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啊,徐庶徐元直在曹营当中。凭着自己充裕的空闲时间,运用自己独特的置身事外的第三方立场,开始研究起了三国的一般性规律,他首先得是很不服气,感慨自己的命运如此坎坷不济。比如,他明明在曹操面前把孔明比为皓月之明,自己则是萤火之光,可是曹操并没有拿出对付徐庶的这么一个劲头,也没有设计一个高明周密的方案、乃至于更周密的方案,去对付这个诸葛孔明,所以徐庶既感到简直不可理喻。也感到自己和别人相比吗,命运的差距。你曹操对诸葛孔明,咋就不使用一些手段呢,对不对,这可不就是诸葛孔明的命好吗,所以,徐庶在心里,不由得泛出了一丝的酸意。
不过呢,徐庶徐元直,毕竟是诸葛的好朋友。酸归酸啊,但是友情不能丢。他转眼细细一想,这个气呀,就断了好几节呢,他明白,一个人有家小,有家累,有人伦之乐,懂得孝道,这并非就是弱点,自己的弱点的关键,不在于自己有上老母,自己对老母有爱心,有孝道。关键在于他的至孝的这个至字上,你什么东西到了极致无上的地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也就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你在哪里至,就在哪里弱。
因为你把一件事情视为极致无上,说明你对这件事情特别在意,你对他的价值特别注重,不容讨论。也不容置换。因为他是无价的。
徐庶你既然对母亲的爱,跟别人不同。比一般的人尤其重视,视为生命中最要紧的价值,是无价的,也就是说,你把生命中其他所有的价值加起来,也抵不上你对母亲的爱。那么你就等于告诉大家,为了母亲这一个方面,你别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割舍的,是可以放弃的。这就是至孝的至字的所在,关键还在于这个至孝的这个至字,又被自己和旁人传得满天下皆知,在没有事情的时候,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美谈,大家纷纷挑起大拇指道。元直,你真是个孝子。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这个优点却成了天下人人可以利用来对付徐庶的一种利器,所以。徐元直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可能在某些个方面的命运后果,似乎也不完全是命运的偶然所致。他渐渐对这样的思考有点害怕起来。
后来也开始软软的,恨起刘皇叔来了,为什么徐庶要恨刘皇叔呢,他是这么想问题的,说既然曹贼曹孟德,你知道我是至孝之人。你知道我在母亲的这个问题上是不容谈判的。是最高价值所在的。所以你抓住了我的母亲,我就被你牵着鼻子走,那么既然天下人都知道这么一档事,那可不就,不仅仅是曹孟德知道这个事儿,对不对。你刘皇叔也知道啊。那你刘皇叔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呢。你把我的老母先抢去,跟曹贼一样啊,好生赡养,不结了吗?那在曹贼那里是抢,在您皇叔那里就不叫抢了,叫聚义对不。那你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呢?
所以,想到这里呢,他又有些恨恨,但是呢,过了一阵子啊,他就恨不起来了,为什么呢?
请听细细分解。
文本+音频:布衣豆腐(原创版权)
插图:唐鼎华
什么理论瞎琢磨琢磨胡说一气。
布衣豆腐 回复 @傻傻的大象: 谢谢留言,周末快乐