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Hello 大家好我是圣宇。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经典古诗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非常的简单,朗朗上口。而白居易就是靠着这一首简单的小诗,在长安一炮而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首先我们看题目啊,什么是“赋得”?古代科考的时候写诗,有给定或限定的诗题,前面必定要加上“赋得”二字。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命题作文。写命题作文的时候,限定太多,很多人写不出彩,古代科考写诗亦是如此。对仗要工整,起承转合要分明,种种限制导致考生写的诗不尽人意。
白居易写的这首应试诗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全诗浑然天成,章法严谨,颠覆了人们“应试诗无佳作”的刻板印象。
起句实赋草字,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原上,草木繁盛,一岁岁,一年年,枯荣交替,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这两句平平淡淡地如实写来,看似无奇,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草原上草木繁荣与枯败的自然规律。
而诗人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我们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野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我们再把目光放回诗题上,这很明显是一首送别诗,可为什么送朋友要写野草呢?
野火再烈,也烧不焦野草深植于地下赖以延续生命的根儿,只要生命之根不死,终究会发出耀眼的光彩。白居易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也是如此,虽然我们暂时分开了,假以时日一旦春风再次吹来,我们之间的友谊无疑会更加深厚。
尾联中“王孙”泛指行者,化用西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这句话是说看见萋萋芳草然后思念远游未归的人。白居易反其道而行之,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野草蓬勃生长,蜿蜒的羊肠古道也要被它侵占了,在阳光照耀下,翠绿如茵,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荒城之郊,似乎要阻止友人那即将远离的步伐。
最后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这诗别有寓意,是拿野草比喻小人去之不尽,有或者是比喻世道治乱循环等等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可以证实,但我们也没必要去否定它,这就是欣赏的魅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最好在解析之前,先读一遍
折柳送别
2年级下
老师讲的真好,辛苦了
讲的好,爱听
讲的真好
很棒,又详细的了解了一首诗
娱悦佳音 回复 @勤修补拙: 感谢您的喜欢,主播会继续努力
听完之后受益良多!我们为什么喜欢读诗?是喜欢磅礴大气,是喜欢温柔婉约,是需要面对挫折的勇气?是为了抒发内心情感?……都有……都有……是在莫名的情绪中,突然看到一句诗,一首词,就那么刚好的道出了心声……激发了共鸣……那种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触动…… 才是我们喜欢诗词的真谛……
娱悦佳音 回复 @yes996: 感谢喜欢,请点击订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