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赏析版】《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唐诗三百首 赏析版】《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00:00
04:09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赏析】

平凡之中见真奇是孟浩然诗歌的主要风格,此诗即为这方面的佳作之一。诗题中“业师”,指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 “山房”,指僧舍。“丁大”,即诗人的友人丁凤,排行老大,故称“丁大”。诗人在僧人业师的僧房中等待友人丁大,久等未至,遂作此诗。诗中所写之事虽平凡,然而笔墨所到处,却诗画结合,韵味非凡。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四句描绘了山寺周围绝美的自然景观。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头,山谷暗淡下来。明月升起,照在松间,夜色微凉,阵阵清风。山涧里泉水潺潺,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越之声。这四句诗,用“夕阳”、“群壑”、“松月”、“风泉”等极具特征的自然物,描绘出一幅深秋日暮时分的山间水墨画,画面清丽幽深,美不胜收。这四句渲染出业师山房周围清幽的环境,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出诗人此刻的闲适的心境和孤单的心绪。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外出砍柴之人已经悉数归家,暮色之中的倦鸟也都已归巢。这两句承接前四句的静景描写,转而到对动景的描写,用“归”“栖”二字烘托诗人山房外伫立等候的孤独,表达了诗人等待友人的焦急心情。

到此,诗人仅仅对景物做了细致的描写,丝毫未提到诗人等候友人,但已为末句中的点题埋下了伏笔。

尾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点名诗旨,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孤琴候萝径”的孤寂场面。明明已经约好夜宿山房,然而丁大良久未至,诗人心中不禁怅然若失,只能携琴于松萝小径之中端坐,抚琴等候。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的心情,以及友人良久未至的惆怅。传达出诗人淡泊中略带焦急的心绪,也渲染出幽深寂寥的山中景象。

孟浩然向来不作浮华之音,鲜少夸张渲染,平淡处见真意。纵观全诗清新深幽,意境不凡,天真自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评之为“山水清音,悠然自远。”尤其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这两句意境更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