巳日(四月己未朔,没有癸巳),刘备在永安(重庆市奉节县东)逝世(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


陈寿曰:


刘备弘毅宽厚,明于知人,恩加部属,有刘邦的胸襟风度和英雄器宇。后来把国家以及孤儿托付给诸葛亮,心神都出至诚,诚然是君臣之间的至正大公,古今典范。刘备的权术谋略,不如曹操,所以基础也就比较狭窄。然而百折不挠,始终不肯屈居曹操之下,也是推测曹操的气量,必不能长久包容自己。他之不安于现状,不仅仅是夺取政治上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躲避灾祸。


丞相诸葛亮把刘备棺柩运回成都。任命李严当中央军事总监(中都护),留镇永安。


五月,太子刘禅登基(二任帝),年十七岁。尊穆皇后为皇太后,大赦,改年号建兴(之前是章武三年,之后是建兴元年。而本年同时又是曹魏帝国的黄初四年、东吴王国的黄武二年。真是鼓儿词上所说:“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我们使用“公元”工具,本年是二二三年,只有一个年,便十分清楚)。


封诸葛亮当武乡侯兼益州全权州长(牧);国事无论大小巨细,全由诸葛亮裁决。诸葛亮遂整顿政风,建立文武官员任职制度,修订法令规章。下令给他的部属,说:“高级助理(参署)的工作,重点在于集合大家的智慧,扩大忠贞的影响。如果厌恶小的事情,动辄躲避嫌疑,就难以深入了解,将因为疏忽缺失的缘故,造成很大的损失。


深入了解而有收获,那就好像在一堆破烂草鞋中,捡到珍珠。可是,人们却不肯尽心。只有徐庶,对这些事,从不懈怠;还有董和,担任这项职位七年之久,对于困难问题,甚至作十次讨论,一定在拟定可行的方案之后才来告知。各位如果能学到徐庶的十分之一,能学到董和的辛苦勤劳、尽忠国家,我就可以减少错误!”又说:“往年,我跟崔州平初交,屡次听到他指责我的过失;后来结识徐庶,又承他谆谆教导。之前,跟董和共事,他对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后,跟胡济共事,他对我有很多规劝。虽然我性情愚鲁,不能完全吸收;然而跟这四位先生,始终和好,这至少可以说明我决不会不喜爱直言。”胡济是丞相府主任秘书(主簿),义阳(河南省桐柏县东)人。

资治通鉴原文 

初,帝问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山阻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帝不纳,军竟无功。

丁未,陈忠侯曹仁卒。

初,黄元为诸葛亮所不善,闻汉主疾病,惧有后患,故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元益无所惮。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启太子遣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巂据南中。洪曰:“元素性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但敕曶、绰于南安峡口邀遮,即便得矣。”元军败,果顺江东下,曶、绰生获,斩之。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

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

五月,太子禅即位,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同样是后事问题,刘备和曹操的烦恼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 曹操有很多儿子,就是很多的有继承资格的人,而刘备就一个!曹操必须考察遴选,而刘备是没得选! 曹操的宗族能人猛将非常的多,所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大权旁落,毕竟宗族是儿子的靠山!而刘备则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被架空,最后只能学习周武王,把自己的儿子全权交给诸葛亮辅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诸葛亮个人的操守上面!最后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但是这样,诸葛亮不当权臣也不行了,还好刘禅对于掌握权力并不是过多的渴望,所以两者才能相安无事! 曹操和刘备对于后事的处理,对于我们现代人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