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安之若命的悖论
人生总是有许多顺逆之境。如果你老是处在逆境之中,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这也就是所谓的“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很多人都有经验,一个人在走霉运的时候,真的是越想扭转就越倒霉。
就像去年我父亲去世,前几天我哥的丈母娘也走了。要死的人不管你用多少药,请多好的医生,都管不了用。我老爷子生病,刘力红博士、卢火神都请了,川医也住了,随便到哪里,这个病都是一天比一天重。老人家对药反感,对医院也反感,没得办法。平常那些不该走的人,随便哪个医生,开几张药单子就好了,因为他不该死嘛。我们在生意场上的人也是这样,运气来了,随便做点什么都要赚钱。反之,随便你怎么运作,怎么钻营,都不行。有的人倒霉,家里请风水师,但运气真不好的人,你把风水师请得再好,搬进去还是不行。运气到的人有三年好运,鬼都不上门。
命说起来有点玄,有点说不清楚,实际上也是说得清楚的。一个人的因缘,是冥冥之中关系网的布局,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进入了那个“位”。在时间的运行之中,在时间展开的过程之中,在你的人事关系、社会关系展开之后,顺的就是顺,不顺就是不顺。你想以一己之力调整过来,往往是费力不讨好。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去费力了,该做的还是要做。但还要有个前提,就是这句“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宋代临济宗的一个大师,是我们四川老乡,名叫法演,开悟后住锡黄梅五祖山,称为五祖法演。他就说过,悟不悟,要看各人因缘,你只需用功就行了,其他事情根本不用管,交给老天爷去。这个就是安之若命。顺逆是非也好,麻烦不麻烦也好,别人怎么看也好,你根本不要管。甚至走不走火,入不入魔,你都不要管。安之若命,就是死了这条心,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安下心去。如果你在参禅的过程中,老想到哪天才能开悟啊,方法对不对啊,会不会走火入魔啊,你就没法参了。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这是有德的人、已经在“果”位上的人才能达到的。你如果在“因”位上,就还不是有德之人。你还没有明心见性,还没有悟道,又如何能够“安之若命”呢?这也是一个悖论。尽管是一个悖论,但把境界给你点出来了,把果位给你点出来了,把美好的前景给你点出来了,那么,我们修学之人,就应该向上努力。因为有这么一个好馍馍,有这么一个好去处。硬着头皮“安之若命”也要去,就这么慢慢养、慢慢浸,最后就养成这个习惯。习惯成自然,那就“阿弥陀佛”,给你道喜了。
关键要养成这个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当然不容易,但你一定要养成,要坐实。我们说要养成“守子时”的习惯,很多哥们儿就是不行。有的工作忙要赶稿子,有的要晚上应酬……所以,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
中学为养,西学为用
我在许多地方都反复讲过这一句,这里仍然要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我们怎样使自己达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境界?就是要善用其心。善用其心本身就是安之若命。无论在什么境遇下,我们都要敢于安之若命。在安之若命的前提下,去努力求好、求变,把我们济世利生的事业做圆满,这个妙处就出来了。
所以我在讲《易经》时常说:《易经》的根本原则,一是知位守位,二是在知位守位的基础上知权达变。我们的命就是这个“位”在社会关系的时空中运行的轨迹,是众多因缘结成的网,这由得你吗?所以要安之若命,在知时、识势、明局的前提下才能求变。
孔夫子说过,要温故而知新。并不是说,我们天天学国学,就躺在国学上、躺在传统上,就不思新、不求变了。我们还是要搞现代化的。我们不是要把西方的先进东西扫地出门,电话也不用了,汽车也砸了,手机甩了,这些大家还是要用的。西方的东西与我们的“仁义礼智信”,本身并不矛盾。王老师是太极拳专家,并不是打太极拳就不去做汽车生意了,还是要把摊子守住,他的饭碗在那里嘛。所以,传统和现代、过去和未来,都不矛盾。但是现在有些搞国学的人,把它们弄得矛盾起来,要绝对传统、绝对复古,连穿衣打扮都要复古,这些人脑子有问题。
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习惯,就是我们身心修养的一种东西,是精神层面上的。我们要使自己的身心在传统文化中得养。我这两天想了一下,以前的学者们有一句老话,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中学为体”肯定是走不通了,我们这里也不是讲“体”的场合。但是,我们以“中学为养,西学为用”,怎么样呢?这就对了,这就是知位守位,也是安之若命,但也能在这个“命”中活出精彩来。
我们现在不去谈什么国体、政体,这个事,几百年也没有摆正。我们只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学养”来料理,作为我们的自养之道。自养,又不影响我们到社会上去运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去掌握、使用现代社会的公共资源。你自养好了,反而能够更好地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精神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如果你不能自养,科学技术摆在你面前,公共事业摆在你面前,你同样画不圆。
这几天,我在网上看到有的网友说,中国科学院评院士,谁官大就评谁当院士。中医学院评名老中医,真正在第一线的没有资格,尽是领导和关系户把牌子拿到了。这个你说要不要得?简直是荒唐之极。但是你也无可奈何。他们把权掌握了,把发执照的权力控制住了,你也只能安之若命,只有等他们自己去垮、去朽。真正的名老中医有实无名,那些评上的却是有名无实。你想想,有名无实的人能长久吗?不可能。有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得了病的人,哪位医生的药吃了受用,各人心中有数。
所以,还是要“唯有德者能之”。这也是一个权变,一种技巧,要养成这种习惯。开始,是有点不平之气。但是你要看到,有句俗话叫做“舍得宝来宝换宝,舍得珍珠换玛瑙”,这有一个过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个开头好痛苦啊,明明吃了亏,心里又不想去吃那个亏,偏又要让你安之若命,多郁闷?但是,你慢慢地就养成习惯了,你的德行充沛了,真正的力量就会透出来。
想用则用,不想用则不用
中学为养,西学为用
听了好几集,受益很多。注册个账号来点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