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以往的宫廷穿越剧,大多是红颜佳人的华丽秀场。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
如果一位理工男穿越到古代,会发生些什么呢?
在那个崇尚口才、武力和谋略的时代,不善言辞的匠人能否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人,口齿愚钝,却心灵手巧。
他便是三国时期的发明家马钧。
汉末时期,豪强并起,无数英雄豪杰在这段时空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
等到三足鼎立之时,雄踞北方的魏国无论是国土财富,还是人力物资,都远远超出蜀国和吴国,自然也就最具一统天下的王者气象。
居住在魏国北方腹地的人们,也渐渐忘却了三国初年的烽烟,开始安享生活的闲暇。
哪怕是公务繁忙的大臣,也会在茶余饭后争论一些有趣话题。
有一次在魏国朝堂上,众位文臣武将就针对“指南车是否存在”一事进行争论。
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代表反方,他俩意见很坚决:
“孔老夫子就说,往上三代的事情都可能是假的。
尤其是指南车这种物件,更是无可稽考。”
这时候,给事中马钧连连摆手,说道:
“古代自然是有指南车,不过我辈平时没有加以思考罢了,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此言一出,高堂隆和秦朗不服气了,直接把矛头指向马钧:
“先生,您大名一个钧字,号为德衡。
‘钧’者,陶器之模具;‘衡’者,度量物件之轻重。
可您这“衡”尚且量不出轻重,怎么做出真正的模具呢?”
旁边众人听了,也跟着哈哈大笑。
马钧本来想辩驳两句,话到嘴边却欲言又止。
顿了半晌,马钧干脆说:
“我也不想跟二位搞无谓的辩论,不如直接试一试以观成效。”
高堂隆和秦朗听了,心里顿时窃喜:马钧你既然夸海口,那就瞧瞧你有没有那真本事。
两人立马将此事上报魏明帝曹叡,于是曹叡便下令马钧建造指南车。
没过多久,一辆恍若传说的指南车就诞生了。
无论周边环境如何变化,指南车的指针都稳稳指向南方。
瞠目结舌之余,众人一边感叹着指南车的神奇,一边对马钧巧夺天工的技艺无比钦佩。
谁能想到,高堂隆和秦朗眼里那个不善言辞,口齿愚钝的马先生,竟然有着如此精密细致的内心世界。
指南车
一直以来,那种能言善辩的角色,都很受各类交际圈的欢迎。
一个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雄辩之士,不仅能够为自己创造扬名立万的契机,甚至能够在危急时刻改变两个国家的命运。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就凭借杰出的口才和外交智慧,成功促使孙刘两家联盟,共抗曹操。
可马钧偏生就不是这块材料,别说滔滔不绝地讲话,就连日常的待人接物都磕磕巴巴,以至于让很多人低估他的才能。
但世界毕竟是公平的,上帝给马钧关上了能言善辩的门,同时也给他打开了奇思妙想的窗。
在大家惯常的印象里,那些能工巧匠跟诸葛亮等人相比,仿佛朴素得犹如路人,低调得犹如隐士。
不过,这种低调和朴素是性格与爱好使然,他们的贡献可一点也不“低调”。
定居洛阳期间,马钧时常在城里徘徊。
某一天,他就发现一个现象:城里明明有很多地可以种植蔬菜,但可惜的是,附近却没有水源可供灌溉,于是便一直闲置着。
经过一番思考,马钧制作了一种名叫翻水车的工具,然后让一群年轻人上去操作。
伴随着一点点水流自行倒流到田里灌溉,中国的农业技术又经历了一次杰出的革新。
对于农耕文明主导的帝国而言,粮食便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本来魏国就坐拥近千万的人口以及广袤的国土,再加上马钧带来的灌溉技术更新,其农业战略能力必然更上一层楼。
而且,这种农业战略优势所产生的结果是惊人的。
纵然诸葛亮天纵奇才,也无法抹平两国战略实力的差距。
提到诸葛亮,他和马钧虽然没有私人交往,但却通过一件物品产生了交集。
这件神奇的物品,便是诸葛亮独创的诸葛连弩。
为了对抗国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魏国,诸葛亮不仅努力练兵治军,同时也不忘开拓军事发明。
诸葛连弩诞生之后,魏军一度在战场上颇受压制。
后来,马钧从打扫战场的人手里得到了一副诸葛连弩。
一见此物,马钧就露出一丝略微不屑的笑容:
“这玩意的确很精巧,但远远没到它的使用极限。”
说完,马钧更是放出豪言:经过自己改造,诸葛连弩威力可以扩大五倍。
由于大家已经领略过先生的卓绝技艺,所以并没有加以怀疑。
在改进诸葛连弩后,马钧还改进了官渡之战时出现的投石车,进一步巩固魏国的军事优势。
别看马钧远离烽火硝烟,他持之以恒的发明创造,就是在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创造技术能量。
那像他这样杰出的人才,是否得到了相匹配的尊重呢?
