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漫录】第十三期 《墨印》只出创刊号.m4a

【书林漫录】第十三期 《墨印》只出创刊号.m4a

00:00
07:07
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阴
【书林漫录】之《墨印》只出创刊号

“换一种方式看世界,用耳朵行走历史空间,与你一同看大千世界里的风景,用心发现人生的真谛和生活之美。”
各位听友大家好,这里是《书林漫录》。我是闪艳芳,您正在收听的是著名版本鉴定专家陈克希先生的《旧书鬼闲话》,今天我要播讲的书话文章题目是:《墨印》只出创刊号。
《默印》,金石字画类杂志,广州中华书法研究社编辑。1930年6月1日创刊,16开道林纸精印本。创刊号共三十页。刊名题签为金曾澄的欧体楷书,精气神十足。
创刊号封面图取用视觉相近的浅咖啡和浅绿两种色彩。图案下方是两个骑着马的武士,马与人的神态松弛,如同散步,十分悠闲。上方为大小各异,高低不一的气球在随风摆动。全图给人以祥和、喜悦、自然的感觉。
书前有孙中山遗像和遗嘱,还有竹韵的隶书题匾“第五艺社万岁”。竹韵为当时广州如雷贯耳的书画篆刻大师之字号。第五艺社为李子长、黄节民、凌公效、温春山等四人发起于1929年夏季,取意书法为六艺之五。办社宗旨乃“提倡我国固有之学术,研究书法篆刻之理论”。艺社成员大多是广州市内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创办该刊时,为避免读者曲解“第五艺术”的内涵而更名为广州中华书法研究社。
该刊内容共分金石书法理论,书法和篆刻作品及相关的小说、诗文及人物介绍。金石理论有黄节民的《述印之非正方形者》、庐朋的《砚说》,书法理论有黄节明的《书法之时代观及今日所以遵崇六朝之故》和《王右军笔势论商榷》、李子长的《书学概论》、陈国伟的《翰林禁九生法》、莫舒仪的《字无百日功》、温文海的《我对于卫夫人笔阵图之感想》等。该刊不将书法篆刻作品分类安排,而如同补白小品一般,镶嵌在大段文章里的边角,居然几乎每页都有出现。在美术刊物中,偶将篆印权作填空例是常有,但随意处理正经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的编排方法,似不多见。
也许,正是因为编辑出版者的办社宗旨所致,该杂志只顾书法篆刻之理论,无暇注意艺术作品在刊物中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读者,这份原为季刊的《墨印》,创刊后不能再继续。不过,此刊在今日反而是鲜见的藏品。

书话文章《墨印》只出创刊号就播讲到这里。我们知道,物以稀为贵,特别在收藏界,越是孤本的东西,它的价值往往会是成倍或数倍溢价的。我也曾调阅过许志浩编著的《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我国的美术期刊产生于100多年前,民国时期正是我国美术期刊的萌芽期,第一张新闻画报是随《申报》附送的《点石斋画报》。从1911年到1928年这17年间,就陆续有创刊于上海的《滑稽画报》、《艺术丛编》、《美人世界》、《晨光》,广州的《真相画报》、《国画特刊》等七八种美术期刊,它们的创办使民国美术期刊得到良性发展。及至30年代左翼美术运动的兴起,主张让美术成为教育大众、宣传大众与组织大众的有力工具。特别是1930年到1932年间,美术期刊的创办达到最高峰。
我们上文提到的《墨印》季刊,创办于1930年,可谓正逢其时,只是在各类期刊百花齐放之时,《墨印》因何有始无终,创刊即是终刊,仅是因为“书法篆刻作品的分类安排不当就失去读者”,不能为继了吗?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其实也无需追问。透过陈克希先生的简明书话文字,那个在民国美术期刊鼎盛时期曾应运而生的美术季刊《墨印》的风采又复现在我们眼前。我所勾陈的这些《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资料,意在衬托出《墨印》在这段历史中的坐标,陈先生把文章标题确定为“《墨印》只出创刊号”,我想除了说明它仅出了一期之外,或许还有对它在那个鼎盛时期曾树立过一块“金石字画类”期刊界碑,给予肯定和纪念吧。

漫步书林,我们“换一种方式看世界,用耳朵行走历史空间,与你一同看大千世界里的风景,用心发现人生的真谛和生活之美。”
这里是《书林漫录》,我是闪艳芳,感谢您收听,下一期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86118101

    这么一些人同气相求,却是极少见的盛事。尘封已久一样有别样的清新,仿佛时间倒流。

  • 闪艳芳

    @ 听友286118101 感谢您收听并留言。这部《旧书鬼闲话》是另一种文学《史记》,撰文者陈克希先生,思路敏锐,笔锋强健,参考资料颇丰,又特别惜墨如金,因而内容及文风都相当精彩,值得细品。再次感谢您赏听,我撰稿陈先生,您是他和我共同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