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9

作曲家-9

00:00
12:10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一起学习、讨论:不一YOUNG(免费)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最令人着迷的浪漫主义人物之一。作为一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炫技性和情感丰沛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几乎所有后世的钢琴家都留下了印记。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先后在维也纳和巴黎学习,并在巴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音乐会钢琴家。后定居德国魏玛(Weimar)。在那里他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作曲和教学,只进行过一次音乐会巡演。李斯特对伟大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炫技表演印象深刻,并试图在钢琴技术上实现帕格尼尼在小提琴上的成就。此外,李斯特首创了独奏会(recital),并使之成为了一种盛行的音乐表演形式。他也是音乐的普及者,将各种音乐作品改编为钢琴作品——从贝多芬的交响曲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作为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现实主义者,李斯特倡导标题音乐,并创立了交响诗。他的管弦乐音乐表现出了一种夸张的戏剧风格的效果,有着广阔的情感表现领域——从轻柔的多情到强烈的激情。为了获得这些效果,李斯特使用大型乐队,在色彩性的配器方面追随柏辽兹。

李斯特的钢琴音乐有着精彩的技巧性走句、密集的半音化音响和情感丰富的旋律,而且结构组织较为松散。李斯特的杰出钢琴作品包括《降 E 大调协奏曲》、《B 小调奏鸣曲》、《梅菲斯托圆舞曲》No.1、《超级练习曲》(Transcendentalétudes)、《匈牙利狂想曲》(Hungarian Rhapsodies)和大量较短的炫技性作品。李斯特的乐队作品在现今的吸引力不及在19世纪。然而,交响诗《前奏曲》(Lés preludes)、《马捷帕》(Mazeppa)及其标题交响曲(“但丁”和“浮士德”)常被如今的管弦乐队所上演。(例7.33,7.35,7.39,7.42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19世纪主要的浪漫主义者。他的继父是一位演员和编剧,因而理查德·瓦格纳成长于一个与戏剧密切相关的氛围中。年幼时,他在音乐方面接受的训练并不系统规范。然而,他想要成为指挥家和戏剧作曲家的宏愿最终使他在一些外省管弦乐队担任指挥。怀着雄心壮志,理查德·瓦格纳去了巴黎,希望在那里实现可与迈耶贝尔匹敌的成就。在巴黎度过了糟糕的三年之后,他最终回到了德国。然而,他在巴黎的岁月见证了歌剧《黎恩济》(Rienzi)和《飞翔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Holländer)的完成,这两部歌剧最终在德累斯顿上演。但理查德·瓦格纳因卷入当时的革命运动而被迫逃离德国。

此后理查德·瓦格纳度过了12年的流亡生涯,在此期间创作了《汤豪舍》(Tannhäuser)和《罗恩格林》(Lohengrin)。也正是在这些年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歌剧理论,并著有美学方面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歌剧与戏剧》(Oper und Drama)。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理想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戏剧、诗歌和舞台设置都占有同等分量。他将这一艺术形式称为“整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未来的艺术。他的新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他开始创作《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一部巨型的四联剧,连演四晚:《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女武神》(Die Walküre)、《齐格弗里德》(Siegfried)和《众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指环》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并以通过爱情得到救赎的思想为基础。《指环》是有史以来成功搬上舞台的最长、最复杂的戏剧作品。整部作品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1864年,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邀请理查德·瓦格纳到慕尼黑,也正是在此,《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进行了首次演出。理查德·瓦格纳昂贵的趣味耗尽了巴伐利亚的钱财,因而被迫离开德国。他移居到了瑞士的卢塞恩(Lucerne),在那里完成了《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指环》于1874年创作完成。长久以来,理查德·瓦格纳都梦想着有一座专为上演他的作品而建立的剧院。最终,在巴伐利亚北部的拜罗伊特(Bayreuth)建成了这样一座剧院,这座剧院带有旋转舞台、下陷的乐池以及当时可能具备的所有舞台装置。1876年,《指环》在此剧院首演,从此拜罗伊特剧院成为了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爱好者的必到之地。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是《帕西法尔》(Parsifal),一部半宗教性的戏剧,以圣杯的故事为基础。理查德·瓦格纳于1883年在威尼斯逝世。

理查德·瓦格纳的评论者要么强烈反对他的理论和音乐,要么热忱地支持他为得到承认而进行的斗争。他是一个极致的自我主义者。正如一位作者曾经写道的那样:“理查德·瓦格纳将自己看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值得注意的是,他几乎的确是以上的一切。”

理查德·瓦格纳的音乐风格展现了最具强度的浪漫主义理想。以下论及的是一些他用以实现浪漫主义表现性的最重要的手段。理查德·瓦格纳在其乐剧中用主导动机来代表人物、物件、思想和情感。除了作为一种起统一作用的手段,这些主导动机也能够使听者相信理查德·瓦格纳浪漫主义幻象的真实性。理查德·瓦格纳的乐剧是以整体贯通的方式创作而成的,而不是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所构成。通过使用密集的半音化和声和模糊的终止式,他将调性瓦解带向了无调性的边缘。这一实践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尤为盛行。乐队承担着戏剧表演,因而使他的歌剧主要是交响性的。因此,理查德·瓦格纳通过添加乐器以及将常规乐器组进行细分,从而扩大了乐队的编制,所产生的音响范围使得管弦乐张力可能达到新的高度。(例7.17,7.18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并非是如理查德·瓦格纳一样的革新者,因为他从未完全背离传统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分曲形式。他以卓越的旋律、戏剧性的场景和对戏剧本能的敏感性丰富了这些长久确立的分曲形式。他的一些早期作品扎根于民族主义,成功地激发了意大利民众的爱国热情,他们渴望自由,渴望作为一个民族的统一。威尔第的民族主义立场因其曾经短暂地作为意大利国会选举出的成员而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他的歌剧涵盖了广泛的题材——从《阿依达》(Aida)的埃及故事到莎士比亚的戏剧。除了《安魂弥撒》(Messa da Requiem),他的非戏剧作品则不那么重要。威尔第较为重要的歌剧有《利哥莱托》(Rigoletto)、《游吟诗人》(Il trovatore)、《茶花女》(La traviata)、《假面舞会》(Un ballo in maschera)、《命运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唐卡洛斯》(Don Carlos)、《阿依达》、《奥赛罗》(Otello)和《法尔斯塔夫》(Falstaff)。所有这些作品如今仍是歌剧院的主要保留剧目。(例7.4,7.11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