当时有位裴先生,能言善辩,见多识广。
在听说马钧的事迹后,此君居然跑去跟马钧论辩。
论辩的过程毋庸置疑,马钧肯定是占据下风的,这也令裴先生颇为得意,还拿出去四处宣扬。
另一位傅先生知道后,专门找裴先生谈了谈:
“君之举动,完全是以自己之长,攻马先生之短,如何能让马先生心服口服呢?
你的长处是善辩,他的长处是巧思,倘若你拿自己的短处,去对抗马先生的长处,那你也无法理解他的智慧。”
由此可见,傅先生称得上是慧眼识珠的人。
而且,他不只是公开为马钧辩护,还不断向王公贵族推荐马钧。
跟安乡侯面谈的时候,他俩聊起了裴先生和马钧论辩的事情。
谁能想到,安乡侯居然跟裴先生一样的看法,觉得马钧愚钝口吃,难堪大任。
对此,傅先生深表不满,他直接对安乡侯说:
“选贤任能,本来不该局限于某个领域。有的人擅长文学辞赋,有的人擅长安邦定国,他们都是有着各自禀赋的栋梁。
而马先生也一样,他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不断为国家发明创造,不断革新我们的军事与经济技术,这不也是圣贤之道的一种表现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给这样的杰出人才一个展其所长的舞台呢?”
这番话,情真意切,意味深长,着实打动了安乡侯。
可当安乡侯把傅先生的想法转述给其他权贵时,大家却始终不以为然。
这位身负鲁班之才的盖世奇才,一生发明无数,留给世间无数的杰出创造。
只可惜,在重农轻工,门阀世袭的三国时代,马钧超前的脚步总是那么孤独和凄凉。
无独有偶,马钧之后的天才工匠也面临过类似的苦恼。
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叫戴梓的工匠改进了火枪,其工艺甚至超过同时代欧洲。
但等待他的,依然只是皇帝口头的赞许,以及一些微不足道的赏赐。
当文臣武将们不断建功立业的时候,戴梓却只能在家乡百无聊赖地度过余生。
或许,这就是天才们千年难解的宿命吧。
某个寻常的日子,马钧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他手中,指南车再现了,翻水车升级了,织棱机革新了,诸葛弩突破了。
在他颠倒众生的神奇手艺间,世人纷纷沦为赞不绝口的看客。
诸葛亮、邓芝口中,翻涌着一个你来我往,波诡云谲的诸侯乱世。
而马钧心里,另一个异彩纷呈,奇迹迭出的科学世界已经赫然在目。
他无法通过唇齿为我们分享那个世界的无上精彩,却用双手为我们留下了可遇不可求的惊世杰作。
抚今追昔,科学技术的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那个在史书上没有具体生卒年的马钧,却愈加散发着穿越历史风尘的独特魅力。
一个男人最性感的部位,或许就是那无边无际的大脑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