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鲁迅的批判: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22 鲁迅的批判: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00:00
19:10

鲁迅的批判: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对于鲁迅《伤逝》篇的解读,除去广而大的社会层面的批判,历来存在两种说法。


一种看法是《伤逝》寄托了鲁迅先生当时对婚姻和爱情的理性和情感的冲突与困惑。其理由是,在1906年,鲁迅先生的母亲送给了他一件他不想要,却不能推的礼物--原配妻子朱安。许寿裳先生说:“朱夫人是旧式女子,结婚系出于太夫人的主张,鲁迅曾对我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鲁迅回忆录》北京出版社)鲁迅先生一直是个孝子,他不会违背母亲的意愿。


此外,为了保护朱安女士(旧社会女子一旦被退婚就很难再嫁出去),他不能退婚,只得苦苦维持着这段婚姻。然而,1925年3月到7月间,许广平女士和鲁迅先生之间,从友谊发展到了爱情。1925年10月,许广平女士在鲁迅先生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公开表达了对鲁迅的爱。同月,鲁迅先生创作了《伤逝》。由此亦可看出,《伤逝》中有鲁迅先生自己的感情。


一种是认为《伤逝》确有隐射鲁迅先生和周作人先生的关系。为什么有人认为《伤逝》在隐射鲁迅先生与其弟的关系。在周作人先生晚年撰写的《知堂回想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中,他曾提到:“《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我这样说,或者世人都要以我为妄吧,但是我有我的感觉,深信这是不大会错的。”


此外,1925年10月2日,周作人先生在《京报副刊》上以“丙丁”的笔名发表了他翻译的罗马诗人的一首诗,题目就是《伤逝》。这首诗是诗人悼其兄弟之作,并附有一幅原书插图,画着一位男子伸出右臂,挥手道别,画面上写着“致声珍重”。《伤逝》这个题目不是诗画原有的,是周作人加上的。所以,1925年10月21日,鲁迅先生写了小说《伤逝》,可能是对于周作人先生那首译诗的一种回应。


大多数人认为第二种周作人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属于蹭热度的。许龙老师觉得这个观点不仅有时间上的合理性,而且从内容上,未尝说不通。今天,我们来重点理解鲁迅在《伤逝》里批判的一种说辞:“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鲁迅篇,正式收尾!


于我而言,能够细细地品读鲁迅,将我的见解与孩子们分享,真是一生极大的荣耀和成就!鲁迅很不讨喜,又很严肃,在此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鞠躬!


愿多年以后,你在重读鲁迅的时候,也能想想重听下许龙老师的《了就读书》“鲁迅篇”,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鲁迅,是一个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存在。许龙老师的鲁迅篇大结局了,但是,愿大家对于鲁迅的爱,继续下去O(∩_∩)O~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