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人生有大爱无疆

第五课——人生有大爱无疆

00:00
31:24

大家好,我是刘雪枫,欢迎收听我的《治愈系贝多芬速成小课》


今天我们来欣赏贝多芬九部伟大的交响曲的“封顶之作”——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


从专业角度看,这是一部彻底的创新之作,它宏大的结构、各声部的交错关系、大胆的写作手法以及深刻的思想表现,已然屹立于西方交响乐作品的巅峰位置,为其身后的作曲家们所仰视,并且永远如此。对于作为音乐欣赏者的我们来说,这首最伟大的交响曲将永远被报以崇敬之情、感激之情。在我的爱乐生涯里,每当《第九“合唱”交响曲》的音乐响起,我都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这是要有怎样的一种灵感和心境,怎样的精神和意志,怎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可以谱写出如此俯仰宇宙气吞山河的音乐史诗呢?


对于优秀作曲家来说,他们往往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诸如音符的排列、和声的配合、曲式的构思、配器的精妙,再加上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看起来很简单的五要素,做起来特别是做好了,却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一听便高下立判。然而,贝多芬这最后一首交响曲却如同一部人生答卷,尽其所能地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狂热和直抒胸臆的渴望,用他极具力量感和饱含深情的笔触,将他音乐创作的超人才能,做了一次完美的终极总结。我曾经在我的第一个音频课程《雪枫音乐会》,对这首交响曲用了五节课的长度进行解读,今天,我们通过一节“小课”来赏析这部作品,也只能对每个音乐瞬间进行简明叙述,更多的是希望各位乐友在课后去聆听和感受它热情而神圣的音响效果。


距离贝多芬1812年完成的上一部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完成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亦即晚期,这一年是1823年,也就是说,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之间,相隔达11年之久。如果我们秉承传统观念,认为诙谐精妙的第八交响曲分量稍显不够,那么,第九交响曲与伟大的第七交响曲之间,则相隔了12年。所以,第九交响曲的诞生,可不仅仅是“慢功出细活”这么简单,它被酝酿之久、构思之缜密、创新之大胆,都被看成音乐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现象。地球人都知道,贝多芬在最后一个乐章,将康塔塔也就是带领唱的大合唱,与交响曲融合到一起,让著名的《欢乐颂》家喻户晓,以至于成为今天欧盟的“盟歌”。


D小调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由神秘的引子开始到汹涌澎湃的主题,预设了这个乐章庄严而玄妙的音乐基调。


热烈而悲壮的主题和与激动而狂喜的情感主题交错,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力量的蓄积已到极限,爆发是迟早的事情。中间的过度段落更可谓排山倒海,不断加剧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充满整个乐章的那种强大而极具压迫性的震撼力量,雄性的阳刚气十足,是绝对的深具内涵的“猛男”形象,这个“猛男”可不仅仅是秀秀肌肉,他必须处于最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没有一丝舒缓的可能,他在黑暗中挣扎战斗,克服所有的困难奔向光明。更如贝多芬最崇拜的普罗米修斯那样,将火种带入黑暗,给绝望带来希冀,让光明重现。


可能是第一乐章给出的紧张度还不能让贝多芬感到尽兴,他把交响曲的第三乐章“谐谑曲”提到了第二乐章的位置,并且通过借用奥地利民间舞曲风格的旋律,把音乐的氛围调上许多亮度。


这些亮度表明,第一乐章的困境仿佛已被冲破,音符积极地上下跳跃着,音乐被不懈的动力裹挟,一直向前,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坚毅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推动者一路追寻,充满了戏剧性的怪诞与乖张。


乐章的中段情绪稍微安静了一些,出现了一段比较柔和的旋律。


但到最后一段时,音乐又开始它原本的迅捷和紧张,然后用简短的结尾,有力地结束了这个乐章。


在经历两个“急脾气”乐章后,第三乐章终于可以变得缓慢起来,有着深度沉思的性格,前两个乐章又短又碎的音乐化成长线条旋律,气息悠长,充满诗情画意。


此时,乐队里的每一个乐器组都一下子温柔起来:弦乐显现出柔美的一面,木管乐器变得晶莹剔透,可用“大美”“至美”来形容这个乐章的意境,它毫无疑问是贝多芬音乐中最抚慰人心的篇章,也是交响曲历史中最迷人的乐章之一。乐章在结束前,响起了耐人寻味的号角声,这是为第四乐章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在年轻时的酒后诗作《欢乐颂》,当然也触动了青年贝多芬的心弦,诗中的内容与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人生的向往非常地契合。在定音鼓的衬托下,管乐齐奏很有气势,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交替演奏,如宣叙调一样,也为后面的声乐部分打下基础。当熟悉的《欢乐颂》主题旋律响起,音乐便开始一步步展开、升腾。合唱是由男中音独唱宣叙调开始的:“啊,朋友们!何必总是这一套老调,不如让我们歌唱一些更动听、更快乐的吧。”接着他带领大家合唱《欢乐颂》,接下来的部分,全部围绕《欢乐颂》开始,唱段有变奏,有男声与混声合唱的交替,随着音乐不断的变换,最后一段是最急板,激情地号召“亿万人群,拥抱起来……”体现着人们的昂扬的热情和信心满满,四海之内皆兄弟,充满着大爱。 


最初,贝多芬并没有考虑加入这个声乐乐章,而是写四个纯器乐乐章,经过再三设计,才增加人声部分,也因为这个决定,点亮了此曲,成为点睛之笔。


贝多芬曾在信中说:“我们这些具有不朽精神的朽物,生来就说为了经受苦难和欢乐,而几乎可以说最优秀的人只是通过苦难而得到欢乐。”这也契合了这部交响曲四个乐章的音乐内容,从苦难走向欢乐,从斗争走向胜利,从黑暗走向光明。全人类不论国家、种族都是大自然的生灵,音乐一直没有任何界限的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在音乐中全人类团结向上是崇高的精神所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03938908

    很好

  • 听友327302400

    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