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赏析版】《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唐诗三百首 赏析版】《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00:00
04:43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赏析】

仕途失遇之后,孟浩然离开长安,南下漫游吴越,在去建德途中路过桐庐江,夜宿于此而作。题目中的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广陵”和诗文中的“维扬”都是扬州的旧称。诗人在建德并无相识,夜宿时想念遥在扬州的故友心生寂寥,因此全诗蕴含着深深的孤独感。

首联“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仕途失意,身是羁旅之客,又于昏暗的山色中听到哀嚎的猿声于是愁绪倍增。他于舟头,见苍茫的桐江水,不舍昼夜向东奔流而去。句中“急”字给人时不我待,青春已逝之感,同时也给后面写的诗人希望将泪水遥寄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客观根据。此联将诗人心中的感觉都移换为听觉(“听猿愁”)和视觉(“急夜流”),使景中含情,意境深邃辽远。

第二联是一幅工整的对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两岸的夜风吹着树上的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一般映照着江上的一叶孤舟。晚风吹叶,是动态景象;月照江中小舟,是静态的景象,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意境更加安谧幽寂。

诗的后半部分是抒情,在景的铺陈之后,胸中压抑的感情仿佛喷薄而出,像喃喃的呓语更像是在和老朋友谈心。“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意为:建德的风光虽然也很秀美,但却并不是我的故土。在这里我没有旧日相识,所以我十分怀念远在扬州的故交老友。到这里,“猿愁”、“江急”、“风鸣”、“月照”共同构成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再加上羁旅到此的诗人,独自一人夜宿一叶孤舟之上,前方再无旧友,明日不知身将何处,心中难免哀伤。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用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何处在?淮南淮北海西头”的说法,以“海西头”代指扬州。此地不是诗人的故乡,心中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再加上对扬州老友的怀念。此情此景下,思乡怀友的情绪异常强烈,不禁使诗人潸然泪下。于是他希望凭着沧江的急流,将自己的两行孤泪汇入江水之中,遥寄给在大海西边扬州的旧友。

其时的孟浩然,并非只因思乡念友而潸然落泪。当时的孟浩然是因长安应试失败,为排遣苦闷而出游吴越。但诗人只淡处着笔,只将这种复杂感情说成思乡怀友,点到为止,并不刻意深挖。那淡淡的思念、浅浅的忧伤在诗人的笔下一挥而就,回味悠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